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2019-06-11 23:32葛玉玲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

葛玉玲

【摘 要】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的120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而对照组以传统的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不同的康复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CRP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较对照组恢复快,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提前,且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下降,术后恶心呕吐,切口疼痛等症状减少。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更加安全、有效、快速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子宫全切除术,腹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又称加速康复外科,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优化组合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手术相关应激,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外科患者预后,从而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具体包括最适宜的麻醉方法、微创技术、优良的术后镇痛、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早期下床活动及积极康复锻炼等[1]。为研究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是否具有安全性及可行性,本文通過在本院妇科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的120例患者,分析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妇科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间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保守治疗失败的功血等子宫良性病变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150例,除去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重症糖尿病、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及多次腹部手术史有粘连者。以患者知情且同意为原则,将筛选过后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年龄范围43~59岁,观察组平均年龄为47.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7.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病种等一般资料无可比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具体应用见表1~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3天CRP值;术后疼痛、恶心、呕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输液治疗时间,住院治疗费用、住院天数。具体见表4~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显著性,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腹腔内出血、切口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对照组:术后切口疼痛明显,持续时间长;呕吐发生率高;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高,术后第3天CRP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无明显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几乎无泌尿系感染及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2.2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输液治疗时间均显著缩短,住院治疗费用显著下降。见表5。

3 讨论

手术创伤通常不可避免地产生应激反应,过度应激及炎性反应有可能导致器官功能不全及出现并发症,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2]。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最早于2001年由丹麦外科医生Kehle提出此概念,并在许多种手术病人中积极探索其临床可行性和优越性,取得了很大成功[3]。目前,FTS在我国外科领域应用较广泛,但在妇科领域应用还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妇科微创手术逐渐取代了开腹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颇受人们青睐。微创技术使手术微创化,减轻了手术创伤及应激反应,但并不能完全消除整个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围手术期诸多环节若处理不当仍会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目前,大多数临床医生仅仅强调手术的微创效果而忽略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的处理[4]。怎样将微创手术围术期的创伤降到最低,无疑FTS的主要机制和核心是尽量控制整个围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将FTS措施与微创手术相结合,更进一步减少了整个围手术期机体的应激反应,从而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

在本次研究中,遵循FTS理念,借鉴甘肃省妇幼保健FTS的理念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5]。在手术前由科室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耐心宣教,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患者手术所能达到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可以减轻生理应激反应,增强了患者的信心,为术后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FTS打破了多年来饮食管理的传统观念,不再整夜禁食水,术前2小时口服碳水化合物的饮品,这样一来既可以满足患者术前新陈代谢状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饥渴、烦躁等不适,并降低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和术后应激反应的机率,同时有利于维持机体正氮平衡,促进合成代谢[6]。术前不灌肠可避免患者脱水及电解质失衡,避免了对肠道的干扰,术后排气提前。本研究中麻醉均为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未联合硬膜外麻醉,但麻醉药均选用半衰期短的全麻药物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清醒拔管。围术期限制性静脉补液,有利于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更快恢复。研究表明[7],过多的输注盐溶液将延迟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并增加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加重心肺负荷,容易造成肺水肿、腹水增加。术前不灌肠,缩短禁食时间、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术中微创手术的应用,可减少术中液体的输入量,减轻了心肺的负荷。围术期抗菌素的合理给药时机,在预防感染的同时减少了抗菌素的用量,避免了抗菌素的过度使用造成的危害,并且节约了医疗成本。术中患者中心体温保持在36℃左右,加热静脉点滴液体及温盐水冲洗腹腔减轻了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了术中出血及术后感染,还能降低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减少手术应激反应、降低分解代谢和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风险,改善了患者预后。术后最大的应激反应是疼痛,充分止痛可减轻应激反应,也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保障。及时使用非阿片类止痛药能避免肠蠕动受抑制。早期拔除引流管,不仅可以降低感染机会,还可以减轻患者不适感及下床活动的心理障碍。术后使用促进胃肠蠕动药物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口服饮食、减少静脉补液。早期下床活动能够促进胃肠道及心肺功能的恢复,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早期进食水,维护了肠粘膜功能,防止细菌移位。早期拔除尿管减少了对尿道的刺激,避免了泌尿系感染。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治疗措施,减少了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干扰,减少了机体应激反应的发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加快,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缩短,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下降。术后恶心呕吐,切口疼痛等症状减少,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切实可行,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敏.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与展望[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01):12-13.

[2] 江志伟,黎介寿.快速康复外科优化的临床路径[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01):12-13.

[3] 基香莲,王荣,王克玲.快速康复外科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J].经验交流,2018,03(02):219.

[4] 陶凝,陈昌贤,李力.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07):632-636

[5] 基香莲,王荣,王克玲.快速康复外科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J].经验交流,2018,03(02):219.

[6] 王锡山,快速康复外科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4,03(02):79-83 Chin J Colorec Dis(Electronic Edition),2014,Vol.3,No.2

[7] 姚军波,沈小青,于聪慧。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0,22(01):25-27

猜你喜欢
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研究患者卵巢功能在腹腔镜下剥除卵巢囊肿术后影响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综合性保温措施在快速康复外科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综合性保温措施在快速康复外科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指导意义分析
快速康复关节外科的血液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