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方细石器

2019-06-11 07:28杨特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2期

【摘要】中国细石器及其工艺的分布是广泛而不平衡的,典型的细石器几乎都见于中国北方并且长时间延续了下来,而中国南方的细石器遗址则分布稀疏。南北方细石器在分布、延续、工艺上的差异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南北方两个存在细石器技术的遗址进行了比较,希望能从中有所启示。

【关键词】细石器;虎头梁遗址;西樵山遗址

【中图分类号】TG174 【文献标识码】A

安志敏先生曾经把细石器定义为:采用特殊的工艺技术而产生细石核、细石叶并用细石叶加工而成的工具。在比较两个遗址时,本文重点讨论了遗址中的楔形细石核。楔形细石核是史前人类用于剥制细石叶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细石核。在虎头梁遗址和西樵山遺址中均发现了大量的楔状细石核,下文重点对这些细石核的材质、制作工艺、形态等进行比较。

一、虎头梁遗址

虎头梁遗址于1965年发现于河北阳原县虎头梁村-八马坊村一带的桑干河左岸,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较晚阶段一个重要的细石器工业遗址。

据盖培和卫奇先生1977年的发掘报告,虎头梁遗址中发现的石制品有上万件之多,原料均以石英岩为主,其次为燧石和流纹岩。在这些石制品中,石核共有279件。石核中以预制好的石核占绝大多数,使用中期及废弃阶段的石核数量少,这一信息可能暗示我们,虎头梁遗址是一个以加工石核为主的石器加工场。

作为虎头梁遗址的代表性器物,虎头梁楔形石核不仅数量大,而且还广泛具有特殊的预制和剥片工艺,这一工艺被称为虎头梁技法或阳原技法。采用这个技法时,首先要修理出一个两面的椭圆形石核,然后从一侧边截去一半,使石核一面平一面凸出,类似字母“D”字,随后在台面上打下一个制动缺口,再纵向进行剥片。在《虎头梁遗址楔形细石核研究》一文中,作者根据台面生成状况,还将虎头梁的楔形细石核分为I型和II型。

I型细石核:

此类细石核的最大特征是将台面修成刃状,台面向石核隆起一侧倾斜。石核毛坯主要采取单面修整,多数情况下核体一侧较平坦,另一侧较圆凸。此类石核的台面多由外侧缘向内侧缘方向单向加工,形成一个向核身凸侧倾斜的基础台面。这类细石核的基础台面不能直接用来剥片,必须经过调整,得到有效台面后方能剥片。有效台面是以剥离削片的方式,从前缘上端纵向剥离而成。最初的有效台面用尽后,从剥片上缘处向后纵向轻轻打击,生成新的有效台面继续进行剥片。I型细石核的台面与核身底缘的生成似乎是同时进行的,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II型细石核:

此类细石核的生成技术较为复杂,但在总体上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拥有一个较平的台面,台面基本呈三角形,核体的横断面呈V形。

II型细石核中又包括两个不同的亚型:一种是毛坯先修出楔状缘, 然后纵向打击形成一个较平的台面的石核。台面生成要晚于核身的修理,并且不存在台面调整的现象的石核;另一种是台面经过多次左、右两侧对向或一侧向另一侧的横向修理而形成的石核,在台面不适合剥片时,可以对台面多做纵向修理生成有效台面后再进行剥片。

根据资料中一系列模拟实验反映出的数据信息,我们可以得到关于虎头梁遗址楔形细石核的如下结论:a.虎头梁I型细石核的台面明显大于II型细石核;b.从两类细石核上剥离下的细石叶的宽度基本相同,在长度方面I型细石核比II型细石核剥离下细石叶更加长;c.I型石核比II型石核的使用率更高,废弃率更低。

根据对I型和II型两种细石核的形态观察,我们还可以做出另外一些假想。在史前时代,某些细石核除用来剥制细石叶外,还很有可能具有某种工具(例如刮削器、尖状器)的功能,对于外出狩猎的史前人类来说,携带这些具有多重功能的细石核不仅轻便小巧,而且比细石叶工具更加不易丢失。虎头梁I型细石核基本上是两条刃缘组成主体结构,可以具备刮削、切割、钻锥等功能,因此,很有可能在狩猎时被带出;而II型细石核的主体是一个刃缘和一个平面,与I型相比,它的刃缘更粗糙也不存在尖刃,不具备充当工具的功能,因此,这类石核的作用可能只是在固定地点生产细石叶。对两种石核功能上的猜想也可以从他们在遗址废弃石核中的比例上得到一些证实。

二、西樵山遗址

西樵山遗址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上的南海县,以盛产石器而著名。其年代目前有多重看法,但普遍认为是一处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延续到中或后期的遗址。

