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何处寻?

2019-06-11 11:59沙草
杂文月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啤酒瓶瓶颈塑料袋

沙草

先说个真事。我女婿在东北修过高铁,给我带回两盒高丽参,放两年了,最近说给用了吧,再放过期了。用后,留了个白铁盒子。我看那白铁皮起明发亮,比街上做烟囱的铁皮好多了。盒不大,小一尺的样子。我觉得扔垃圾箱可惜了,就专门跑到街上送给做烟囱的师傅,想着在他手中,把盒子剪开,肯定还有用场。师傅看了说,没用的,比你这还好的,我都不要。弄得我好尴尬,白送人也不领情哟!

事后回想,觉得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浪费实在太多了。你到各处的垃圾箱去看看吧,好多仍然可以用的东西都扔了。大到旧家具,小到剩衣服,品种很多。那年街坊拆迁,有的人家把整套的碗碟瓷器都扔了,看着真是心疼。还有旧门窗上的玻璃,现在收废品的不要,只能故意打碎让运垃圾的运走。可不管是瓷器还是玻璃,从原料开采到加工为成品,中间多少人力物力呀!其实这种暴殄天物的行为,每天都在大量地发生着,我提到的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比如满世界的塑料袋,随处可见的一次性用品,如筷子呀,饭盒呀等等。我们老是抱怨这世界越来越污染了,水也不净了,山也不绿了,空气质量也差了,却很少有人想想,我们人类,是不是对大自然索取的太多太多了。大自然不会说话,她只能用她特殊的方式来诉说自己遭受的伤害。比如极端天气,比如沙尘暴,比如由于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海啸,比如逐渐枯竭的资源,比如日渐恶劣的环境......

人类要生存发展,免不了向自然索取。从钻木取火到航天飞机,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的确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空前的便利和享受。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个平衡的度,过犹不及,离平衡度远了,大自然就会毫不留情地进行报复。

解决之道是循环经济。有一阵子对循环经济提得很响,最近不知何故又“哑火”了。“哑火”就是有瓶颈,瓶颈就是投入产出比不对等,说白了就是经济效益不够吸引市场的关注,不够吸引企业的眼球。有瓶颈就要有人抓,在关键环节上舍得投入,对此只靠市场只靠企业是做不成的,还得依靠政府依靠国家的投入。拿大家都头疼的白色污染来说。我所在的城市,有几个大超市,曾经有过“限塑令”,说是不再使用塑料袋,用了收费,但形同虚设。没有了带提襻儿的,可筒状的随便撕。再说到集贸市场,现在谁还掂篮子去买菜?商贩们准备了各式的塑料袋,包你满意。也有不少舆论呼吁停止使用塑料袋,但收效甚微。原因呢,当然是供求关系上的平衡,也就是说群众需要,方便嘛!因为方便就听之任之,眼下就是这个状况。是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呢?当然不是。政府出面,在循环经济上大做文章,我以为是可以解决的,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已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比如上海,现在正在有计划地实行垃圾分类,正在由试点走向全面立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已进入二审,其主旨走的就是循环经济的路子。

循环经济说到底就是废物再生,如此既减少了环境污染,也节省了自然资源。拿白色污染来说,塑料袋回收后,集中起来,再回炉完全可以二次利用。这里的关键是不能单算小的成本账,因为算小账,的确没什么利润;但要算环境资源,算生态文明的大账,那就不单单是一点小利所能比的,这时,政府就要出面,给予适当的补贴,使之能够循环起来,让相关企业有利可图。政府着眼从宏观,考虑生态文明;企业落脚在微观,爱财有道利于社会,这样循环经济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还有个路子,那就是厂家回收。我在的城市原来有个啤酒厂,生意红火,那些年回收啤酒瓶,做得很好。一个啤酒瓶,能卖两毛钱,回收及时,是个好法子。可现在不少做啤酒的企业甚至大企业,都不愿再用玻璃瓶了,铝制的易拉罐,好看又方便,但它是一次性的。浪费的铝资源,就忽略不计了?生产企業能否回收包装材料以再循环生产使用?

结束这篇小文时,忽然又看到了堆在客厅里的那十几个茶叶筒,大的小的,方的圆的,花红柳绿的。扔了可惜,留之无用。我想,这筒子盛过茶叶不假,但茶叶多数还有一层包装,也就是说,这些形状各异的茶叶筒,经过简单的消毒,完全可以新生。可是给谁呢?白送,也可以,只要你不是把它扔到垃圾堆里,还能让它复活。我笑了,苦笑。

猜你喜欢
啤酒瓶瓶颈塑料袋
我是一个塑料袋
创意啤酒瓶盖
一个塑料袋
恼人的啤酒瓶盖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恼人的啤酒瓶盖
换啤酒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绕过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