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里画面与语言统一的探索

2019-06-17 01:22董州旭
卷宗 2019年15期
关键词:统一性画面电视新闻

董州旭

摘 要:电视是一门艺术,有人做过一个调查;人们对电视节目的感受80%来自视觉。一条成功的电视新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是声音和画面(包括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电视艺术的复杂性,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作品能否吸引观众的眼球,满足受众的需求,与电视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能否满足受众的视觉审美心理密不可分。大千世界,多姿多彩,人们的欣赏水平、审美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和提高。电视新闻记者要满足观众的视觉感受,就得运用好电视新闻画面与语言。

关键词: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统一性

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人,很容易把电视新闻的理解浅显化,即“电视+新闻”,“电视”只是新闻的载体,如果把载体和内容有机地融合,相信我们的工作会比现在更出色,更有成效。那么,怎样オ能“融合”,在长期的实践中,笔者摸索到想要做好“电视”新闻,满足观众的视觉感受,使画面与解说语言完美结合,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1 电视新闻记者要注重电视新闻画面的现场感

真实是画面的魅力所在,电视声像的真实性是其它传媒所不可比拟的。电视工作者要善于运用电视画面直观、明了这个最具优势的特征,突出“现场”,动态直观地展示和再现新闻事件的进展过程。采访中记者应该通过自己的“眼睛”一一摄像镜头,把一个具体的、形象的、生动感人的典型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因为来自现场的新闻画面最真实,最有生命力,也最能吸引观众。“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直播连续几小时,观众仍不知疲倦,就是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真实的现场实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只有那些具有真情实感的,最能反映新闻事实的本质和特征的新闻画面才是最美的。但是目前,少数记者在电视新闻拍摄过程中仍存在画面失实的现象,新闻现场被收拾打扮得尽善尽美的画面屡见不鲜,就连新闻人物的语言也经过记者设计。如:在采访被采访对象时,常有记者将事先写好的句子拿到被采访者面前,让他们读,脱离了自然,这样的新闻在观众中真是大打折扣,毫无美感可言。

2 详实了解采访对象

电视新闻记者要对采访对象详实了解,融入真挚情感,避免画面与解说词“两张皮”现象。画面与解说词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如果在解说词中讲到乌云突变,大风骤起时,这边电视画面就不可能出现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场景;而如果画面中是人潮涌动的铁路春运的场面,可解说词却用了欢欢喜喜过大年的词句,这就是人很费解了。如果我们把电视画面比作红花,那么解说词就是绿叶了,多么好的画面就如同漂亮的花一样,没有绿叶的陪树也会失色不少。现在,有些电视记者采访时,拎起摄像机就走,扛上摄像机就拍,只注意画面质量,不去深人采访,文字记者在写稿时不去考虑画面,不根据脑海中的画面处理新闻稿的文字。如笔者编辑过这样一条新闻稿件《黄小朋倾爱抚慰残夫10年》,内容写的是一位30岁的女子黄小朋结婚刚三个月丈夫就出车祸下肢瘫痪了,但她没有离夫而去,依然留在这个家里照顾残疾丈夫和年迈的公公婆婆。这篇稿子解说词很感人,可是在后期编辑制作的时候却发现画面与解说词不相符,画面平平,没有將感人的细节表现出来,一条很好的社会新闻就按一般新闻处理了。笔者还曾编辑过这样一条会议新闻,《我市对数个城中村进行改造》这篇稿子,文字记者为了创新会议新闻的写法,写的时候没有按会议写,可是摄像记者拍的画面全是会议内容,编辑制作时发现画面与解说词不符,这样一条好新闻的效果就表现不出来了。如2003年禹州电视台一条获许昌市优秀电视节目评比二等奖新闻《身残志坚驰骋赛场无臂青年双料冠军》,这条新闻画面与语言运用恰当,完美结合,事前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都对残疾青年夏陆军进行了深入了解,采访时融入了真挚情感,把夏陆军如何通过苦练获得成功的刻画得很感人,节目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反映良好。

3 电视新闻记者要把声音和画面相互融合达到声画合一

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应该是主题鲜明,声画融治、自然流畅。不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这样很容易造成电视新闻的声音和画面“两张皮”的现象。画面与解说词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必然影响节目的整体表现效果,即使再优美的画面也弥补不了“文不对画”的缺憾。笔者认为,在采制新闻节目中,要抓住时间上的“现在时”,并同步摄录下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画面以及同期声;同时抓住空间中的“动态”,包括动作、动向与动势,以及运动着的声音,给人强烈的现场感。如,2005年河南省新闻奖年度获奖作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今日开工》,这条电视短消息,记者以现场报道的形式,为观众报道了这一重大新闻事件,来自现场的画面、同期声、不用过多的解说,就把观众带进了施工现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禹州电视台2005年采写的系列报道《今日禹州一禹州市“十五”成就巡礼》,这样的新闻如处理不好是非常“呆板”的,观众也不喜欢看,但是新闻记者把解说语言、画面语言、字幕语言、同期声运用得恰到好处,使节目取得了良好的视听效果,并荣获该年度许昌市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因此,我们采写新闻时一定要考虑把观众放到首位,用心采制好每一条新闻稿件。比如,会议新闻的画面通常是台上人在讲话,台下的人或听或记录或鼓掌,画面“呆板”,可视性差。遇到这样的新闻时笔者认为,电视摄像记者采制会议新闻要尽量插进一些与会议内容相一致的现场工作画面,衬托会议,增强新闻的信息量,从而提高会议新闻的收视率。会议最忌讳的是写解说词的人不去研究画面、埋头写出一篇文章,然后一个劲儿的将大段的文字往里面“填”,摄像记者不注意画面的信息量、长度、节凑,最后声画分离,解说词充斥画面,毫不透风,不给观众留一点思考回味的余地。因此,一条优秀的新闻,它应当是读起来琅琅上口,品起来有滋有味。

4 结束语

总之,电视新闻画面与语言完美结合对于电视新闻来说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意选择与节目风格相配的人配画外音;仔细处理情绪的起伏与节奏的张弛,与内容相统一、与影像相协调;准确控制与画面及其他传播要素的对位。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更应该重视研究观众的视觉感受,必须深入学习、不断钻研、不断提高,从实际出发,在选择题材、深入采访、编辑技巧等方面努力,充分运用好画面与解说,让真实、客观的画面与解说更好的为节目内容服务,增强电视新闻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段平虎.试论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特色[J].中国报业,2017(05).

[2]蔡东旭.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摄像中的运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5(12).

猜你喜欢
统一性画面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统一性分析
电视画面的剪接艺术分析
通过“同案不同判”浅议司法统一性问题
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专题报道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