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乡”味

2019-06-11 13:08禾刀
杂文月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乡味田螺番薯

禾刀

这本书至少有三个时间段不宜阅读:肚子饿了,夜半三更,再就是远离家乡之时。

本书虽与饮食相关,但绝非猎奇,所见之物大都极为寻常,像白菜、番薯叶、南瓜叶、马齿苋、豆腐、土豆、鲶鱼,还有与饮食相关的茶叶、酒、稻谷都是常见之物,没有一样是珍稀或“高贵”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来自农村的人而言,这些饮食熟悉得令人几乎从不怎么在意,一旦提及,往往会陡然涌出一股浓浓的乡味来。

俗话讲,民以食为天。虽是日常之物,但农人对于食物始终心存敬畏,哪怕极为普通的蔬菜,农人们常常会以一双双巧手,做出许多花样来。以番薯为例,他写了番薯的随遇而安,顺时度势地旺盛生长。他写了番薯叶化成农村餐桌上的菜肴。其实周华诚还漏掉了番薯秆。在笔者儿时的农村记忆中,番薯秆不仅可以清炒,还可以腌制,都是不错的菜肴。

周华诚说,“一餐一饭,内里都藏着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草木,也可以是司空见惯的动物。周华诚的别致之处在于,他总能在寻常之中发现不寻常。许多作品常常把南瓜当成灾荒之年的充饥之食,而在周华诚这里,“南瓜煮饭”不仅有一种特有的香味,晒干后的南瓜干,“加适当比例糯米粉及油盐酱醋生姜辣椒等十余种花样”,再蒸熟再晒干。这一趟下来,繁琐是繁琐,但南瓜干顿时实现华丽转身,变得高大上起来。还有一些人吃田螺,居然把里面的肉先挑出来,和着猪肉剁碎再塞进田螺,这样煮出来的螺丝没了田螺的腥味,猪肉的味道中也多了一些野性。

确切地講,并非是越繁琐味道就越好,但繁琐自有繁琐的道理。繁琐里面不仅有农人们的汗水,还蕴含着他们把生活日常过得更为精致的影子。农人炒菜对火候的把握全凭经验,但对于菜肴的准备工作大都一致。记得老家过去逢年过节办喜事做的鱼糕、鱼面的配比早就人所共知,但厨师就是厨师,家常就是家常,味道差别远不止一两个档次。

印象中,小时候家家户户每年都要做很多干菜腌菜酱菜,一开始是因为蔬菜稀缺,尤其是冬季受气候影响蔬菜的生长难以满足饭碗。后来分田到户,菜地多了收成也好,虽然不用再做过去那么多,但老一代人还是喜欢折腾。一个村子就是一个舞台,干菜腌菜酱菜做好了,左邻右舍端着饭碗相互品尝,说是取长补短,但每家还是各有千秋。

乡味不会一成不变,时间常常成为乡味的佐料。最典型的当数清代文学家周容写的《芋老人传》。同样是煮芋头,味道天壤之别。芋头其实还是芋头,只是食客品味不再是以前的品味了。过去在镇上上高中时,条件大都不太好,那时嘴馋的同学拿着好不容易攒到的几个零钱,到路面摊上点上碗包面(馄饨),顿觉胜过天堂。现如今,同学群里总在讨论镇上哪家包面如何如何正宗,但每次去吃,虽然馅比以前更多,做工更精致,可就是吃不出当年的那种美味来。

周华诚谈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现象,就是过去在乡村的酒席上,常见人为吃几碗大块肉而打赌。那是在粮食稀缺的年代,越是稀缺的食物越有人打赌。大家肚子里缺少油水,偶尔碰到荤腥,沉睡已久的味蕾如久旱逢甘霖转瞬被激活,馋劲顿时便冲昏大脑。

周华诚的文字非常美,这种美不是缘于写作技巧,而是他对生活细致地观察。他说“在城里是会忘了季节的”,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之中,四季越来越像是一种没有温度起伏的“定色”;他说“煮起一锅羊肉,然后等雪来”,下雪天是吃羊肉的最好时节,就着滚烫羊肉的暖气,胜过身上的十件皮衣;他说“饮茶之人,可以从一杯茶里品出兰香,听见流泉”,吃茶之人不在于解渴,而在细品慢咽中琢磨茶叶背后的空谷幽灵;他说“小地方的好处,就是可以容忍一两个传奇人物的存在”,相较于大地方处处讲礼节讲规矩,小地方的人则快意豁达;他说“麻糍的滋味,更多的是思乡滋味”,无论是清人回味的那盘芋头,还是小时印象中堪称人间美味的包面,如果没有“乡味”的底子,再好的美味都会显得过于浅薄而经不起咀嚼。

时下常见一些人疲于追寻所谓的美食,但觥筹交错后,只是扔下一片胡乱饕餮的狼烟。周华诚笔下的草木之所以变得那么美味,当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因为里面浸润着我们的生活日常。

猜你喜欢
乡味田螺番薯
田螺姑娘的夏天
不只是甜蜜的番薯
番薯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有乡味才留得住乡愁
摸田螺
美在乡味
田螺
吃田螺
眠床底下的番薯(节选)
烤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