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肾小球疾病的诊治及评估预后中肾活检病理诊断的应用

2019-06-11 09:14李雯韩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肾炎肾小球原发性

李雯 韩莉

文章编号:WHR2018102458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肾小球疾病的诊治及评估预后中肾活检病理诊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253例老年人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方法分为对照组(126例)及观察组(127例),对照组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肾活检术,采用免疫荧光、光镜检查,明确疾病,给予针对性治疗,比较两组诊治效果。结果:两组临床诊断经对比分析,观察组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90例,占70.87%,继发性肾小球肾炎35例,占27.56%,肾小管间质性肾炎2例,占1.57%;对照组中膜性肾病78例,占61.90%,IgA肾病37例,占29.37%,膜增生性肾炎11例,占8.73%。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治愈77例,占61.11%;观察组治愈102例,占80.31%,两组经对比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肾小球疾病诊断中采用肾活检病理诊断明确治疗的肾病患者,比不做肾穿单纯临床治疗的患者预后好。

【关键词】

老年人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理诊断

肾小球疾病是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的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可分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肾小球疾病的大多数,是引起慢性肾衰竭的最主要的原因。近几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老年肾小球疾病患者日益增多。由于老年患者各项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加上肾小球疾病病理较复杂,增加了诊断难度,不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的参考依据,耽误治疗时机,影响预后[1-2]。因此,提高老年人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老年人肾小球疾病的诊治及评估预后中肾活检病理诊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53例老年人肾小球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理解并签署该研究制定的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研究会同意。根据诊断方法分对照组(126例)及观察组(12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92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6.78±11.23)岁。观察组:男性患者94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67.76±12.2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并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经肾穿刺活检,明确疾病,给予针对性治疗。肾穿刺活检前检测血小板、凝血常规均正常,肌肉注射维生素K。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6~10MHz。患者取俯卧位,采用自动活检枪经皮肾穿刺;取出2~3条肾组织标本,将其分为3部分,分别置入3%戌二醛、盐水、4%中性甲醛。以上标本采用光镜及免疫荧光检查。光镜检查法:采用石蜡包埋,切片约厚2μm,行HE、Masson、六氨银、PAS染色,对于疑似特殊成分进行特殊染色(刚果红染色)。免疫荧光法:采用该冰冻切片,对IgA、IgM、IgG、C3、C4、C1q进行荧光抗体染色。

1.3 诊断标准

病理分型按照WHO肾小球疾病组织方案及分型修订方案,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包括IgA、IgM肾病。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结果

两组临床诊断经对比分析,观察组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90例,占70.87%,继发性肾小球肾炎35例,占27.56%,肾小管间质性肾炎2例,占1.57%;对照组中膜性肾病78例,占61.90%,IgA肾病37例,占29.37%,膜增生性肾炎11例,占8.73%。详见表1。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愈77例,占61.11%;观察组,治愈102例,占80.31%,两组经对比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肾小球疾病是肾内科常见疾病,是以发病机制、病因、病理改变、预后等为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遗传性[3-4]。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67%,是引起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众多临床学者认为多数肾小球肾炎是免疫介导性肾炎疾病,免疫机制是肾小球疾病的初始机制,在慢性进展中有着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与。近几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加,老年肾小球疾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体内的各个系统、器官机能均呈现生理性下降,并且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疾病,在临床中表现多样且复杂,增加了诊治难度。因此,应用肾活检病理诊断尤为重要。已有学者通过研究证实,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肾小球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90例,占70.87%,与上述报道相一致。

肾小球肾病的病理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临床已有学者研究证实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与临床、预后相关。膜性肾病及局灶硬化性肾炎对激素的敏感性较低,同时有着较差的预后性,这就要求尽早使用免疫制剂。在本次研究中,40%的膜性肾病患者采用激素治疗,可能需要更长的激素治疗时间。对于老年肾小球疾病患者,采用激素治疗时,应注意临床特征,适当选用激素[5]。但对于临床表現出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应抓住临床时机,进行激素冲击治疗[6]。针对肾衰竭的临床原因,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糖尿病肾病占主要。在本次研究中,糖尿病肾病占14.96%。通过调查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较长,大多在5年左右[7]。对其治疗应以原发性疾病为主。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蛋白尿时,采用肾病活检给予诊断,提高诊断率。

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肾活检时,发现多数老年患者自身身体素质较差,穿刺过程中,与医生配合性较差。加上多数老年患者伴随有肾动脉硬化及肾组织纤维化,穿刺中极易出现出血并发症,有着较大危险性[8]。因此,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肾活检时,应做好以下工作:家属多鼓励患者,解释肾穿刺活检的重要性及安全性,并介绍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消除不良心理;术前及术中使用维生素K,掌握穿刺适应症,穿刺要快、准、精;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尿、屏气,多示范,模仿穿刺体位,指导患者全身放松,反复练习,提高治疗依从性[9];术后要绝对卧床休息,观察术后病情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医师。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临床诊断经对比分析,观察组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90例,占70.87%,继发性肾小球肾炎35例,占27.56%,肾小管间质性肾炎2例,占1.57%;对照组中膜性肾病78例,占61.90%,IgA肾病37例,占29.37%,膜增生性肾炎11例,占8.73%。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治愈77例,占61.11%,观察组治愈102例,占80.31%,两组经对比分析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老年人肾小球疾病诊断中采用肾活检病理诊断明确治疗的肾病患者,比不做肾穿单纯临床治疗的患者预后好。

参考文献

[1] 廖喜艳,窦艳娜,卢珊,等.80岁及以上老年人肾活检的病理诊断特点及并发症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01(02):183-187.

[2] 姬国强.老年肾脏病患者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医学创新, 2015,(22):9-11.

[3] 崔建英, 贾依娜西.心理干预在肾活检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J].新疆医学, 2013,43(12):101-102.

[4] 陈刚,吴同茹,朱祎,等.益气养阴方治疗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10):868-871.

[5] 杨丽莉,赵宁,邱冬豪,等.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病理分型对评估临床预后的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07):618-621.

[6] 魏雪,章如松,何燕,等.多功能超声波组织处理仪在肾穿刺活检组织处理中的应用[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6,16(01):48-50.

[7] 朱慧娴,周敏林,侯金花,等.肾脏疾病谱的变迁:基于2003~2014年中国单中心40759例肾活检病理诊断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7,26(02):101-107.

[8] 李月红,林则行,燕宇,等.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在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03):181-184.

[9] 吳淋淋,杨帆,刘树军,等.老年肾活检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02(02):247-249.

猜你喜欢
肾炎肾小球原发性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青霉素钠、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肾复康胶囊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肾炎病人的科学护理知识
肾炎应该怎样治疗?
玉米须煮水能治疗小儿肾炎吗?
治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功能不全怎样分级
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防治肾小球硬化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