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如此期待奇迹?

2019-06-11 12:35吴敏文
杂文月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昆虫学原子核药片

吴敏文

2018年8月4日,“大师”张宝胜因心脏病去世,享年60岁。“大师”张宝胜的来由,1991年出版的《超人张宝胜》述之甚详:1957年夏天,江苏南京市郊一户沈姓人家傍晚饭后正在聊天,突然,雷电交加,大雨滂沱,一个蓝色火球从天而降,窜入屋内来回旋转。“啪嗒”一声之后,火球熄灭。隔年沈家生下一个不到2公斤的瘦小男孩,因为家庭贫困无法抚养,孩子被送给一对辽宁夫妻,几经辗转后改名张宝胜。

成年后的张宝胜是本溪一家铅矿的勤杂工。1980年,张宝胜宣称自己有“非眼视觉”功能,还能通过“气”表演意念移物,将药片从密封的药瓶中取出。在多方力量推动下,张宝胜一路蹿红来到北京。1994年,家乡本溪的电视台赴北京拜访他,发现他房间里足足有13部电话,其炙手可热的程度可见一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本人正攻读硕士学位。因为某泰斗级科学家对所谓“人体特异功能”的推崇,大学对此亦热情高涨。某教授在课堂上播放了张宝胜的表演录像,包括药片从他紧握的、晃动的手中密封的玻璃瓶中“哗哗”倒出的场景,令人瞠目结舌。教授对此的大胆解释是: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飞行的电子组成。如果将电子与原子核放大到汽车那么大,那么,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距离就有操场那么大。如能对玻璃瓶和药片的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控和耦合,药片从密封的玻璃瓶中“倒出”就完全可能。

但随之而来的,是“大师”的表演开始败露,参与报道的媒体发现:他需要以上厕所、“培养情绪”为由离开现场,对道具进行调包;拖延时间,在观众注意力疲惫之后通过“巧诈”才能完成表演。不开瓶盖倒出里面的药片,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魔术:事先在瓶盖上做手脚,让瓶子有一条观众看不出来而又能让药片通过的缝隙。此后,“大师”张宝胜就逐渐沉寂了。

张宝胜的过世,微信公号“张宝胜特异功能研究会”发布悼文《祝“宝胜”一路走好》,阅读量“10万+”,众读者纷纷留言缅怀“大师”。有人留言:“宝胜6月份还在给人治病呢,他一定会保佑我们每个人。”可见“大师”的“铁杆粉丝”不仅数量不少,而且“信念坚定”。

社会对奇迹的期待,可谓有始无终。诸如牛郎织女的传说、白娘子许仙的传奇……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影视剧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突然神兵天降化险为夷甚至反败为胜的局面瞬時反转,都反映和强化了人们对奇迹的期待。就在我们身边,那些几十年如一日的彩票“发烧友”,又何尝不是日夜期待一个“五百万”的奇迹降临?

为什么如此期待奇迹?我以为大致有以下原因。首先,是缘于一种“暴发”投机心态。不愿意通过一点一滴的持之以恒的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而是寄希望于意料之外的“撞大运”,突如其来“一下子”,就改变了并不如意的人生际遇。

其次,是缘于缺乏科学的常识,对人生际遇的事理不甚了然。事实上,任何的成功都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和不断地累积,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不是有这样一个说法吗?一个人如果每天花半个小时研究昆虫学,20年之后就是一个昆虫学专家。鲁迅先生也曾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但20年一如既往地坚持,“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毕竟不容易做到。

人世间有奇迹吗?若有,只能是人之心力熬至滴水成珠的结果。真正造就奇迹的,可能正是那些从不相信奇迹而永远在努力的人。

猜你喜欢
昆虫学原子核药片
森林昆虫学经典学术著作再版
救命药片
法布尔
药片洗头有奇效
药片颜色谁决定
关于原子核结构的讨论
昆虫学
昆虫学
走出半衰期的认识误区
原子、同位素、原子能、射线和示踪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