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甘露短篇小说的语言陌生化探究

2019-06-11 07:28郝洋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修辞短篇小说

【摘要】孙甘露的短篇小说,语言运用具有陌生化的特点,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出发,从词语搭配、修辞、标点的语法功能以及语言的思维功能这四大方面,对孙甘露短篇小说的语言进行分析,探究其作品的语言陌生化。

【关键词】孙甘露;短篇小说;语言陌生化;修辞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孙甘露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其短篇小说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品主要有《忆秦娥》《请女人猜谜》《我是少年酒坛子》《夜晚的语言》《仿佛》《访问梦境》《信使之函》等。在这些作品中,语言陌生化的特点尤其明显。“语言陌生化”最初由俄国形式主义学派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认为,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1]在他看来,语言“陌生化”就是为了对抗日常语言中的“自动化”,以达到文学语言的奇异化、艰深化和审美特征。

从研究现状来看,对孙甘露的作品进行研究的方向主要是文学方面,而从语言学方面进行研究的论文较少,主要有姚建新的硕士论文《小说<信使之函>的修辞手法研究》和江南、刘宗艳的《孙甘露小说超常修辞策略》。本文立足于语言学角度,从词语搭配、修辞、标点的语法功能以及语言的思维功能这四大方面,对孙甘露短篇小说的语言进行宏观分析,探究其作品语言陌生化的特点。

一、扭曲的词语搭配

(一)偏正词组搭配

偏正词组前面的成分修饰、限定后面的成分,前面是修饰语,后面是中心语。[2]在孙甘露的短篇小说中,偏正词组扭曲的搭配大量出现,总是给人出人意料的审美体验。主要表现为修饰成分与中心语搭配扭曲、多个修饰语跨度使用。

1.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扭曲

修饰语与中心词的联系或相似性太少,以至于产生了语言的跳跃感和陌生化,这主要是通过拟人化和感官体验来实现的。比如忧伤的阳光、处女式的无辜风韵、惬意的孤寂、快意的复制、抚摸的静谧、疲软的世俗生活、惨淡经营的寓言、晦涩的幻觉、庸俗的归纳、忧郁的泪水、微寒的宁静等。这些修饰语都带有作者想象式的拟人化、在情境中的拟人化以及自身的感觉器官的感受度,这就出现了修饰语与中心词的联系性较差,是语言陌生化的表现。

2.多个修饰语跨度使用

修饰语本是修饰限定中心词的,但是多个修饰语且多个联系性较低的修饰语叠加使用,反而造成了语言的陌生化。比如片断的断章取义的便捷的热爱、冷酷而令人发怵的迷宫的风格、有关罗马的含义暧昧的诀别、迷惘的睡眠里的处子、纯洁无暇的理想的条款、特有的敌意的超然、孤独而华丽的龙舟、迷惘的圣女的贞洁、梦语般慵懒的粉尘、待燃的疯狂的柴堆等。由于修饰语的这种词序无理性产生了独特的文学语言。

(二)动宾搭配

动宾的扭曲搭配在作品中出现较少,主要是动宾搭配不具有接受性,比如“虚掷了他的青春和他的寂寞”,寂寞被虛掷这种搭配的接受性较差。

这些扭曲的词语搭配体现了语言的扩张性和活力,也造就了语言陌生化的审美性。

二、修辞的巧妙运用

在言语行为中,对语言规则或语用规则进行有效偏离的特定格式,就是辞格。[3]在孙甘露的短篇小说中,大量使用修辞,从而达到语言陌生化的效果。

(一)比喻

在孙甘露的短篇小说中,比喻的修辞运用最多的作品是《信使之函》,在这篇小说中将信写成大量喻体,也就是运用了博喻的修辞。下面是小说中对信的描写:

信是淳朴情怀的伤感的流亡。信是自我扮演的陌生人的一次陌生的外化旅行。信是一次遥远而飘逸的触动。信是一声喘息。信是悦耳哨声中换气般的休止,信是理智的一次象征性晕眩。信是情人间的一次隔墙问候。信是沟壑对深渊的一次想望。信是畏惧的一次越界飞行。信是上帝的假期铭文。信是一次温柔而虚假的沉默……——《信使之函》

在以上对于信的描写中,以“信”作为本体,将信比喻成多个喻体,有感觉式的也有动作式的。在作者的笔下,信就是一切可以形容的东西和感觉,这种博喻的运用增加了文章語言的陌生化。

