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某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净化

2019-06-17 04:02高建鹏蒲敬伟袁立岗齐亚银
中国兽医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狂犬病猪群猪场

高建鹏 ,蒲敬伟 ,武 磊 ,袁立岗 ,齐亚银

(1.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09 ;3.新疆克拉玛依瑞恒畜牧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猪和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分布于世界各地。病原为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的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是本病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妊娠母猪感染本病毒通常引起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和产弱仔;初生仔猪则出现神经症状,感染率和死亡率可达100%[1];成年猪感染后多耐过,不发病呈隐性感染,可造成长期带毒排毒,成为最危险的传染源,从而严重影响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

在流行病学方面,带毒猪和带毒鼠类为伪狂犬病重要传染源,猪是本病毒的惟一自然宿主,无论是病猪、隐性感染猪或是康复猪,均为长期带毒者。因此感染猪伪狂犬病野毒的猪将终生带毒,并在猪场中作为传播源不断排毒,扩大蔓延趋势。另外,该病毒会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干扰着其他免疫抗体的产生,容易引起其他传染病的继发。

在该病的净化方面,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地区是伪狂犬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2],将gE 蛋白基因缺失疫苗和gE 蛋白-ELISA 检测技术相结合,在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中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我国不同省份,伪狂犬病野毒仍然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因素之一[3],防治压力较大。

为向养殖户提供一套合理的净化方案,我们对该猪场进行一系列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包括饲养管理措施、引种、配种、疾病的免疫预防、药物保健等。对猪场的仔猪、母猪、育肥猪和公猪进行了血清野毒抗体检测,根据其检测结果并综合猪场各种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的防治措施与净化程序。经半年的净化再次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取得了良好的净化效果。

1 材料与试剂

1.1 猪场规模 该猪场在统计时存栏基础母猪约800 头,其中经产母猪313 头,后备种猪285 头,种公猪30 头。

1.2 发病情况 2016 年5 -7 月,北疆某规模化猪场妊娠母猪发生较为集中的流产现象,流产率达23%;哺乳仔猪出现腹泻、震颤和运动失调等症状,且大量死亡,尤其是1 周龄仔猪,死亡率高达90%;育肥猪容易受常见病影响,治疗效果差且病死率在20%以上。

1.3 血样采集及血清分离 血清:本实验室净化前采集血清210 份,净化后采集血清182 份。具体方法为使用一次性采血器在猪前腔静脉采集血液样品3~5 mL,室温静置,待血清自然析出或离心后将其移至1.5 mL 离心管内,并按照不同阶段对其编号,后置于-20 ℃保存备用。

1.4 诊断试剂 猪伪狂犬病病毒gE 蛋白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生产批号:160605,由武汉科前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方法 按照伪狂犬病病毒gE 蛋白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阻断法)进行操作。

2.2 免疫程序制定 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对公猪采取“检疫+淘汰+免疫”的方法,检疫以后将阳性公猪全部淘汰,对阴性猪进行免疫接种,避免野毒通过精液方式传播;对母猪通过“疫苗免疫+药物保健”的方式对猪群中的阳性母猪逐步淘汰,将猪场的损失降到最低。

2.3 免疫及保健方案 进行疫苗毒株的更换免疫,将Bartha-K61 株更换为HB98 株,对旧的免疫程序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加强猪群保健工作。进行药物保健,在饲料中加入芪黄素0.4 kg/t,生泰蓝1 kg/t,天然康0.4 kg/t。通过疫苗免疫和辅助性的药物对猪群的保健措施,达到净化的目的。

3 结果与分析

3.1 净化前血清检测结果 净化前血清gE-ELISA检测结果见表1。

由检测结果可知,该猪场的PRV 野毒gE 抗体阳性血清样品共56 份,抗体总阳性率为26.67%(56/210)。其中,妊娠母猪的抗体阳性率最高(33.33%),其次是哺乳母猪(31.15%)、哺乳仔猪(29.17%)、公猪(26.67%)、保育仔猪(25.00%)、育肥猪(16.67%)、后备母猪(13.33%)。

表1 伪狂犬病野毒净化前gE-ELISA 抗体检测结果

3.2 制定免疫程序 根据该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实际情况以及之前旧免疫程序,我们对其伪狂犬病免疫程序进行了调整,具体程序见表2。值得注意的是,在执行新免疫程序前,必须淘汰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阳性公猪。

