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分析

2019-06-11 09:14李卓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腹壁异位症内膜

李卓

文章编号:WHR2018075012

【摘 要】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方法以及其临床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孕三烯酮治疗基础上加以手术治疗,进行连续12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分析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周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以及末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手术切除结合药物治疗能起到明显的效果,且有效控制复发率。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孕三烯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在妇科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1]。该症状的临床表现多是以痛经、月经紊乱、下腹胀痛、性交疼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甚至发生不孕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地影响到剖宫产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2]。在近年以来,医疗手术技术不断地改进,临床手术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应用手术切除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治疗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3-4]。但因为手术治疗本身所具备的有创性,人们对于该方法治疗的效果仍未足够的明确。因此在本研究当中,通过对80例患者展开对照治疗,探究手术切除结合药物治疗方法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将汇报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的年龄24~40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3.1±3.7)岁;病程6个月~5.0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2.7±1.2)年;观察组患者的年龄23~40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3.4±3.6)岁;病程6个月~4.7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2.6±1.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以及病程等比较中,均未见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具可比性。研究纳入的对象对研究内容均知情且同意,观察组患者确保处于可进行手术治疗的状态,同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書;同时纳入对于治疗依从性高的患者。排除存在危急重症、合并存在感染性疾病,对药物治疗存在禁忌证,同时参与到其他项目的患者。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治疗方法

对40例对照组患者均应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每次口服孕三烯酮2.5mg,2次/周,服药的起始时间为患者的月经第1d开始服用,在3d之后进行第2次服用,以后的每周以相同的时间进行服药,持续进行6个月的治疗。

对40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应用手术切除方法进行治疗。手术治疗起始时间选择患者月经过后的3~5d进行,先进行硬膜外麻醉,在麻醉状态下对病灶进行切除,主要切除的内容包括病灶周围的1cm正常组织,术后进行逐层的缝合再配合加压包扎处理。

1.3 观察指标

进行连续12个月以上的随访工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分析复发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情况采用由本院自行设计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量表总分为100分,以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对研究中设计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复发率以百分比进行表示,组间的比较通过卡方值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复发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1,27.5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未见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以及末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显著。见表1。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临床上是指因子宫内膜生长于子宫内膜壁外所形成的一种良性病变。而子宫内膜异位症又多具复发性以及转移性,有相关的研究报道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超过15%,其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的生活以及正常工作,甚至会引发不孕症状。临床发现,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在术后的腹部切口瘢痕处会形成进行性的增大型肿块,同时易伴疼痛感,在患者的经期,疼痛感尤为明显,而在月经过后,疼痛则会得到缓解,且包块也会随之减小或消失等。在对患者进行体检发现,该部位存在的包块多且形状普遍不规则,出现边界不清,且存在明显的压痛感。且在临床中发现,虽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灶的生长,但因该病存在的浸润性,易发生在后期,发生病灶转移等现象,此外,病灶对于药物普遍的敏感性较低,也易导致药物治疗的疗效相对不理想。在近年以来,医疗手术技术不断地改进,临床手术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应用手术切除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治疗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该治疗方式也得到了患者和医师们普遍的认可。

在本研究中发现,通过展开对照研究,对照组患者行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孕三烯酮治疗基础上加以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未见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以及末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显著。此外,对临床资料分析也提倡对产妇应当尽量避免进行剖宫产手术,提倡自然分娩,在剖宫产手术的操作中,临床医师应当充分把握手术的适应征,规范进行操作,尽量避免术后产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手术切除结合药物治疗能起到明显的效果,且有效控制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杨丽君.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2):36-37.

[2] 王美华.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06):79-81.

[3] 程光卉.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8):109-110.

[4] 王兵兵.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05):98-99.

猜你喜欢
腹壁异位症内膜
科普一下腹壁疝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别大意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怎样引起的?
B超子宫内膜回声不均是病吗
常跷二郎腿,易患子宫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子生物学诊断的完善
妇产科手术腹壁横切口293例临床分析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