小儿川崎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分析

2019-06-11 23:32李霞王秀琴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川崎病舒适护理小儿

李霞 王秀琴

【摘 要】 目的:对小儿川崎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实施常规护理;另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组研究对象,给予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方法对患儿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效果更好(P<0.05)。结论:在小儿川崎病的护理中,为其实施舒适护理有着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小儿;川崎病;舒适护理

川崎病也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属于一种原因不明的自限性血管炎性综合症,临床表现为皮疹、发热、口腔黏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发病人群多集中于1~5岁的小儿,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以及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1]。该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患儿易发生并发症,如不给予实施良好的护理,将会对治疗效果带来不利影响。此次的研究,目的在于改善小儿川崎病患儿的护理质量,提升其护理水平,帮助患儿早日康复;通过选取两组小儿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以及舒适护理,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有了较为满意的成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入选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0.6~5.6岁,平均(2.58±0.36)岁。另入选本院同期收治的4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组研究对象,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0.7~6.3岁,平均(2.63±0.41)岁。护理模式: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比对分析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资料,其结果无统计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按照小儿川崎病的护理规范、结合患儿的具体病情实施护理,护理内容包括环境护理、病情观察、生命营养支持、并发症防治以及用药护理等。

研究组:舒适护理,具体为1)舒适心理护理:因为疾病的原因,患儿难免会存在哭闹、紧张、躁动、抵抗治疗等情绪,护理人员要深入了解患儿的心理和情绪,亲切和蔼地与患儿交流,微笑服务,轻声安慰、抚摸患儿,有效安抚患儿的情绪;与患儿家属多沟通交流,赢取其信任,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减少家属的压力,稳定其情绪。2)舒适健康教育:了解患儿及其家属的文化程度等情况,结合其具体情况实施相对应的健康宣教,方法包括举办健康教育宣讲会、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设置健康宣传栏、一对一床边讲解等,讲解小儿川崎病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治疗方法、预后以及护理要点,让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照医嘱,积极配合。3)舒适用药护理:护理人员要向家属讲解各种药物的相关事项,包括作用、剂量、用法、毒副作用、注意事项等,告知家属擅自停药、换药、减量等的危害,使患儿遵循并坚持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用药原则,提高其治疗依从性。4)舒适疾病专科护理:隔3个小时为患儿测量1次体温,观察患儿是否存在发热现象,如患儿存在发热,则需要实施相关的降温处理。用碳酸氢钠溶液为患儿清洗口腔,在患儿嘴唇适量涂抹石蜡油,预防皮肤粘膜破损。做好皮肤清洁护理,患儿排便后,为其清洁会阴部,用软布浸上温水擦拭皮肤。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观察患儿是否存在心音低钝、心率加快以及收缩期杂音等,确认患儿有无发生心脏损害;输液时选取弹性较好的血管,控制好输液速度,避免对血管造成不良刺激[2]。

1.3 观察指标

从健康知识掌握、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这几个方面评价两组护理效果,每个项目0~100分,得分越高则护理效果越好。

1.4 数据处理

应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评分更高,说明研究组护理效果更好,两组比较差异有顯著性(P<0.05)。见表1。

3 讨论

小儿川崎病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对疾病没有良好的认识,无法及时、准确地将其内心感受以及需求表达出来,对疾病的治疗以及护理带来一定的难度[3]。常规护理属于传统的护理模式,偏向于临床,注重对疾病的护理,易忽视患儿的心理等需求,易造成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不满意[4],引发医患纠纷等不良事件,无法满足小儿川崎病患儿的护理需求。舒适护理以患儿为中心,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满足患儿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又可以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5]。在小儿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通过舒适心理护理、舒适健康教育、舒适用药护理、舒适疾病专科护理等全面的护理措施,有效改善患儿心理,加大其疾病、用药等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与护理效果[6]。此次的研究结果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效果更好,研究组患儿对健康知识掌握较好,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小儿川崎病的护理中,为其实施舒适护理有着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及预后。

参考文献

[1] 郑丽红,高园.临床路径在小儿川崎病用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7(04):175-176.

[2] 翟晓楠,王琳,郭蓓.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7):206-207.

[3] Qiu H,He Y,Rong X,et al.Delayed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treatment increased the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in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ease at different status[J].Postgraduate Medicine,2018,130(04):442-447.

[4] 王朝辉.小儿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评估及最佳剂量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4):531-532.

[5] 凌楠,安新江,牛玲.普罗帕酮治疗小儿川崎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05):611-613.

[6] 刘艳丽.整体护理在川崎病患儿114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04):607-608.

猜你喜欢
川崎病舒适护理小儿
小儿难养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川崎病诊治及护理
非典型川崎病临床护理分析
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
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