根据1981年曾骐先生发表的《西樵山东麓的细石器》一文,西樵山东麓出土了丰富的细石器材料。石制品原料主要是浅灰色和黑色的燧石、半透明的玛瑙,并有极少数采用霏细岩。根据西樵山存在人工开凿取料的洞穴,以及遗址中发现的石核和石器比较少,并以半成品或废品、残器为主,石片碎屑漫山遍野,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现象,我们推测,西樵山遗址是一个石器的制造场所。

楔形石核是西樵山细石核的主要类型,总体特征成楔状,由台面的一端或相对的两端剥片,核体作扁平状。在1981年曾骐先生的报告里主要根据形状对楔形石核进行了分类。共有三式:

I式:窄身楔形石核。共34件。这种石核的核体长宽度与剥片一侧(正面)高度相比,显得高窄。它多由台面向顶端直接剥片。平台面呈三角形,并略为倾斜。台面正面相连的一端成簿刃状。

II式:三角形楔形石核。共57件。这一类石核台面也呈三角形,但剥片部位仅仅集中于台面的一个尖端,剥片后的石核体形成四个相连接的三角形。

III式:宽身楔形石核。共14件。该石核核体呈扁平三角形,台面多呈柳叶形,锐底成船底状,剥片的正面仅限于核身较厚的一侧,形体多硕大。

三、比较与研究

我们对两个遗址进行整体比较,可以看出以下异同:

1.从遗址年代上看,西樵山遗址的细石叶出现时间普遍被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或更早,虎头梁遗址的年代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两个遗址细石器存在的时间相差不多,虎头梁细石器的出现要更早。

2.从遗址性质来看,两个遗址都有一些曾作为石器加工场所的迹象。

3.从加工的原料上看,西樵山遗址的细石叶石器主要用浅灰色和黑色的燧石、半透明的玛瑙,有极少数采用霏细岩制成,而虎头梁遗址则是以石英岩为主,其次为燧石和流纹岩。两个遗址原料品质相差不大,但西樵山的原料更优质。

下面我们对两个遗址的楔状石核进行比较。为了比较的合理性,在此我们有必要对西樵山遗址的楔形石核在生成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分类,以分析它与虎头梁遗址细石核的关系。

我们首先分析西樵山I式的窄身楔形石核。这类石核通常情况下应该采用了效率很高的剥片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石核,从而形成石核的高窄外形。通过对资料线图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类石核的剖面一面平,一面凸,类似“D”状,与虎头梁技法下制作的细石核外形有很大的相似点,推测预制石核时应该采用了单面修整的方式;其次,这类石核在预制的时候,台面多由外侧缘向内侧缘方向单向加工,将台面修理成刃状的同时形成一个向核身凸侧倾斜的趋势。剥片的时候,从台面顶端直接向下剥,从而使台面与底缘(第二条刃)同时生成,剥片效率很高,石料浪费少。根据以上这些分析可以看出,西樵山I式细石核与虎头梁I型细石核在预制技法上很相似,可以说基本是采用同一种技法制作的。此外,西樵山I式石核基本也有两条刃缘,与虎头梁I型一样,具备刮削、钻割等功能,可以作为狩猎工具带出,这一点在西樵山发现的石核工具如圆头刮削器中可以得到证实。综上所述,我认为,西樵山I式楔形细石核与虎头梁I型细石核有一定关系,可以归为一种类型。

下面我们分析西樵山II式三角形楔形石核。II式石核的外形比较特殊,台面与核体均为三角形,可以看到明显的棱脊,与华北地区传统的楔形石核的外形不同,与锥形石核和柱形石核也存在区别。II型石核的台面是打击或多次打击修理而成,不存在修理刃状缘的情况。在剥片方式上,II式石核只在台面一端进行集中剥片,不存在虎头梁遗址中在楔形细石核一端用尽以后在另一尖端打击剥片的情况,也不似虎头梁锥形以及柱状细石核围绕三角台面连续剥片的现象。这种特殊的三角楔形石核在国内其他遗址也未见报道。据此,我认为,西樵山II式石核与虎头梁所见细石核在外形、预制技法、剥片方式上的共同点都比较小,可以把它看作是西樵山遗址特有的类型。

最后我们分析西樵山III式宽身楔形石核。这类石核的尺寸比较大,平台面,以打制台面为主。在预制石核时,很可能采用了先修出楔状缘,再加工有效台面的方式。这种方式与虎头梁遗址II型细石核类似,生成的石核也没有锋利的刃缘。但与虎头梁II型石核不同的是,西樵山III式细石核台面多为柳叶状而不是三角形。从外形与尺寸观察,西樵山III式细石核与华北地区普遍存在的船底装石核中的刃状底缘细石核类似,台面都近似于柳叶形,个体大小也差不多,但西樵山III式石核仅在石核较厚的一侧剥片,这一点又与虎头梁遗址的船底型石核多为通体剥片的现象不同。通过这些比较,我认为,西樵山III式宽身细石核部分具有了西樵山II型楔形石核与船底型石核的特点,与它们有一些关系。

