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2019-06-11 06:45曹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手术室

曹芳

文章编号:WHR2018062090

【摘 要】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7年1月至12月本院手术室行全麻手术的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麻醉后恢复时间、苏醒期的血压与心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呼之握拳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期的血压与心率、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麻醉苏醒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不僅能促进患者尽快苏醒,帮助患者意识尽快恢复,而且还能够降低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预后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手术室;麻醉苏醒

患者在接受全身麻醉后,一旦苏醒时间延长,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就越高。此外患者在苏醒期间若出现躁动、意识模糊等症状,极容易增加意外性伤害事件的概率。因此在患者麻醉苏醒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方式非常必要[1]。今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本院手术室行全麻手术的100例患者,以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该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本院手术室行全麻手术的100例患者。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术中出现呼吸循环障碍患者、认知障碍患者、存在脑血管疾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患者、存在精神系统疾病患者。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27~72岁,平均年龄为(55.6±3.8)岁,胃肠道、泌尿系、肝胆、其他手术的例数分别为19例、14例、11例与6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28~73岁,平均年龄为(55.7±3.7)岁,胃肠道、泌尿系、肝胆、其他手术的例数分别为18例、15例、12例与5例。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中年龄、性别、病类等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及时唤醒等。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向患者讲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相关知识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教会患者呼吸调节的方法,改善患者围术期呼吸情况。2)保温护理:将患者需要输注的液体与术后冲洗液加热至37℃后使用;手术时要对患者身体进行覆盖;麻醉结束后加强保温措施,为血液循环提供便利,给予患者代谢麻醉药物以促进患者术后苏醒。3)语言唤醒:停止麻醉药物后,护理人员可呼唤患者名字以唤醒患者。同时要用语言鼓励与安慰患者,讲出患者熟悉的人和事物,当患者有反应后,再发出指令,观察患者完成指令的情况。此外要保证指令动作要循序渐进。4)舒适护理:术后让患者去枕平卧,将肢体摆放舒适,防止对神经与大血管进行压迫。若情况必要,可给予患者约束带,并将松紧度调整合适。定时更换患者体位,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意识恢复情况,以防出现苏醒期躁动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可给予自动镇痛泵镇痛。5)面部监测:残留药物可能引起患者呼吸不畅甚至呼吸道梗阻,最终导致高碳酸血症或低氧血症。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及其他生命体征,若有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药物残留。

1.3 观察指标

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麻醉后恢复时间(呼之握拳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的血压与心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是躁动、寒颤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应用SPSS 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采用(±s)表示,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对比用卡方检验。若P<0.05,即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恢复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呼之握拳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苏醒期生命体征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苏醒期的收缩压、舒张压与心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2所示。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出现躁动2例、寒颤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躁动9例、寒颤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χ2=14.587,P=0.0001)。

3 讨论

全身麻醉患者在苏醒期容易出现躁动等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肢体不适、心率加快等症状,增加气管痉挛、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患者术后预后效果产生影响[2]。

临床经验表明,术中低体温会对患者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影响,疼痛会对患者身体产生应激反应,这些都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3]。因此在患者麻醉苏醒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具有必要性。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麻醉苏醒时间、苏醒期的血压与心率、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因为综合护理干预给予了患者系统化的护理服务,从多方面入手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改善患者的术后预后效果[4]。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能降低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缓和呼吸与心率的变化幅度,确保患者内分泌稳定,降低苏醒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5];通过对患者进行保温护理,能稳定患者体温,降低低体温对患者体温调节中枢运行产生的影响,保护患者的正常代谢水平;此外给予患者生命体征监测,能够有效减轻药物残留对患者的刺激[6]。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麻醉苏醒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促进患者尽快苏醒,帮助患者意识尽快恢复,而且还能够降低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翠微,国艳阳.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02(48):51.

[2] 逯岩.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2):143,147.

[3] 叶友英.综合护理模式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09(05):118-120.

[4] 段晓芬.综合护理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缓解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1):130-131.

[5] 麦少兴,刘雄英.探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02(30):64,73.

[6] 范林芳,赵婧伶,唐佳,等.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09(23):227-229.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手术室
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