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知道传统节日的意义,不只是品尝美食

2019-06-11 04:00何石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爱亲正月十五寒假

何石明

现象:“每逢佳节胖三斤”,寒假已至,春节指日可待。“吃”在节日文化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孩子在传统节日里,一定会享受父母准备的大餐,比如,春节品尝丰盛的年夜饭、吃团年饭、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孩子所经历的传统节日都与美食相关,但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教育价值的味道有些淡了。

评析:祖先留下的传统节日内蕴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家长应充分利用寒假这个机会,让孩子过一个有文化味道的节日。这个寒假,我们将经历两个节日,一是春节,一是元宵节,家长可以通过这两大节日,跟孩子讲讲传统的故事,背背相关的诗词,也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活动,将其融入传统节日中,融入家庭教育中。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一年复始,万象更新,神州大地喜气洋洋。除夕前,家长可与孩子一起动手,清除尘秽,收拾居室,张贴春联;与老人团聚,谈谈过去一年各自取得的成绩,相互鼓励、彼此激励。这样,孝老爱亲、尊老爱幼,积极上进、勤勉节俭的好家风就得到了传承。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有团聚的传统。正月又称元月,正月十五这一夜就叫元宵,相传是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节有猜灯谜、赏花灯的习俗,家长可提供一些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让孩子猜,猜中有奖,全家人也可以相互测试,很有意思。

傳统节日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良的民族价值观,父母传给孩子,孩子传给后世子孙,世世代代无穷匮也。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孝老爱亲、和谐美好等家风;而家是孩子成长的温暖的巢,淳厚的家风是一个人最稳固、最原始的精神力量之源。因此,利用好传统节日可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泽被家人,也惠及社会。

猜你喜欢
爱亲正月十五寒假
孝老爱亲,携手文明
孝老爱亲
孔子的孝观念及其内在理路
快乐寒假
正月十五夜
找不同
做妻子一辈子的“拐杖”——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干子村农民许志礼护妻爱亲事迹
快快乐乐过寒假
寒假留学攻略
快乐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