鸸鹋的饲养管理与开发利用

2019-06-12 06:47李沐森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吉林吉林132109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9年6期
关键词:青饲料精饲料月龄

●李沐森(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吉林 吉林 132109)

●郭文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长春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鸸鹋[Dromaeus novaehollandiae(Latham)]又名澳洲鸵鸟(澳鸵),隶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Subphylum Vertebrata)鸟纲(Aves)鸸鸵目(Casuariiformes)鸸鹋科(Dromaiidae)。鸸鹋的体型仅次于鸵鸟(非洲鸵鸟),是世界第二大陆地特产走禽,同时也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

1976年,在澳大利亚西澳省建立了第1 个鸸鹋养殖场,在西澳省当局的扶持下,由原住民经营该鸸鹋养殖场;1987年在西澳省建立了全澳第1 座商业性的鸸鹋养殖场;同年,成立了澳洲养殖鸸鹋农民协会。1992年维多利亚省也开始人工养殖鸸鹋,3年后,该省养殖鸸鹋数达到35 000 多只,到1995年澳洲全国已建立鸸鹋养殖场1 296 个,养殖总数达到82 000 只。随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法国也先后建立了规模各异的养殖场[1]。中国南方部分省市珍禽养殖者从美国和澳大利亚引进种鸸鹋。深圳新西湖股份有限公司从2000年开始养殖鸸鹋,如今养殖数量约为 5 000 只[2]。

鸸鹋性温顺,食性杂,耐粗饲,以精饲料和青绿饲料混合饲喂,饲料转化率高,繁殖率高,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强。对场地要求不高,易于饲养管理,投资少,成本低,适于农户和大规模养殖。

鸸鹋全身都有开发利用价值,其产品在食品、美容、保健和医药等多个产业领域都具有较高价值,是一种天然食材和药材,销售市场广,深加工产品不仅销售国内,还远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养殖鸸鹋的前景十分广阔。

1 形态

成年鸸鹋体高1.8~2.0m,体长1.5~2.5m,体重50~60kg,两翼退化,头部小,嘴短而扁,眼位于头部两侧,耳周围至喉部裸露无羽,淡蓝色。躯干、翼部被覆纤细羽毛,灰褐色。羽毛因缺乏羽钩呈蓬松状。跗蹠部长,脚3 趾,趾端有爪。不能飞翔,善于奔走。脚力大,时速可达50~70km,并可连续奔跑上百公里之遥。雌雄鸸鹋同色,仅雌性喉部有一喉囊,可发出“哼哼”“咚咚”声。鸸鹋没有嗉囊,但其食道内衬以较深的褶皱,当吞进大量食物时,喉囊可大大扩张,其腺胃也有相当大的弹性,可作为食物的贮藏库。鸸鹋寿命一般为30~50年。

2 习性

鸸鹋在澳大利亚多栖于开旷林区、平原和半沙漠地带,成对或小群生活。主食青草、嫩叶、野果及籽实,也食昆虫、蜥蜴等。常随着捕食而迁徙。它有啄食发亮物体的习性,常啄食发亮作物的叶片。幼鸸鹋跟随雄性觅食,常受到保护,雌鸸鹋不让幼鸸鹋接近,否则雌鸸鹋便发出凶狠地“咝咝”声,将幼鸸鹋赶走。

3 场地选择和建设

场地要求为南向或者东南向的平坦或者稍有坡度、阳光充足、以利鸸鹋半仰晒太阳的平地。鸸鹋喜欢水浴,应设水池,但要防止水质被污染,应随时备足饮水供应。场地以壤土或沙壤土为宜。要远离村庄,但需交通方便,附近没有其他畜禽养殖场。栏舍周围种植稍高于栏舍的树木和花草,栏舍之间设置高1m以上的绿化带。要求栏舍通风良好,易于清扫和消毒,每100 只鸸鹋应有约100m2的栏舍,并配置250~300m2的运动场,场内需排水良好,不积水,以免鸸鹋饮用不卫生的积水而致病。幼雏按每栏60 只设计,青年鸸鹋按每栏约200 只设计,种用鸸鹋按每栏1 雄2 雌或2 雄4 雌设计。

4 饲养管理

4.1 饲养环境

育雏前约10d将栏舍彻底清扫,地面用20%的火碱消毒,墙壁用石灰粉粉刷消毒。育雏前5d,用高锰酸钾溶液和福尔马林对育雏室的垫料、垫草以及育雏室进行熏蒸消毒,消毒时关闭门窗,约30min后通风过夜。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养殖器皿进行消毒。育雏前3d,将育雏室灯下温度调至35℃。在饲养过程中,遇气温适中的晴天,将鸸鹋放入外场进行日光浴,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夏季需供给足够的清洁饮水,防止鸸鹋中暑。

4.2 饲料方式

鸸鹋1月龄时,舍内温度控制在25~34℃,随着日龄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2月龄时,温度控制在20~25℃,随着日龄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3月龄时,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随着日龄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白天脱温饲养;4~5月龄时,完全脱温饲养。1月龄时,每天每只鸸鹋的精饲料投喂量为30~200g、青饲料投喂量为150~600g,随着日龄增加,饲喂量逐渐增加;2月龄时,每天每只鸸鹋的精饲料投喂量为 200~300g、青饲料投喂量为600~800g,随着日龄增加,饲喂量逐渐增加;3月龄时,每天每只鸸鹋的精饲料投喂量为300~400g、青饲料投喂量为800~1 000g,随着日龄增加,饲喂量逐渐增加;4~5月龄时,每天每只鸸鹋的精饲料投喂量为 500g、青饲料投喂量为 1 500g;8~9月龄时,每天每只鸸鹋的精饲料投喂量为600g、青饲料投喂量为1 750g;10月龄以后,每天每只鸸鹋的精饲料投喂量为600g、青饲料投喂量为1750g。精饲料以玉米为主,青饲料以黑麦草和甘薯苗以及其他牧草、树叶、甘薯秧、花生秧和豆秧等为主。在鸸鹋繁殖季节,鸸鹋采食量增加,该时期应供给充足的饲料,提供优质垫草,减少人员出入。

