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

2019-06-11 06:46安发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肢体研究组

安发英

文章编号:WHR2018102449

【摘 要】 目的:研究了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共计40例按抽签方式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前的肢体运动能力、神经缺损评分、生活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医康复护理可大幅度提升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生活能力,并可对其神经功能加以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中医康复护理;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能力

据相关研究表明,脑卒中作为一种流行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且致残率和致死率均比较高,该病的康复和诊疗周期较为漫长,由于患者自身并不具备专业的康复知识,进而也凸显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1]。通过中医康复护理的实践应用,可大幅度提升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改善其神经功能,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优势突出,现将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详细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脑卒中患者共计40例,通过抽签法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0例。患者选取标准如下:均符合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存在肢体运动障碍;意识清晰,并签署了同意书。研究中排除了具有以下症状的患者:存在听力和智力障碍;呼吸功能衰竭;恶性高血压;病程在18个月以上。在40名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3~72岁,平均(55±10.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具体包括治疗操作、皮肤护理、生命体征观察、基础病情查看等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康复护理。

1.3 中医康复护理

1.3.1 安神静志法 在护理人员的正确指导下使患者保持冷静,具体方式如下:吸气的同时紧握双拳,缓缓呼出,通过呼吸的交替使患者放松,缓解紧张的感觉,引导患者在呼吸时集中注意力,以达到“恬淡虚无”的境界。

1.3.2 针灸护理法 正式开始前对患者神经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其目前的肢体瘫痪程度,针刺刺激足三里、合谷,并配合涌泉穴、神门穴、四神穴等。选取75%的酒精对上述穴位进行消毒处理,患者双手予以常规消毒,使用无菌针灸针一次性垂直进针40mm,深度在1.5mm左右,患者有强烈灼烧感和触电感为最佳效果。对牙关紧闭和双手紧握的患者取太冲和人中,对伴有目合口张、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取百会、神阙等进行艾灸,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取3cm长艾条点燃,插入针柄,30min后,待穴位得气后留针约25min。指导患者活动患处,并给与其赞扬和鼓励,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

1.3.3 按摩护理法 待患者病情稍加稳定之后,开始对其进行按摩护理,时间以9∶00~15∶00为最佳,每天可进行2次,单次时间保持在20min左右。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证力道轻柔,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其耐受程度,以免用力过大而损伤其皮肤。

1.4 评价和判定指标[2]

1.4.1 神经功能 患者的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借助NIHSS(脑卒中量表)进行评价,该表中涵盖内容共计11项,评分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关系,主要对比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情况。

1.4.2 生活能力 应用Barthel指数MBI评分进行评价,该表涵盖内容共计9项,按照不同分数可划分为以下等级:评分在95分以上为无功能缺陷;评分75~9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评分50~75分为中度功能缺陷;评分25~50分为重度功能缺陷;评分为25分以下为严重功能缺陷。

1.4.3 肢体运动功能 选用FMA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分值分为Ⅰ~Ⅳ级,其中,Ⅰ级代表严重的功能障碍,以此递减,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并通过t和χ2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院前的生活能力MBI评分低于研究组,神经缺损评分高于研究组,患者上下肢功能均次于研究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现阶段,脑卒中逐渐成为了降低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并威胁其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给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沉重打击。对于该类病症,除基本的救治和临床措施之外,护理工作的开展也很有必要。中医学强调人身体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并注重与自然界的沟通和联系,将中医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属于一种辩证施护的护理模式,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在情志和生理方面的问题,对症下药,在这一方面与任桂钰[3]的医学报道内容相一致。本研究秉承着“扶正祛邪”的中医整体护理观念,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制定出了特色中医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了针灸护理、按摩護理和安神静志法,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均好于对照组。其中,安神静志法主要是为了安抚患者紧张情绪,以免对后续护理效果产生影响,同时还可帮助其调节气机,防止不良情绪对患者脏腑产生损伤,最大限度确保中医康复护理质量[4-5]。

综上所述,通过中医康复护理可大幅度提升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生活能力,并可对其神经功能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 李惠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8):139-141.

[2] 秦璇,王晴.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02):118-119.

[3] 任桂钰.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3(12):150-151.

[4] 张慧慧,王涛,刘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远期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2(02):167-169.

[5] 郭倩,许长锋.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4(02):163-164.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肢体研究组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