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陶瓷的地域性:从本土文化到身份认同

2019-06-11 11:43刘力萍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脉陶瓷文化

【摘要】基于中国古代陶瓷史,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陶瓷形成的地域性,其中包括在特定地域下陶瓷的发明与创造、烧成技术的发展、不同风格的形成,论述由陶瓷的地域性产生的本土文脉与民族文化、国家身份认同感的关系,通过历史环境与现代环境的对比研究,提出当今延续本土文脉的重要性。

【关键词】陶瓷;地域;本土文脉;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世界公认的陶瓷古国,其英文China也来源于我国早期的瓷器贸易出口。瓷器(china)是我国的符号与形象的代表。中国陶瓷的诞生、技术以及风格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其作为器物承载着基于地域所形成的本土文脉。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技术、文化的交流变得空前便利。与此同时,基于地域之上所形成的本土文脉也正逐渐消弱。正因本土文脉的产生与地域密不可分,对陶瓷的研究离不开对地域的讨论。

一、地域下的陶瓷

(一)造物的地域性

陶瓷从诞生之初就与我国文明的发祥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人类文明的曙光初现于两河流域(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该地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这种宜居的地理条件为我国农耕文明的萌芽与生长提供了温床。正是两河流域宜居的地域特点,陶器便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其生产与技术的进步才得以继续。“游牧的人民不需要这种脆质的器皿,所以,放弃农业重行游牧的民族往往让制陶术失传。”

地域特点对陶器的造型设计有着重要影响。因为人类童年时期对地域的高度依赖,适应环境便成为器物创造的第一要务。农耕生活使得土壤和水对我国先民异常重要,水器便自然成为重要器皿之一。新石器时期最具有特色的水器莫过于半坡陶制尖底瓶,典型特征为小口,鼓腹,尖底。有学者分析,小口尖底瓶最有可能作为汲水器为半坡居民使用。“尖底瓶打水时非常实用。尖底瓶在汲水时,由于受水的浮力作用和影响,瓶身接触到水面时会自动倾斜,当水灌到一定程度时,瓶子自动立起。”小口的设计使得水源在移动的过程不易洒出,双耳、细颈的设计便于提、携、背。尖底的设计使不堪重负的先民在行进的途中可以将其稳稳地插入黄土高原松软的土中,得以短暂的歇息。有学者推测,尖底瓶的造型适宜安插在黄土高原松软的土中,这便是其虽有完美的汲水功能却少见或不见于靠近华北平原的后岗类型、大司空类型以及下王岗类型的主要原因。这种因地制宜的造物观,不仅丰富了我国的陶瓷文化,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民族文明的创造与发展。“气候条件、心理条件、民族迁徙和思想传播均是增进或妨碍技术知识扩展的决定因素。雪鞋与雪橇不可能发明于丛林之中,风箱和冶炉不可能起源于无铁和北极地区……虽然这些技术的掌握意味着他们生活标准的提高,但是他们思想上对这些技术毫无准备。”

(二)烧成技术的地域性

我国基于不同的地域特点发展出了两大基本窑型,即半倒焰馒头窑与平焰龙窑,窑炉结构的不同产生了相应的陶瓷烧制技术。窑型的选择除技术的掌握外,更多是视地形而定。依照冯先铭先生《中国古陶瓷的图典》里的定义,馒头窑,因火膛和窑室合为一个近圆形空间,形似馒头而得名。馒头窑的形状宜就地平建,适于北方平坦开阔的地形,故为北方地区烧制陶瓷的传统炉型。馒头窑由于窑顶封密,火焰自火膛喷向窑顶再折回窑底流经坯体,形成半倒焰式窑炉结构,其靠火墙竖烟道产生抽力控制窑内空气量,能烧到近1300℃,在高温下烧成还原气氛。加之窑壁较厚,具有降温较慢、保温效果强等特点,其适宜烧制壁厚及氧化钾较多的陶瓷,北方古瓷多在该类型窑炉中烧制,如已发掘窑址的钧窑、汝窑、耀州窑、博山窑等生产的名瓷。

