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无名高热的病因及防控措施实践思考

2019-06-11 06:45陈玉虎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防控措施病因

陈玉虎

摘 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猪无名高热病因,针对猪无名高热的预防和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可以对猪无名高热有清楚的认识,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降低猪无名高热的危害和影响,促进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猪无名高热;病因;防控措施

猪无名高热指的是猪无名高热综合征,多出现在夏季和秋季,病猪会出现有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高热表现,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病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一旦爆发,会出现严重经济损失和影响。猪无名高热的出现存在较多影响因素,不同病猪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增加疾病诊断和治疗难度,不利于养猪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临床上必须要明确猪无名高热病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1 猪无名高热病因

1.1 传染性因素

我国猪无名高热病原有着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有研究发现,病毒、细菌、寄生虫、支原体等都可能引起猪无名高热。在病毒方面,包含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流感病毒、等;在细菌方面,包含多杀性巴氏杆菌、猪丹毒杆菌等;在寄生虫方面,包含附红细胞体等作用于机体,会给猪免疫系统造成破坏,降低猪抵抗力,还融合合并其他病毒、细菌等病原混合感染,增大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难度。

1.2 非传染性因素

1.2.1 气候性因素

夏天温度高,猪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会出现热应激反应,降低猪机体抵抗力,出现猪无名高热。另外,高温环境下还会增加病原体繁殖速度,提高侵袭力,进而导致猪无名高热的爆发。

1.2.2 饲养管理因素

如果饲料营养搭配不均衡,或者猪饲养密度过高,通风性差,卫生条件不达标,容易造成各类病原菌的繁殖,爆发猪无名高热。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如果未做好饲料保存,可能会出现霉变,猪较长时间食用,可能侵袭淋巴细胞,破坏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机制,增大猪无名高热流行可能。

1.2.3 防疫意识淡薄

一些中小规模养猪场去缺乏防疫知识,疫苗使用和管理不规范,免疫工作的开展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另外,防疫工作未能结合养殖场和地区实际情况,未能对猪个体差异有充分考虑,防疫后未能及时监测抗体,导致机体抗体水平不达标,在病原菌侵袭情况下暴发。

1.2.4 盲目用药

当前很多中小型养殖场在猪无名高热方面认识不足,发病后未能及时送样检查,仅根据经验盲目用药,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出现交叉感染等,治疗过程中未做好消毒和隔离,最终导致猪无名高热爆发。

1.2.5病死猪未做 好处理

如果未能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病死猪随意丢弃,或者直接出售病猪,导致病猪肉进入市场,都容易出现病原扩散情况,加速猪无名高热的流行。

2 猪无名高热的预防和控制

2.1 猪无名高热的预防

2.1.1 加强检疫

尽量自繁自养,如有需要引进种猪,必须要落实检疫措施,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猪。种猪引进后先给予隔离观察处理,同时做好驱虫和免疫接种,注意猪健康情况观察,隔离一个月后,如果未出现异常,方可混群饲养。

2.1.2 加强饲养管理

夏季做好猪舍降温,改善猪舍卫生,减少热应激反应的影响。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利用加大通风量以及湿帘降温等方式,促进散热,提高猪舍环境舒适性,尽量避免猪群转栏和混群,同时控制同一猪舍猪年龄差。

注意饲料营养搭配,提高猪群抗病能力,避免食用发霉饲料,必要时可在饲料中添加增强免疫力和应激药物,同时也可在猪饮水中添加适量的多维电解质,避免因为应激反应等降低猪群抵抗力,增大发病率。

2.1.3 加强免疫

结合区域流行种类和特点、疫苗抗体时间和免疫期等情况分析考虑,科学合理制定防疫计划,提高免疫接种有效性。有针对性的开展猪瘟、伪狂犬等疾病预防免疫,定期做抗体检测,准确把握猪群免疫情况,尽量减少病原,提高猪群免疫保护有效性。

2.1.4 健全消毒制度

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和排泄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按照消毒程序操作,做好猪舍和周围环境消毒,实现对猪场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清除。

2.1.5药物保健

养殖场需要树立群体保健理念,提高病原微 生物感染控制有效性,在12-13周龄、17-18周齡育肥猪给予有效药物预防,饲料中可适当添加氟甲砜霉素、强力霉素,饮水中可适当添加抗生素,连续用药1周后停药。

2.2 猪无名高热控制措施

猪无名高热病猪需要给予综合性控制措施:

第一,加强消毒,消毒剂尽量选择刺激性小、效果好产品,适当增加消毒液浓度,疫区及周边每天消毒4-6次,生活管理区每天消毒1次,避免健康猪通过呼吸道染病,实现对疫病扩散的有效控制。

第二,做好饲养管理,针对染病猪要做好防暑降温,注意饲料营养水平改善,适当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适当增加青绿多汁饲料。

第三,发病猪需要及时隔离,健康猪紧急接种疫苗预防,尤其注意猪瘟、伪狂犬等接种,也可给予多联苗紧急接种。适当增加1-2倍剂量,坚持一猪一针,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第四,发病猪临床治疗需要重视病猪机体免疫力的提升,利用细胞因子疗法,同时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在使用干扰素等针剂时,可配合黄芪多糖等注射液治疗,如果未取得理想治疗效果,可使用痊愈猪血清等控制。

第五,病猪场地、用具等彻底消毒,对病死猪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抛弃,粪便和污染物及时消毒,控制病原的扩散。

3 结束语

猪无名高热存在有较多感染因素,临床上必须要对猪无名高热有足够重视,明确发病原因,结合实际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做好消毒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对病猪及时隔离,增强病猪机体免疫力,降低猪无名高热的影响和危害,提高疾病治疗和控制有效性,减少养殖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余光荣,郑林.猪无名高热治疗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11):59-60.

[2]王艳发.猪无名高热的兽医治疗分析[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10):97-98.

[3]赵威.探究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与防控[J].兽医导刊,2018,(24):89.

[4]曹翠芬.猪无名高热综合征临床病例研究要点构架[J].农家致富顾问,2018,(20):18.

猜你喜欢
防控措施病因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连江县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探讨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与防控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
寻找发热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