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及思考

2019-06-11 17:23杨明明
知识文库 2019年2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培养基实验课

杨明明

微生物学实验是农学、植物保护等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在专业基础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系统掌握微生物学及其应用的关键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及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农学、植保等工作以及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本文以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为例,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实验教学以及美国相关高校实验教学等实验教学实际,对课程内容、方法等进行讨论分析。通过本论文的探讨,为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一点启示,也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体提供一点借鉴。

1 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在学生不想去参加实验课,因为迫于点名等压力而被迫参加课程学习。原因可能是学生认为微生物学较为简单,没有必要学习,很多同学也可能认为,实验条件及材料有限,只有少数的人操作,多数人只是观看,并没有真正进行实际操作,学习不到,所以就不参加了。并且传统实验课模式往往老师先进行示范和操作,然后学生进行模仿,缺乏创新性,学生认为乏味而不想参与等等。

1.2 教师教授模式呆板缺乏创新

目前的大多数实验课程模式,都是老师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使同学们明白原理后,老师先进行示范操作,或者是老师不示范,学生们按照老师的指示进行操作,教学模式较为简单,缺乏独立性及创新性,仅仅是获得了对已知知识的一个操作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实验课程往往是独立的,连续性不强,课后仅仅是完成以下实验报告,学生们缺乏对实验理论及实验操作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因为实验结果往往都是一致的,而不一致的就是不正确的。不利于训练学生对真实实验记录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大降低。

2 改革措施探讨

2.1 教学体制的改革

与国外相比,国内高校教师对学生成绩评定整体要宽松,最后的成绩评定很少会不让学生通过,即使很多成绩很差,也会通过平时成绩等尽量让学生通过考试。因此学生们压力不是很大,很多认为随便学习一下就可以通过考试,首先从心里就缺乏对课程足够的重视,因此很难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的学习中,而老师如果让很多学生不及格,也会面临很大压力,比如别人会认为你出题太难,以及来自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等等。而新政策的出台,如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淘汰“水课”,严把毕业出口关,并坚决取消“清考”制度,这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

2.2 高端仪器走进教学实验室

实验室硬件条件的投入,现在各个高校对科研实验室的投入越来越多,很多高校都具有國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往往配备着最先进的硬件及软件,虽然这些实验室也服务于本科实验教学,但是真正应用于实验教学的却非常有限。其次是课程内容的改革,很多高端仪器不能应用于实验教学,是由于很多教材陈旧,并没有把这些内容安排进来。比如关于微生物的测序已经越来越容易,成本也愈来愈低。但是很多实验课,还是以微生物的分类培养为主要内容,而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尤其是测序技术对微生物更加准确的鉴定以及进行相关分类也变的可行,结合现代技术可以更高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帮助。

2.3 增加探究性综合实验

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及基础实验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主导性,让学生参与一定的科研创新,去参与一些结果不确定的实验,从而避免了单一重复的模式,学生知道结果只是按照步骤操作,会大大的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广大一线教师,与国外同专业教师积极交流合作,可以通过去对方国家访问学习,或是把对方邀请到中国来,进行授课,通过讨论学习,引进国外合适的教学内容、方法、模式,以及对学生的管理方式等等。

2.4 加强学生学习管理

学生学习松散的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自身原因外,管理模式也非常重要,老师要求的严格了,学生们往往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到这门课程上,最后收获也会更多。课程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主要是课堂学习以及课后学习。课堂管理包括严抓课堂秩序,严禁学生在课堂上做与本课程无关的事情,及时查找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合理提升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而课后管理主要是要求学生做好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这同时对老师提出更高要求,要求课后留给学生们的问题要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答案并非唯一,又能具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5 让学生参与到更多的实验细节中去

比如,实验课中很基本的一个操作就是培养基的制备,而培养基的种类根据其培养的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各不相同。最容易制备的培养基就是Luria-Bertani 培养基,简称LB培养基。LB培养基也是用来培养细菌最常用的培养基。微生物实验课上老师也往往选取最简单的培养基来培养最容易培养的微生物。但即使是最简单的培养基在问很多研究生时都不知道怎么制备。往往是实验课时老师已经把培养基配置好了。同学们只需要过去划线,使细菌能够生长。殊不知,培养基的质量对培养细菌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pH值更是培养细菌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学生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而不是实际操作,根本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实验材料制备这一部分时间很长,但是如果学生不参与进去,会缺乏对整个实验流程的理解。

3 结语

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种方法及模式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积极性为中心,切实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并积极引入新的科研成果及科研进展到实验课中,以产学研相结合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及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的人才。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培养基实验课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有趣的实验
魔术师的考验
三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选择性分离培养基的检测效果比较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导学案在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应用“小组讨论法”改进《微生物学》教学的初步实践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云芝生长状态影响的研究
紫薇组培快繁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