龙窑,适依山势而建,窑身前后形成一定高度差,因其形似长龙盘踞于山坡而得名,是南方主要烧瓷窑炉。随着窑炉结构的改进,龙窑窑身加长,不仅增加了了装烧量,并延长了窑内火焰流动时间,利于窑温的提高和均匀分布。加上龙窑窑壁较薄,形成龙窑升降温较快的特点,正好符合青釉、黑釉瓷器的烧制要求。因为青釉与黑釉釉料中,含有较高的铁成分,易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并要求快速冷却,以减轻铁的二次氧化,保持较为纯正的颜色。如上文指出,龙窑主要建于多山的南方地区,且装烧量较大,故在早期陶瓷史上,浙江地区是我国瓷器重要的发源地和主产区之一。其中,越窑瓷器也素以青釉制品遐迩闻名。隋唐时期,越窑已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青瓷器。如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赞美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上虞、宁波等东汉时期窑址中已发现黑釉瓷器。宋朝时期,福建地区以黑釉为代表的建盏扬名天下。据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江西等省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仍主要采用龙窑烧制陶瓷。

(三)风格的地域性

陶瓷风格有南北之差,官民之异。中国因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而分南北,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传统意义上的南北以秦岭—淮河—线为界,这也是水田与旱地、亚热带与暖温带等地理差别的分界线。以此为界的南北在自然条件、地理风貌、人民生活习俗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陶瓷风格由于南北地域的差异,材料、工艺、技术在本土的生长形成了不同的风貌。“作为人类一种重要创造活动的设计行为,总是在特定的外在环境中进行和展开的。”在中国陶瓷史上,南北之差最明显的便是在隋唐时期形成的“南青北白”局面。如上文所述,南方青瓷的发展与窑炉的选择不可分割。而后,北方白瓷的成功烧制打破了南方青瓷一统天下的格局。北方的邢窑白瓷和南方的越窑青瓷分别代表了该地域瓷业的最高成就。正如皮日休在《茶瓯诗》对邢越的一并称赞:“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越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似旋眼,萍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南北地域根据其地理条件对陶瓷技术不同方向的探索、精进,发展出了各类陶瓷品种,各有千秋的美共同谱成我国陶瓷华美乐章。

陶瓷的风格之分还体现在官民窑的不同。官窑是由朝廷开设、服务于统治者的窑场,不同层次的等级规范对风格、式样都有着较强的限制。民窑则以大众为消费对象,创作条件较为自由,整体风格与地域性的联系也更为紧密。民窑陶瓷风格的南北地域性主要体现在装饰内容与手法上。唐代的长沙窑和宋代的磁州窑处于不同的时代,各为南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窑。磁州窑深受长沙窑的影响,但因地域又有所不同。在装饰内容上,长沙窑选用的题材多样,包括动植物、山水、书法诗文等。这是由于上沙窑位于湖南,该地山水环绕,题材更贴近自然。磁州窑的装饰花纹喜用牡丹,因为统治者的喜好,牡丹花兴盛于长安城。由此可见,磁州窑对牡丹花的反复使用是特定的地域特色。在装饰手法上,唐代长沙窑多以没骨画法施褐绿两色,线条随意不尚形似,草草几笔颇具写意之妙。整体呈现出清新灵动、自由洒脱的写意风格。宋代磁州窑虽也有少许粗率豪放之笔,但以造型准确的白描为主。最具代表性的装饰为白釉釉下黑彩,即在较为粗糙的胎体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后用黑褐色铁锈描绘人物花卉。这是由于磁州窑位于河北,该地区围绕北宋汴京皇城,受北宗院体画派影响颇深。除此之外,白釉釉上红绿彩也是北方的重要特色。这种工艺与一次性燒成的釉下彩不同,它是先用高温烧成白瓷,后施红绿彩进行低温二次烧制。这种工艺是在北方“唐三彩”的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方磁州窑整体呈现出色彩明快、笔法粗犷的风格,与南方长沙窑温柔灵动、率真活泼形成鲜明对比。

