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及道德角度论网络订餐中存在的问题

2019-06-14 08:16贾晓妍
商情 2019年13期

贾晓妍

【摘要】现如今“互联网+”的时代下,网络订餐行业推动经济增长,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诱发着食品安全问题、用户信息泄露问题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以及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面对如此现状,亟需从根本上改善网络订餐环境,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发挥法律的监管和惩戒作用,同时加强人们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遵守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效地促进网络订餐平台的高效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订餐;法律作用;道德作用

一、引言

当今,我国正处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加速着餐饮业的转型与升级。网络订餐行业(外卖)则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新兴行业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据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3月我国第三方外卖平台使用人群规模突破3亿人,不仅出现带动经济增长的新热点,而且能够极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订餐的兴起,对于经营者来说,以互联网为媒介,沟通线上顾客,也可以加快转变线下餐饮店的发展方式,为餐饮企业提供新的销售渠道,形成新的品牌效应,促进第三产业的增长;对于消费者来说,足不出户便可享受顶级美食,而外卖的方便快捷成为人们选择使用第三方外卖平台的首要因素。此外,网络订餐不光节省了消费者的经济支出,也节省了消费者与餐饮店的空间距离。但是互联网的虚拟性、开放性和多元性对于网络订餐行业来说是得失参半的,不仅对传统餐饮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影响着传统餐饮业的经济增长:又会引发食品安全卫生不达标、外送平台泄露用户私人信息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塑料包装和一次性餐饮用具的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以及配送员为准时送达,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超速的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因此,在互聯网促进网络订餐发展、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兼顾其引发的不利因素,在今后应当更好地运用法律法规来避免外送食品而引发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利用创新型消费、服务消费带动消费增长点,共同促进传统餐饮业与外卖行业的发展,也要通过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进行实时食品监管,提升公民自身道德修养和良好的道德意识,使得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尊重他人利益,促进网络订餐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律强制作用

传统餐饮企业受空间限制,有固定的营业地点,但消费者却可以第一时间了解食物的新鲜程度、餐饮单位的卫生状况和经营许可证书;然而在网络订餐中,商家通过网络打破时间和空间壁垒,节省时间、方便快捷同时,消费者只能凭借商家提供的菜品样式图片、商家收到的评价或个人喜好来选订外卖,极少关注商家资质信息(如营业许可证、餐饮许可证以及排污许可证等),致使一些违规经营的餐饮商户通过网络入驻第三方网络订餐服务平台,使平台出现鱼目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同时部分消费者在网络订餐后收到变质、腐败的食物时,维权意识薄弱且无法高效发挥监督作用,使得部分外卖商家抱有得过且过的心态,缺乏责任意识,更进一步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那么为了规范外卖市场,规避外卖平台因商家资质不过关诱发的种种不利影响:首先,大多地方权利机关建立了各自地方性的法规(如《外卖配送服务规范》、《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等),一方面这些法规碍于地方权利机关的法律位阶较低,无法对整个网络订餐行业起到监督整治的作用:另一方面法规的不断健全有助于推动外卖行业法律规则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其次,“徒法不足以自行”,完善的监管制度体系和惩罚机制也必不可少,结合《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让外卖的监管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让不法商贩无机可乘:此外,对于第三方网络订餐服务平台来说,要严格把控对入驻商家资质的审查,提高入驻门槛,加大监管力度,施行责任到人的制度,并定期走访外卖商家以审查食物及卫生质量,以保证外卖的食品安全,审核平台上消费者对于商家评价的真实性,时刻保障消费者的个人利益;最后,要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提升公民对食品安全和维护个人权益的意识,当消费者自身权益在买卖行为中受到侵犯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的,应当履行承诺。”通过经营者和第三方交易平台共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让消费者的监督发挥有效作用,从国家、社会和法律等多角度维护消费者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遵守。

三、导德齐礼。明理诚信——道德约束作用

法律是人们生活的最低底线,法律能否有效执行,既依靠法律制度的强制力和法律的震慑作用,也离不开公民对于法律规章制度的遵守。良好的道德意识有助于法律的健全和社会的进步,使得“法无禁止即可为”变为“法无授权即禁止”,且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思想道德觉悟。那么从道德角度来规范网络订餐行业,对于经营者来说,要诚信经营,用心经营,时刻保证食品安全和餐饮实体店面的卫生整洁,遵守餐饮行业规定以及网络平台的规章制度:对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来说,建立健全网络订餐平台的监督体系,严格审核人驻商家资质,培训专业的配送人员,并依据商家地点以及配送范围规定不同的人员负责与监管,细化职责,才能够有效地改善网络订餐中存在的不足:对于消费者自身来说,据数据统计青年人是网络订餐平台消费者中占比最大的群体,其中学生相较于其他外卖群体对于互联网的了解度和掌握度更高,而对于商家食品的评价也多来自于青年人,为了维护平台的良好秩序和商家的有效经营,必须要审核消费者对于商家评价的真实性,提倡言论自由的同时也需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因此在现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大环境下,大学生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之一,应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情况以密切的关注,从而由小及大,通过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再衍生至整个社会的网络道德教育,将道德修养的积极作用辐射至全社会,才能促进网络订餐行业的增长,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

综上所述,由于网络订餐行业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仅能满足大体上原则性事务的规范,但对于细节性的引导还存在缺失。因此对于外卖行业的健康长久发展,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发挥法律的惩戒作用和监督管理作用,并辅之公民自觉遵守的道德意识,导德齐礼,发挥道德对于思想启迪的重要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法律的完善及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