4.3 饲料

为满足各阶段鸸鹋的营养要求,精饲料粗蛋白的含量需达到17%~20%、代谢能 (Mcal/kg) 达到11.08%~11.29%。4~6月龄为发育关键阶段,应补充蛋白质、钙、磷及VD。供给饲料应新鲜,不得饲喂发霉的饲料。青饲料以柱花白草、黑麦草、象草等牧草及豆科野草为好,也可饲喂竹节草、水浮莲、甘薯嫩枝及树叶等。多种饲料混合饲喂,有利于增强鸸鹋的抗病力。鸸鹋的饲料参考配方[3],见表1。

表1 鸸鹋饲料参考配方(%)

成年鸸鹋对干物质和纤维素的表观消化率(%):干物质60~62、NDF(细胞壁)42~45、半纤维素57~61、ADF(酸洗纤维)7~18、纤维素 7~19、木质素 4~23。

不同时期鸸鹋日粮的营养参数[4],见表2。

表2 不同时期鸸鹋日粮的营养参数(%)

4.4 日常管理

4.4.1 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

4.4.2 每天定时定量饲喂精饲料及青饲料。4~5月龄,每只每天饲喂精饲料0.5kg、青饲料1.25kg;6~7月龄,每只每天饲喂精饲料0.55kg、青饲料1.5kg;8~9月龄,每只每天饲喂精饲料 0.6kg、青饲料1.75kg;10~11月龄,每只每天饲喂精饲料0.65kg、青饲料1.75kg。每天饲喂、饮水和打扫卫生等工作,应有固定的时间和顺序。

4.4.3 每天对鸸鹋的精神状态、食欲、饮水量、粪便及行为等勤于观察,并进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另外,其他饲料配方有:大豆粉20%、小麦粉10%、小麦麸15%、高粱粉15%、玉米粉32%、鱼粉5.5%、骨粉2%、食盐0.5%。以上饲料经粉碎充分混合后,加工成长0.5~1cm的颗粒饲料,每只每天饲喂610~810g,同时,每天饲喂新鲜嫩树叶或蔬菜158~300g,保证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5]。

5 人工繁殖

5.1 繁殖季节

在中国广州市,每年10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鸸鹋进入繁殖季节,其生殖器官的发育受光照周期的调控。

5.2 性成熟

鸸鹋18~22月龄时达到性成熟,可参加繁殖。

5.3 发情与交配

性成熟的鸸鹋于10月中旬或下旬发情。发情后,表现温顺,常跟在饲养员身后,饲养员用手触摸其头颈部,则会出现明显的性反射,后躯羽毛竖起开张。雌鸸鹋走近雄鸸鹋并发出“咚咚咚”的叫声,同时,颈部往下伸,声囊处的毛向下垂。雄鸸鹋听到雌鸸鹋发出的叫声后,也发出“曚曚曚”的沉闷低音。然后雌雄鸸鹋并排向前走,互相咬嘴表示亲近,之后,雄鸸鹋跟在雌鸸鹋身后来回走动,头紧靠颈部,偏向一侧,如果雌鸸鹋接受交配,则会主动蹲下,后躯被羽挺起,泄殖腔外翻,雄鸸鹋蹲在其后,进行交配。整个交配过程中,雌鸸鹋颈部伸直,纹丝不动,交配结束后雄鸸鹋会亲吻雌鸸鹋的颈部。交配时间多集中在 5~7 时、13~14 时和 18~21 时。

5.4 产蛋

交配后,雌鸸鹋很快就会产蛋,产蛋时间多集中在17~20 时,个别难产的,会在夜间24 时左右产蛋。正常情况下,雌鸸鹋每隔2d产蛋1 枚,年产蛋30~50枚。鸸鹋蛋壳呈深绿色,两头钝圆,蛋重450~910g,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鸸鹋无护蛋行为,也无抱性,需要人工进行孵化繁殖[5]。

6 开发利用

鸸鹋全身是宝,肉、血、油和皮都可以利用。早在4 000多年前,澳洲原住民就以鸸鹋肉、蛋为食物,用鸸鹋油治疗皮肤疾病。鸸鹋生长到12~14 个月时即可屠宰,其肉质鲜嫩,颜色和口感类似牛肉。鸸鹋肉含有丰富的肌酸及磷酸化肌酸,磷酸化肌酸是肌肉中存储自由能的一种高能化合物,作为运动员的食材原料,有助于发挥运动员的潜能,可提高其运动水平,这一点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鸸鹋肉可制成铁板鸸鹋、鸸鹋丸子等营养和味道均佳的多种菜肴,还可制成熏肠和馅饼等。

猜你喜欢
青饲料精饲料月龄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认识和了解HIV感染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CD4+T细胞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肉羊舍饲养殖中精饲料营养价值及调制方法
金银草的加工调制技术
奶牛饲料合理的饲喂方法
肉牛常用的精饲料及其加工方法
籽粒苋的种植与实用价值
精饲料水平对育肥山羊玉米苞叶自由采食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