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的独处智慧

2019-06-14 08:14周海艳
北方文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渔父现实意义

周海艳

摘要:《渔父》,相传为屈原所作。全文用对比手法,通过屈原和渔父二人的对话来表现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和人生境界。本文着眼于《渔父》中的另一个人物——渔父,通过对渔父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探讨其与屈原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和独处智慧及其对社会的现实意义,勉人以自勉。

关键词:《渔父》;独处能力;独处智慧;现实意义

一、渔父之智慧

战国晚期的楚国,怀王昏聩,奸臣当道,屈原不为官场所容遭到放逐,眼看国之将亡却无能为力,他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一渔父问他何以至此,他回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劝告:“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而屈原坚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不肯沾染世俗的污浊,舍生取义。渔夫莞尔一笑,唱歌离去,歌声悠扬,余味无穷。

屈原的舍身取义感人至深,而渔夫的智者形象更令人钦佩。人人都想追求“身之察察”,但世界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物之汶汶”,大千世界有清者、醒着,也有浊者、醉者。前者希望尽己所能抹去世界的污浊,叫醒周边的醉汉,可是若不能成功,“达则接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屈原两者都没有选择,可见这一清醒者只是对时局的清醒者,而非真正的清醒者。我们可以想见他投身江心之前的种种失落、悲恸、绝望。而渔父呢?他劝谏却不强求,作为一个至善至明者,他的劝告出于道义,不强求也是出于道义,毕竟芸芸众生自有其归宿,不可改变之时何必强求。水清时濯吾缨,水浊时濯吾足,不凝滞于物,与世推移,方为大智慧。

超然平和的渔父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周身散发着我们应该学习的独处者的智慧。

二、独处的智慧

独处,字面意思是一个人单独生活。但它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孤身一人,而是无论处于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安静与自足的一种精神状态。上文中的渔夫就是这样一位善于独处的人,以打鱼为生,不受世俗所染,内心平静而又自得其乐。以静心观世界如长了一双慧眼,看到普通人所看不到的真相。自然不会为世间俗物所累,从而认识自己,实现自我。古往今来,像渔夫这样的“隐者”不胜枚举,且在自己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们或者小隐隐于野,或者大隐隐于市。

我要说的第一位是许由。据《高士传》记载,尧要把天下交给许由来治理,许由听了一言不发,以水濯耳,并回答说:“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1)许由找不到治理天下的理由,拒绝了尧的请求。

另一位是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年轻时为躲避战乱,搬到现在湖北荆州城外的一座小山村里,务农为生,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诸葛亮同意了。此后,三国的风云争霸证明了诸葛亮是一位空前的军事家和谋略家。他死前给子孙留下了著名的《诫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这两位独处者有着不同的生命归宿,一个选择“出世”,融于自然,韬光养晦;一个选择“入世”,匡扶济世,大放异彩。两种选择令人敬佩,孰优孰劣,我们也无法比较。但毫无疑问,他们二人渊博的学识和对人事的独到见解都离不开独处中获取的智慧。

无论是渔父、许由还是诸葛亮或多或少都带有中国道教的影子,确实,世界各大宗教的在其创立过程中,独处或隐逸都起了很重要的在作用,比如佛祖释迦摩尼顿悟于菩提树下,耶稣救世于旷野游历之后。但并非只有宗教信仰者才需要独处,大凡在各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强调独处的重要性,甚至以独处为乐。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长期隐居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远离城市,寄情山水,为后世留下了《抒情歌谣集》等大量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新论述新发现都需要长期专注的思考和静心的研究。实际上,独处的智慧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独处智慧的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的人际关系被认为是一个人精神健全的重要标志。会搞关系,左右逢源的人常被人称赞“情商高”,但很少有人强调独处的重要性。独处,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有时比交往能力更加重要。英国心理学家安东尼.斯托尔说:“是否能够自我发现与自我实现,是否能觉察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需要、情感与冲动与一个人的独处能力息息相关。”(2)这就是为什么深陷繁华都市生活的上班族会时常向往宁静的乡村,而有些艺术家则需要独自离开自己长久的居所去遥远的他方寻找灵感。一个人如果没有办法和自己相处,将会生活在自己的表象之中,身陷茫然与困惑。

独处不是寂寞,复旦才女陈果说:“‘孤独是由自我思想的丰富性而带来对独处的近乎贪婪的偏好与享受,那是一种对自我充实饱满的精神生活的不紧不慢的消化、悠然自得的回味,娴静而从容。”(3)对于一个真正会独处的人,那闹市的喧嚣和拥挤能够自动从身边淡退,即便每天做着别人看来单调而又毫无新意的事情,仍然可以发现其中的美,并乐在其中。

拥有独处的能力和智慧对现代都市人尤为重要。因为:

拥有独处能力是寻找自我的需要。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价值,更在于其对自己的价值。每天清晨在闹钟声里醒来,带着对被窝的眷恋,匆匆洗漱,然后投入到一天的生活,各项任务纷至沓来,每个人怀着养家糊口和高升发达的希望,完成着属于自己的这道“工序”,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傍晚,带着一身疲倦回到自己的家,周旋于家人和孩子之间。这种生活很“充实”,但大有身不由己的自我牺牲之感。可是我们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何才能够让自己的生命活出足够的厚度?这需要独处,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找到自己的参照系,才能真正快乐。

拥有独处智慧是真正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这里所说的人际关系不是以“利”为出发点的人际关系。人潮涌动的城市,最不缺的就是人,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是冷漠的,他人在我们眼中绝不是什么“万物之精灵”,那些为了现实的“势”或者“利”而暂时堆出的笑容反而成了我们深感压抑和厌恶的原因。种种奔波和应付压缩了我们独处的空间,也打乱了我们内心的平和宁静,使我们变得心浮气躁。但正是这不易得的“宁静与闲情赋予了我们发现他人生活之美、阅读自我之美、欣赏生活之美的可能性。”(4)因而,为了不丢失发现生活美的眼睛,为了不失去对人客观冷静的观察和尊重,为了获取生活的热情,为了更多发自真心的微笑,我们需要独处。当我们想清楚不以“比较”为心态,不以“获利”为目的,而以尊重和理解为准则,与人相处就能更加有礼有度。

独处与“宁”和“静”为友,以“急”和“躁”为敌。独处是一种能力,可能有人天生就会,但更多的需要练习。无论是安静的阅读,还是远游他方,亦或是欣赏古典音乐,遥望远处静心冥想,都不失为好的方法。我们毕竟是“俗人”,无法效仿渔父和许由,隐居乡野山林。但如果懂得与自己相处,并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相信我们能够成为城市之林中的“隐者”,自得一番生命之美。

注释:

皇甫谧.高士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43

安东尼·斯托尔.孤独——回归自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53.

陈果.好的孤独[M].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51

陈果.好的孤独[M].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63

参考文献:

[1]王兆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武汉出版社,2005,10.

[2]皇甫谧.高士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2.

[3]比尔·波特.空谷幽兰[M].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11.

[4]卿泰希.中外宗教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5]安东尼·斯托尔.孤独——回归自我[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3.

[6]陳果.好的孤独[M].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4.

猜你喜欢
渔父现实意义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言行不一”的渔父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与现实意义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我教《渔父》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党内批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