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鸣: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

2019-06-17 03:22韩金鑫
北方人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技术能手封头锥形

文/韩金鑫

在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车间里一台世界领先的几十米高的15000吨级水压机,正在加工一个被烧得浑身通红的巨型铁柱。作为15000吨级水压机操作者,刘伯鸣在这台水压机岗位上工作战斗了28年,他精通锻造的各个环节,是锻造行业的佼佼者,先后获得龙江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和中国一重首席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刘伯鸣及其创新团队攻克了诸多核电高端产品锻造工艺难关,填补多项国内行业空白。核电大型锻件是世界公认的综合性能要求最高、热加工技术难度最大的产品之一。锥形筒体锻件就是核电蒸发器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在锻造成型或是后续热处理难度都非常大。在锻造过程中既要保证两侧大小圆的同心度,又要保证两侧圆的同步变形,是锥形筒体成型过程中最主要的技术难点。刘伯鸣和他的锻造团队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对锻造工艺和操作过程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研究。一段时间里,刘伯鸣冥思苦想,整个人犹如进入了“铸心磨志”的状态,无论是白班下班还是二班下班都在思考工艺参数,琢磨变形过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刘伯鸣和技术人员一番周密细致的前期准备,他们攻克了锻造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在锥形筒体锻造过程中,锥形筒体最终一次锻造成功且全部一次检验合格。

刘伯鸣一直相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这句名言。多年来创新成绩显著、硕果累累,在他的努力下,加氢产品的制造周期和表面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他研究的《核电整体顶盖板坯的锻造》《泉州、伊斯法罕项目加氢筒节工艺优化》课题分别获当年度中国一重基层创新一等奖,《合理采用工辅具及操作方法锻造外径异径超大环类锻件》课题获得当年度中国一重基层创新二等奖。2017年,他完成了《缩短制造流程,加快筒节产出》课题研究,35节筒节加工节约煤气费约25万余元,《固化封头操作,确保产出时间节点》课题,在圆满地完成了封头板产出时间节点的同时,创新了封头板清理氧化铁皮的操作方法。

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刘伯鸣说:“我们就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中国一重,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技术能手封头锥形
锥形弹性挡圈应用
大直径SB-265 Gr.16钛-钯合金封头焊接及成形工艺
下颌管分支的锥形束CT观测研究
筒体与封头过渡区域应力分析及其优化设计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多型封头对比分析
十大工种摆擂台 竞技切磋显真功荆门产业工人争当新时代“技术能手”
如何实现角色转换带好一个团队
一种通用型多功能打磨机转台的设计
昆明市一批技术状元、优秀技术能手受表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