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循证护理运用体会

2019-06-11 02:09孙英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循证护理

孙英萍

文章编号:WHR2018112408

【摘 要】 目的:探究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循证护理运用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治疗的5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50例患者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洗胃时间(27.14±3.63)min明显低于参照组洗胃时间(37.21±3.52)min;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中运用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洗胃时间,改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循证护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急诊科常见危重症之一,死亡率较高。据有关资料文献报道,25%的中毒死亡患者与洗胃不彻底密切相关,因此早期对患者实施彻底洗胃是保障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1]。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首先及最重要的措施为洗胃术,负责急诊抢救的护士应该熟练掌握洗胃的技术,可以及时解决洗胃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在洗胃过程中护士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2]。为有效评价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循证护理运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资料收集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现将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治疗的5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50例患者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68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为(40.74±4.53)岁;参照组患者年龄23~69岁,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40.97±4.82)岁。本次研究选择患者的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别,从年龄、性别等指标参数比较,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性和平衡性。本次研究均在患者本人同意的基础上进行,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书。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入口插胃管,深度为50~60cm,将温度为30℃左右的清水通过胃管灌注到胃中,并且对患者反复多次进行洗胃,直至洗出液无农药味停止。轻度中毒患者首次洗胃后即拔除胃管,而中、重度患者需要留置24h,实施间断洗胃,每次间隔时间为8~10h,期间不实施胃肠减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内容如下:首先初步判断和评估患者病情,掌握患者中毒情况,了解患者毒物名称、中毒途径、中毒时间、服毒原因及临床表现症状等,密切注视患者的精神意识、瞳孔及各项生命体征等。其次明确循证问题,包括选择洗胃液、胃管插入深度、洗胃间隔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等。最后翻阅以往资料文献,寻找循证证据,查看系统评价,参考临床经验和患者家属的要求调查实证,以此完善全自动系统洗胃操作流程,符合患者个人特点,主要流程为经口插胃管,深度为60~70cm,选择温度36℃~38℃的0.9%氯化钠溶液作为洗胃液,进行多次反复洗胃,直至洗出液无农药味停止,停留胃管24h以上,每間隔6h洗胃1次,间隔期行胃肠减压术并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同时注意疏导患者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

1.3 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洗胃时间,并比较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 17.0应用于本次研究中,将所有的数据导入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s)来代表计量资料,用t来进行检验;运用%来代表计数资料,以χ2加以验证。P<0.05表示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洗胃时间比较

观察组洗胃时间(27.14±3.63)min明显低于参照组洗胃时间(37.21±3.52)min,两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洗出血性液体1例,腹痛1例,呕吐1例,虚脱1例;对照组洗出血性液体4例,腹痛3例,呕吐3例,虚脱3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χ2=4.323,P<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的一种新型模式,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患者护理过程中遵循“谨慎、准确、及时”的护理原则,将科研结论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实证,不断将最新经验和护理成果应用于抢救中[3]。循证护理的运用改善了常规护理方法洗胃中容易出现低钠血症的现象,导致引发患者肺水肿和脑水肿等情况,促进护理人员主动发现临床中的问题,并且加以分析、解决,使得临床护理工作更加高效、安全[4]。洗胃是抢救有机磷农药患者的关键步骤,需要护理人员措施得当,配合精确[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循证护理帮助缩短了洗胃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案例的出现,证实循证护理在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时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中运用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洗胃时间,改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青春娟.循证护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5,10(05):731-732.

[2] 王晓莉,常莉华,徐莉,等.集束化护理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中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4):147-148.

[3] Lee C W,Su H,Wu K D,et al.Rapid point-of-care identification of oral medications in gastric lavage content by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 in the emergency room[J].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2016,30(11):1295-1303.

[4] 陈依兰.循证护理学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2):110-111.

[5] 杨胜,张冬惠,王绍谦,等.胃肠道毒物优化清除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02):164-167.

猜你喜欢
有机磷农药中毒循证护理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探讨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