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9-06-11 06:46赵娟贾忠华李梦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延续性负性后遗症

赵娟 贾忠华 李梦

文章编号:WHR2018102437

【摘 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行传统的护理干预及延续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护理中进行应用推广。

【关键词】

延续性心理护理;脑卒中后遗症;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类型,据数据统计,在初发的幸存者中有70%以上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患者常因肢体功能障碍、失语、口眼歪斜等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神经缺损系统功能的恢复[1]。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4~6个月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对改善预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脑卒中相关的诊断标准[3],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排除精神病史、脑肿瘤、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及治疗依从性差者。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43~76岁,平均(60.34±3.57)岁。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延续性心理护理,具体为:1)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聘请专家对组内成员进行专业指导与培训,使组内成员熟练掌握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必要性、评估方法以及延续性护理的相关技术要求,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2)心理评估:准确评估患者自身病情及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受教育程度、性格特征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并与患者出院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使患者正确认识到脑卒中后遗症的发病机制及预后,提高治疗依从性。3)心理干预: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及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尽可能在出院前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向患者讲解不良心态对疾病产生的负面影响,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心理安慰及鼓励。4)随访: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的康复情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等,及时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患者坚定治疗疾病的信心,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

1.3 评价标准

1)心理状态:采用汗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价,HAMD评分标准:无抑郁,7分以下;轻中度,7~17分;重度,24分以上;HAMA评分标准:无焦虑,7分以下;轻度,7~14分;中度,15~21分;重度,29分以上[4]。2)治疗依从性:干预后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从遵医嘱用药、康复锻炼、定期复查等方面评价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分100分,良好:85~100分;一般:55~85分;差:55分以下[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包,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s)、率(%)表示,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 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

干預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脑卒中的残死率有了明显降低,但大多幸存者常因有各种后遗症而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使治疗依从性降低,难以有效配合后期的康复训练,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续性心理护理是延续性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患者出院后可享有住院期间应有的系统心理评估与辅导,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后期康复[6]。

本研究通过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及随访等措施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并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及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指导。结果表明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延续性心理护理可通过心理评估、干预及随访不断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另外,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4.00%,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80.00%,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延续性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后期康复训练。

综上所述,延续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王雪,洪利.延续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08):1352-1355.

[2] 袁凤君.延续性心理护理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6):1133-1134.

[3] 刘素美.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05):422-423.

[4] 景兴萍.延续性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2):377-378.

[5] 李晓颖.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4(35):91.

[6] 唐箱.延续性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7,24(03):64-66.

猜你喜欢
延续性负性后遗症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这就是搞机达人的后遗症?
春天的“后遗症”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抓住特征 剖析本质
创卫不应“要了面子伤了里子”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