表2 伪狂犬病新旧免疫程序

3.3 净化后伪狂犬病发病情况 从临床状况来看,各个阶段的病猪总体数量大幅度减少,猪场基本无流产的妊娠母猪;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仔猪死亡,仔猪存活率在90%以上;育肥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出栏时间缩短,抵抗常见疾病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3.4 净化后血清检测结果 净化后血清gE -ELISA 检测结果见表3。

该规模化猪场执行净化方案半年以后,采集该场各个阶段的猪血清共182 份,经过PRV 野毒gE抗体检测,有13 份血清为抗体阳性,抗体总阳性率为7.14%(13/182)。

表3 伪狂犬病野毒净化后gE-ELISA 抗体检测结果

表4 伪狂犬病野毒净化前后阳性率对比结果

将两次检测结果对比发现,伪狂犬病野毒阳性率从净化前的26.67%下降到7.14%;对各个阶段的猪阳性率进行对比发现,不同阶段的猪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由此分析可初步说明上述净化方案对于该猪场的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起到了良好的净化效果(表4)。

4 讨论

在2011 年以前,我国普遍应用疫苗预防猪伪狂犬病,控制较好,发病率较低,总体控制较好。但从2011 年起,由于各种原因,每年我国都有不同的省市大面积暴发猪伪狂犬病,邓仕伟等[4]报道,2014年5 月,该病甚至在全国猪场大暴发。

在此次净化后通过血清学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呈下降趋势。近年来许多学者也对不同地区的PRV 净化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刘增再[5]等在2012 -2014 年对长沙某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净化进行分析,野毒感染率从33.6%降至4.46%;齐向涛[6]等对北疆地区3 个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中表明,伪狂犬病野毒阳性率从32.8%下降到9.03%;王钊哲[7]等连续3 年对云南72 家规模化猪场进行伪狂犬病净化,感染率从24.73%下降到2.69%。与其他学者的报道相比,本次伪狂犬病净化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顺利完成了预期的净化目标。

任何措施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制定。钟澜等[8]在伪狂犬病净化中建议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因为该方法严重影响猪场正常的生产;何启盖等[9]在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调查与评估中对gE 抗体阳性率在20%~30%的猪场采取“部分清群”的措施。在本次净化中对该猪场gE 阳性率初测后发现其阳性率为26.67%,因此,我们结合其他学者所做工作并根据猪场的疫苗免疫等情况,制定了针对性措施,在最大程度上减小了对猪场的影响。

事实证明,猪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而不同的疫苗株系的免疫效果可能有所不同。在前期调查发现,此猪场所使用的伪狂犬病疫苗是Bartha -K61 株,但对猪群的保护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我们建议其使用HB98 株进行免疫,结果证明,免疫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另外,不同猪场有不同的免疫模式,有的猪场进行“活苗+死苗”的免疫方式,此种免疫方法可使两种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弥补,既提高了安全性,又保证了免疫原性。但此方式不能完全解决临床症状与潜伏感染等问题,更不能将疫苗和野毒进行区分。目前,多数猪场采用基因缺失疫苗,因此,笔者建议使用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为好。

在生产中预防疾病发生工作必不可少,而提高猪群的免疫抵抗力是日常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仇微红[10]等在探讨重要在体外抵抗伪狂犬病病毒作用时发现,黄芪具有很强的抗吸附作用,可能是其效成分被吸收后可增强细胞免疫力,从而可以抵抗伪狂犬病病毒的入侵;仇微红[11]等选取5 种清热类中药探讨其体外抗伪狂犬病病毒效果时也发现,板蓝根无论在抑制病毒增殖、抗病毒吸附还是直接杀灭作用中均有较好的效果;王林青[12]等在进行金银花、山银花黄酮类提取物体外抗伪狂犬病病毒作用研究中发现,此类物质对伪狂犬病病毒具有明显的阻断、抑制与中和作用。因此,在进行疫苗免疫的同时我们选取了生泰蓝、天然康与芪黄素等中药保健制剂,加强猪群免疫力,使猪群抵抗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然,想要彻底净化猪场伪狂犬病,还需要从更多的方面着手,比如坚持自繁自养、强化饲养管理,做好猪群、猪舍、人员、车辆等消毒工作,控制传播媒介等。该场净化半年后效果显著,继续坚持,相信猪群将会彻底净化伪狂犬病,为其他猪场做好示范。

猜你喜欢
狂犬病猪群猪场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打败狂犬病
猪群中暑咋预防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流程图
印度首现“无狂犬病死亡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