(二)比拟

运用联想,直接将本体当作拟体进行描写或说明,这种辞格叫比拟。[3]在孙甘露的小说中拟人和拟物都有体现,相比之下,运用拟物的句子数量更多。

例1.她像正午的沙漠灼热而又荒凉,彻底地袒露在哪儿,遥远而又切近,没有玄学的意味,却又使我执迷于此,正如别的事物,别的人之于其他的个人。

例2.诗人跑起来,两臂前后摆动,仿佛在晚霞的余光中划着一艘孤独而华丽的龙舟。

例3.她犹如牲口过秤一般没等安稳停当,便被一位中年谢顶的牙科医生娶了去。

以上三个例子都是把人当作物来写,尤其第三个,是把人当作动物来写,作品中也有很多其他的句子。拟物的运用在无形中把人的概念淡化了,从而营造一种轻描淡写的虚无感和语言的陌生化。

(三)通感

通感是指调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在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领会到的乙感觉范围的印象。

例4.他的气质中有一种香甜的东西,一经与优雅遇合在一起,便散发一种罕见的柔和动人之感。——《忆秦娥》

例5.秋天的情调好似幽暗峡谷里倏然冲破沉寂的一声鹿鸣。

例4中把看到的、感觉到的气质通感成味觉,例5中把视觉通感成听觉,通过这样的语言,制造出语言的跨度和陌生感。

(四)移就

用本不能描写甲事物的词语描写甲,构成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偏正关系,但在语义上却是描写与甲相关的人或事,这种辞格叫移就。[3] 移就分为移情式和移觉式。

例6.他正徜徉在十二月的夹竹桃的疏朗的阴影里,正午的忧伤的阳光在他屏息凝神的遐思里投下无可奈何的一瞥。——《请女人猜谜》

在例6中,这属于移情式,“无可奈何的一瞥”和“忧伤”本是写人的,但是却用来写阳光,更深刻地表现出人的心理状态,也达到了语言的陌生化。

(五)借代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4]

例7.那双棕色的眼睛则在卧床的另一侧无动于衷地更换内衣。

在这个例子中,用棕色的眼睛代指这个人,用特征代本体,使作者独立于文本之外,是一个纯粹的叙述者,更体现出人物的漠视感和语言的陌生化。

孙甘露短篇小说中大量修辞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即使使用过多的独特性的词语和意象,对于语言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正偏离,达到了语言陌生化独特的审美意蕴。

三、标点的语法功能

标点符号没有实在意义,但是它是语法手段的一种,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其语法意义主要表现在区分句与非句、表示句子的结构和层次、表示句子的语气类型。[5]在孙甘露的短篇小说《我是少年酒坛子》中,出现过6次连续使用句号的段落。如下段:

他们决定结束遇见的第一块岩石的。回忆。送给它音乐。其余的岩石有福了。他们分享回忆。等候音乐来拯救他们进入消沉。这是一九五九年之前的一个片断。沉思默想的英雄们表演牺牲。在河流和山脉之间。一些凄苦的植物。被画入风景。

在这段中,全部使用句号,甚至在一句话之间也要用句号作为句子的区分标志。这样的标点运用,使一段之中出现多个句子层次,且句句表示结束和完成,这就使语言具有了间隔性和不同寻常的层次感,具有陌生化的审美性。

四、非惯性的思维方式

语言具有思维功能。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是思维成果的贮存所。[6]在孙甘露的短篇小说中,非惯性的思维方式所引起的语言的陌生化随处可见。

如果,谁在此刻推开我的门,就能看到我的窗户打开着。我趴在窗前。此刻,我为晚霞所勾勒的剪影是不能以幽默的态度对待的。我的背影不能告诉你我的目光此刻正神秘的阅读远处的景物。谁也不能走进我静止的躯体,不能走进暮色中飞翔的思绪。因为,我不允许谁打扰死者的沉思。——《访问梦境》。

在这一段描写中,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我”在窗前,望着远方,显然“我”就是那个沉思的人,活着的人,然而最后一句却说“我”是一位死者,出现了逻辑上的冲突。与此同时,“我”的叙述视角完成了参与者到了旁观者的转换。这样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性使作品语言呈现出一股清流般的独特韵致和陌生化的审美性。

五、总结

文学作品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而艺术具有同一的标志:它是为使感受摆脱自动化而特意创作的。[1]孙甘露短篇小说的语言运用正是摆脱这种自动化的最好的实践。这些作品的语言体现出了语言的强大表现力,同时这样的语言陌生化也使作品具有神秘的跳跃感、错位感,从而使作品更加艰深化。

参考文献:

[1]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2]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3]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4]黄柏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丁俊苗.不足與需要:论标点符号的语法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7).

[6]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郝洋(1994-),女,吉林省公主岭市人,吉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猜你喜欢
修辞短篇小说
结缘《短篇小说》
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
浅析设计中的修辞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浅谈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修辞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短篇小说没有问题
王齐君主要作品年表
超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