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病人实施协同护理的方法与效果研究

2019-06-11 23:32田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理情绪协同护理老年糖尿病

田蓉

【摘 要】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47)。研究组实行协同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心理情绪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74%,比对照组的82.98%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协同护理方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显著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护理质量。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心理情绪;协同护理

因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使得罹患糖尿病的患者连年增加,尽管临床医师可采取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施治,但全面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糖尿病为慢性疾病,患病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而常规护理则注重的是对患者进行生活方面的干预,忽视了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活动,所以无法取得理想的成效。此研究中,笔者将着重分析协同护理在老年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4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n=47)。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为60~79岁,平均(70.24±3.15)岁;病程为3~21年,平均(14.28±4.14)年。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为60~78岁,平均(70.01±3.21)岁;病程为3~22年,平均(14.05±4.39)年。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1],依从性良好,临床资料齐全。患者签署此研究知情同意书,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两组的上述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精神疾病者。2)有严重躯体疾病者。3)合并其它内分泌系统疾病者。4)依从性较差者。

1.3 方法

两组都进行常规护理:饮食指导,病情观察,完善各指标检查,用药指导。研究组加用协同护理方案,详细如下。

1)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促进护患间友好关系的建立,让患者能够充分信任以及依赖护士,从而有助于提高其配合度。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详细告知患者,包括临床表现、诱发因素、诊断结果、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和危害性等,并及时对患者的错误认知进行有效的干预,让患者能够以一种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耐心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出详细的解答,帮助患者消除心中的顾忌,提高治疗配合度。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和性格特点等,采取一种最适合的手段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比如:发放健康宣传册、口头宣教以及播放相关视频等。

2)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干预。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读书、聊天以及看电视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利用温和的语言安抚患者,向患者提供贴心的服务,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并予以患者足够的理解和尊重。

3)加强对家属进行教育以及指导的力度,让家属能充分掌握糖尿病人的护理要点以及原则,从而有助于家属对患者进行精心的照护。鼓励家属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陪伴患者参加有氧运动,以增进患者和家人之间的感情,让患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

予以患者用药、生活、运动以及饮食等方面的指导,促使患者建立起良好的饮食以及生活习惯,提高服药依从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将相关药物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副作用以及用法用量等详细告知患者,并向患者强调按时按量服药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以进一步提高其服药的依从性。

1.4 评价指标

患者心理情绪的评估利用SDS(抑郁自评量表)以及SAS(焦虑自评量表)[3],分值越高,提示心理情绪越差。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两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分成不满意、一般满意和比较满意3个等级,评分标准依次是0~59分、60~89分、90~100分。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计量资料(±s)表示,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情绪评价

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的心理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心理情绪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 护理满意度评价

3 讨论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比较高,本病可由免疫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内分泌因素等所引发,患病群体中老年人居多,可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4]。常规药物疗法是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但在治疗期间需予以患者运动指导、饮食控制以及心理干预等措施,以显著提高其病情控制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协同护理属于一种新兴的护理方法,能够在改善临床护理质量的同时,向患者提供多方面的护理服务,让患者能够得到精心的护理,从而有助于减轻其心理负担,改善疾病认知度,增强自信心,促进病情恢复。多项研究表明,协同护理在老年糖尿病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还能显著缓解其焦虑等不良心理,提高对护士的信任度以及满意度,让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诊治[5]。此研究中,研究组干预后的心理情绪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协同护理方案的应用对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作用和意义。

综上所述,于老年糖尿病常规护理中合理采用协同护理方案,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艳,陈慧,高丽娟,等.协同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3):142-143.

[2] 张喜乐,李莹.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实际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4(56):10989.

[3] 陈佳炯.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8,(09):118.

[4] 王英杰,裔粉娣.協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02(45):33,37.

[5] 刘京娅.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05(25):113,116.

猜你喜欢
心理情绪协同护理老年糖尿病
体育锻炼对成都市老年人心理情绪的影响初探
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
心理干预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协同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疗效评价
浅谈心理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
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护理延伸服务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作用
协同护理模式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