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途径

2019-06-14 08:38卢凤强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集体活动家校联系作业负担

卢凤强

【摘要】本文针对部分留守儿童成绩差这一问题,论述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途径,提出要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减轻作业负担、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从多个层面关爱留守儿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学习成绩 家校联系 师生关系 作业负担 集体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61-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推进教育公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客观要求。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农村教学点工作,我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非常注重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我发现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差,不良行为习惯多,有个别学生心理发展异常,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我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个别谈心等形式,分析造成部分留守儿童成绩差的几个成因,发现一是因为家庭教育不给力,二是因为师生情感不够融洽,三是因为学生贪玩好动,自控力差。面对这种状况,教育工作者该如何转化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阳光健康地成长呢?

一、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陶行知说过:“学校教育的功效,一部分要求靠着学校和家庭的联络。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可以来往,教师不再孤立,学校也不再和社会隔膜,而能真正地通出教育的电流,碰出教育的火花,发出教育的力量。”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首先,帮助家长和监护人建立正确的教育观,让孩子感受到亲情温暖,健康成长。我常利用打电话、发短信、QQ聊天等方式和在外打工的学生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懂得教育孩子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建议他们要经常回家看望孩子或给孩子打电话,嘘寒问暖,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多关心孩子在校生活学习的情况,尤其是对孩子取得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偶尔寄些小礼物作为奖励,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浓浓爱意。其次,上门家访,和这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等,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更多的第一手材料。同时我对监护人提出以下要求:不能太溺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比如不能让孩子看电视太久,督促他们按时作息、上学等。孩子犯错时应该让他们接受正确的批评,让他们认识到错误,督促他们改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接纳所有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留守儿童中基础不好、成绩差的学生占大多数,他们也有强烈的自尊心,也怕遭到冷落,也和表现好的学生一样渴望教师重视、关爱自己,得到教师的尊重和接纳。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能够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一年前,一个特殊的留守儿童小晴进入了我的视线。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她与父母一年见面时间很少,她长期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形成了孤僻、暴躁的性格,作业经常不完成,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课后常用拳脚相加的方式让同学服从她,染上了社会上不良少年的习气,因屡教不改而转进我班。我看着她一步步走偏心急如焚,也曾想这孩子真是“废”掉了,但我始终相信她会转变,思想上不歧视她,感情上不厌恶她,行动上多接近她,从“严”字入手,给她更多的关爱,让她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实意。现在,小晴对同学比较和善了,没像以前那么霸道了,作业能按时且有质量地完成,上课能专心听讲,学习进步明显,与同学相处融洽,与一些同学成了知心朋友。本学期,她没缺过一节课,与同学只打过一次架,事后她还主动检讨。平时她能主动与我讲心里话,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和谐、融洽、信任的师生感情是转化成绩差的留守儿童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只有取得師生感情上的一致性,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适当降低要求,减轻作业负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到优等生和中等生,提出的问题比较难,让成绩差的学生不理解、不会做。久而久之,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就会破罐子破摔,成绩变得越来越差。所以教师应该特别关注成绩差的学生,作业应以课本内容为主,不搞偏题、怪题,不搞题海战术,题量要适中,可以结合学生能力拉开档次,进行分层布置,不搞“一刀切”,对潜力生适当降低要求,让潜力生不至于丧失学习信心。另外,对于成绩差的留守儿童,教师应积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这样他们就会慢慢地提高学习成绩。

在教学实践中,我把来自同村的留守儿童分到同一个学习小组,其中学习突出的学生任组长,要求同一个小组的学生放学后集中到某名学生家里做作业。作业采取分层的方式,较难的作业题目标注※号,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不完成标注※号的作业,但要求完成基础性的题目。同时,我在布置作业时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比如汉字巩固练习不一定都布置成书面的听说读写,有时还布置成读课外书认字,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觉实现生字的学习与巩固。

四、开展班级活动,让学生不断进步

开展班级活动对班级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学生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才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教师应通过班级活动启迪学生的智慧,训练学生的思维,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该是班级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以营造朝气蓬勃的精神生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中心开展班级活动,实现课内外活动建设的生活化、家常化。比如,教师可以开展讲故事、传播正能量的活动;可以开展让学生爱看书、喜欢上阅读的班级读书活动;可以用好班会或晨会等时间,开展特定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将安全、文明、国防、国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寓于其中,规范学生言行;还有“每日一诗”诵读活动、各种学科竞赛……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让养成教育润物细无声,悄悄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育目标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不断提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教师要行动起来,给予这些不在父母身边的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爱,多层面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核心素养,用爱心关注留守,用真心呵护希望,为每一个留守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集体活动家校联系作业负担
探析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的定量分析
减轻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
略论微信在家校联系中的应用
幼儿集体活动中的教师言语应用分析
体育大课堂观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研究与思考
幼儿园集体活动间游戏的实践研究
有效识字 减轻写字作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