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宫缩乏力产妇剖宫产后出血价值

2019-06-11 00:35董雅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宫缩乏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

董雅娟

【摘 要】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剖宫产产妇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本院产科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宫缩乏力剖宫产产妇8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应用缩宫素治疗(对照组,n=40)与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及产后出血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宫缩乏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过程中出血量及手术操作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产后出血病例,对照组5例,产后出血率为12.5%;观察组仅腹泻1例,不良反应率为2.5%;对照组腹泻2例,血压升高2例,呕吐1例,面部潮红1例,不良反应率为15.0%,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宫缩乏力剖宫产产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可显著改善宫缩乏力状况,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且可降低产后出血量,并具有较高安全性。

【关键词】 剖宫产;宫缩乏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

文章编号:WHR2018012340

剖宫产率近年仍呈攀升趋势,由其引发的产后出血并发症也引起临床充分重视。宫缩乏力为诱导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针对性选择治疗用药,改善宫缩乏力状况,是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及危害,确保产妇安全的保障[1-2]。临床上常用缩宫素作为预防产后出血的常用药,但由于部分产妇应用缩宫素效果并不理想,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同样具有预防宫缩乏力的功效,因此,本次研究选取本院80例宫缩乏力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预防产后出血效果理想,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宫缩乏力剖宫产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年龄24~40岁,平均(28.3±1.3)岁;孕周平均(38.1±1.4)周;对照组40例,年龄22~39岁,平均(28.5±1.4)岁;孕周平均(38.4±1.3)周。患者均无本次研究用药禁忌证,无凝血障碍,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自愿签署同意书,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给予缩宫素治疗。即待孕妇分娩后,对子宫进行按摩,后取缩宫素10U于子宫肌注射,并取缩宫素10U加入0.9%的氯化钠溶液500mL中充分混匀静滴,15min后,若症状好转,药物可重复应用。观察组:本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即取卡前列素氨丁醇250μg于子宫肌注射,后对出血情况进行观察,若15min后效果不明显,可取卡前列素氨丁醇250μg追加应用,但总量需控制在2mg以内。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宫缩乏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2)对比两组手术操作期间出血量、手术操作具体用时;3)对比两组产后出血率;4)对比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率,包括呕吐、腹泻、血压升高、面部潮红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宫缩乏力症状在用药15min后消失;有效:宫缩乏力症状在用药30min后相对好转;无效:出血量较多,且宫缩乏力症状无明显改善。(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 13.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用时)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总有效率、产后出血、产后不良反应率)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宫缩乏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操作时间

观察组手术操作过程中出血量及手术操作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產后出血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率

观察组无产后出血病例,对照组5例,产后出血率为12.5%;观察组仅腹泻1例,不良反应率为2.5%;对照组腹泻2例,血压升高2例,呕吐1例,面部潮红1例,不良反应率为15.0%。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就药理性质而言,属一种前列腺素衍生物,对产后出血有理想的预防效果,可促使子宫平滑肌收缩显著增强,进而起到有效的止血作用。另外,此药物在应用后,可迅速进入血循环,药物浓度在15min后即达高峰,从而使半衰期明显延长,生物活性显著增强,促子宫平滑肌更为持久且强烈的收缩[3-4]。同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进入人体后,可使细胞内分布的Ca2+浓度明显提高,增加胞浆钙离子浓度,促使细胞间形成有效的连接,进而对肌纤维的持久收缩加以促进,从而达到减少出血量的目的[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宫缩乏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过程中出血量及手术操作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产后出血病例,对照组5例,产后出血率为12.5%;观察组仅腹泻1例,不良反应率为2.5%;对照组腹泻2例,血压升高2例,呕吐1例,面部潮红1例,不良反应率为15.0%,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针对临床收治的宫缩乏力剖宫产产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可显著改善宫缩乏力状况,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且可降低产后出血量,并具有较高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陈香.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0):1720-1721.

[2] 李善凤.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7):1884-1886.

[3] 俞秋波.卡前列醇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高危产妇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6,51(12):149-151.

[4] 张雪琼.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高危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5,14(04):140-141.

[5] 邓华连,陈霞,麦文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30(03):318-319.

猜你喜欢
宫缩乏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分析
B—Lynch缝合及宫颈钳夹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
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