综上所述,西樵山的楔形细石核中I式与III式石核均与华北地区虎头梁遗址的楔形细石核有相似之处。其中西樵山I式细石核与虎头梁I型细石核十分相似,西樵山III式细石核与虎头梁II型细石核有部分相似。而西樵山II式细石核在虎头梁遗址中没有见到类似者,可以认为是西樵山特有的类型。根据曾骐先生的报告,西樵山遗址中出土有I式楔形石核34件,II式楔形石核54件,III式楔形石核14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樵山遗址楔形细石核中近50%带有虎头梁楔形石核特点,另外的50%具有自己的特色。

比较两个遗址细石核上剥下的细石叶可以看出,西樵山遗址细石叶的长宽比、厚长比普遍偏大。前文已经提到,两个遗址的石料质地相差不多,西樵山甚至更好,在基本没有石料质地影响的情况下,石叶的差别显示出西樵山遗址的细石叶加工技术与虎头梁遗址技术相比要粗糙。但从西樵山遗址细石叶偏薄修长、两侧基本平行的特点分析,它与华北地区虎头梁遗址又具有一致性。

四、结论与猜想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有理由认为,广东西樵山的细石器技术与华北地区虎头梁遗址细石器技术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而不是独立发展自成一系的。虎头梁遗址的细石器的产生年代偏早,技术成熟,并且虎头梁的楔形石核几乎为我国所专有,因此,西樵山遗址的细石器在预制石核技术、剥片技法、器形等方面与虎头梁遗址的相似绝非巧合。把这一现象解释为“对华北地区虎头梁遗址细石器传统的继承”似乎更合理。

然而,西樵山遗址对虎头梁细石器传统的继承并非是全盘照搬。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樵山的楔形细石核中只有不到50%的石核具有与虎头梁一脉相承的技术,而另外的大部分不仅在虎头梁,在全国范围内都不见报道,属于西樵山地区特有的技术。报告中还对一种有把石核进行了详细报道。它一般形体粗大、不规则,正面的部位选择在陡直的侧缘,按锥状石核或楔状石核方式剥片,而相对一侧(或平面)则不加修理,保持石核破裂的原状,供剥片时作把握用,这也是西樵山细石器材料中有特征的石核。一个地方地区特色的产生与当地的传统习惯、地形生态环境、资源构成等都是分不開的。西樵山遗址的细石器技术不是对虎头梁遗址的复制,而是地方传统工业技术与外传虎头梁细石叶技术两者很好地融合的产物。

此外,西樵山遗址的细石器不只局限于与华北虎头梁遗址有所渊源。“西樵山细石器材料同我国北部、中部发现的著名的含细石器遗址,如朔县峙峪、阳原虎头梁、沁水下川、许昌灵井、海拉尔松山、大荔沙苑相比较,都能找到彼此间相似之处。如扇形石核石器相同于峙峪、灵井;楔状石核相同于虎头梁、下川、松山、沙苑;船底形石核相同于沙苑、松山、虎头梁;石核的倾斜台面相同于虎头梁;琢背小刀相同于下川;弧背刮削器相同于灵井;石片石器相同于沙苑、松山等等。”《西樵山东麓的细石器》一文中的一席话很好地揭示了这一点。

总结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广东南海县西樵山遗址的细石器是在发展本地区细石器技术的基础上,综合吸收我国北部主要是华北地区一带的细石器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它是几种文化融合的产物。结合我国细石器南少北多的分布状况和西樵山遗址细石器的融合特点,我们推测:中国的细石器工业很可能起源于北方,并且有一个由北向南传播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贾兰坡.中国细石器的特征和它的传统、起源与分布[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8.

[2]盖培,卫奇.虎头梁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发现[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7.

[3]盖培.阳原石核的动态类型学研究及其工艺思想分析[J].人类学学报,1984.

[4]朱之勇,高星.虎头梁遗址楔型细石核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6.

[5]朱之勇,高星.虎头梁遗址中的细石器技术[J].人类学学报,2007(4).

[6]曾骐.西樵山与西樵山“文化”[A]1981年中国考古学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1.

[7]曾骐.西樵山东麓的细石器[J].考古与文物,1981(4).

[8]黄慰文,李春初,王鸿寿,等.广东南海县西樵山遗址的复查[J].考古,1979(4).

[9]李松生.西樵山考古研究的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10]汤卓炜.环境考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杨特(1988-),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职员,初级职称,研究方向:展陈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