二、地域下民族文化

地域作为人类的生活空间,不同的地理景观蕴养着不同的民族文化。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写道:“助成民族精神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器物正是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倾向以及民族精神的物化。如辽代陶瓷器,可分为中原型与契丹型,是在中原农耕文明与边疆游牧文明下形成的。在造型上,中原型即对中原器皿的仿制,如碗、盘、碟、瓶、罐等。契丹型则是用陶瓷仿制契丹族惯用的生活器皿,如鸡冠壶、鸡腿瓶、马镫壶等。这些形制是为了满足契丹人马背上生活的需要,从而形成独特的契丹型器皿。如果说造型是功能的反映,装饰则是民族审美趣味的体现。契丹型陶瓷的装饰技法以施多色釉和色釉描画二法为主,如三彩器、两彩器或单色釉加彩器等。辽代契丹型陶瓷的整体风格明快,这种风格及审美的形成与契丹民族生活的地域息息相关。“妖艳的黄色,翠绿的绿色,令人感到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金色阳光和无边的绿色草原。黄色的热烈,绿色的明丽,白色的纯洁,蕴含着契丹民族的信念、情感和喜悦。”中国古代陶瓷设计中对自然地域特征的适应与利用形成独特的本土特色,不同地域又产生了不同的烧制工艺、风格。这些各异的本土文脉交织,共同形成了我国兼容并包、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正是陶瓷文化对不同文化的吸收,成就了中国陶瓷的独特魅力。不管是南北差异的交互,中原农耕文明和少数民族游牧文明融合,还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各个地域的居民在不同的环境中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民族精神,这些多元的文化交流共同催生了中华民族。

三、地域下身份认同

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這种本土文化,共同构成了该民族、国家的身份。这种身份即是一张名片,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文化特色;亦是一脉根基,连接我国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及身份确定。从中国古代陶瓷器物上所体现出的地域性,实际上是本土文化的展现。地域风格、民族特色的兼容并包共同构筑了我国古代陶瓷的独特魅力。陶瓷不仅是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民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元素。这种认同感形成一种特殊力量,使国人对本国文化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性是这种身份确认的一条关键的纽带。”随着交通、信息传播的便利,使得造物工艺与材料较少受地域的限制。如在烧制工艺方面,明末德清的阶梯窑、景德镇蛋形窑以及如今的电窑很少受地域限制;交通的便利也使材料可以在短时间内运往世界各地。然而本土文化的生命力却越来越弱。当下,陶瓷生产的原料、制作、烧成已经成了一条标准化的流水线,任意品种的陶瓷在技术掌握的前提下可在任意地点批量生产。陶瓷地域性的消失,其承载的本土文脉也便日渐模糊。这种无地域性的现象不只是出现于陶瓷设计,更包括了当下的工业产品。全球正在或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厂,工业产品由不同的批量化、标准化的零件组装而成,产品、信息正逐渐趋同。

地域性或者说本土文化在当今应被特意提出并着重保护,以确保其文脉的延续。工业革命前我们不用刻意强调本土文化的延续性,因为这种文化与我们所生存的地域息息相关。但是,在地域对生活影响逐渐变小的当下,我们应正视本土文脉消失的严重性。本土文脉的消失,意识形态的不确定,久而久之是对国家身份认同感的怀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这种身份认同感,国家的凝聚力、统一都会受到不可预估的伤害。特别处于当下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双重革命下,虚拟世界的构建,使得我们的空间感、时间感逐步被打破。人在这种虚拟环境中所接受到的交互、信息更难以塑造本土文化下民族身份、国家身份的认同感。经济可以全球化,但是文化不可以。对地域性本土文化的保护不仅可以增加全球文化多样性,并在文化交流中产生更为丰富优秀的人类文明,还可以增强国民文化与身份的认同感,确保国家凝聚力和国家的安全统一。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路威,吕叔湘译.文明与野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108.

[2]王颖娟,王志俊.西安半坡博物馆[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95.

[3]孙长初.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6-27.

[4]利普斯.事物的起源[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102.

[5]刘振群.窑炉的改进和古陶瓷发展的关系[J].华南工学院学报,1979(9):6.

[6]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33.

[7]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82.

[8]陈文平.中国古陶瓷鉴赏[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83.

[9]胡慧林.中国国家安全报告[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83.

作者简介:刘力萍(1993-),女,汉族,四川宜宾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文脉陶瓷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趣图
谁远谁近?
丁酉年腊月十九黄州寿苏会
文脉
陶瓷艺术作品
曹文轩说“文脉”
陶瓷鉴赏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