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阜阳界首彩陶图案画中的民俗寓意

2019-06-18 07:57周汝豪
宿州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界首阜阳彩陶

周汝豪

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隶属于阜阳市的县级市。界首市的田营镇地处淮河支流颍河南岸,这里的民间彩陶艺术历史文化悠久,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界首彩陶曾多次远赴东欧、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展出,被赞誉为“有形不至而意至之妙趣”[2]。界首彩陶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其造型古朴率真,艺术风格抽象且夸张,艺术表现手法独特,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可视为皖北地方民俗艺术的代表之一。中国著名学者、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话说民间美术》里写道:“不将民间艺术当作民俗现象来考察,不研究它在其他民俗活动的关系,也就使民间艺术失去了依托,不可能对民间美术有深层的了解。”[3]皖北民俗文化是界首彩陶图案画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阜阳当地的民俗文化是促进界首彩陶艺术成就并形成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直接推动力。本文以民俗学为立足点,查阅有关文献,运用田野考察法以及民间美术作品研析法,从以下三个方面探析界首彩陶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吸纳,以冀助力于阜阳界首彩陶的研究。

1 界首彩陶图案画的题材深受当地民俗文化影响

界首彩陶图案画的题材范围较广,既有自然界的实物造型,也有超自然的物化元素,分为几何图形、人物与景物三类。界首彩陶图案画受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具体表现在历史演义、地方戏曲等民俗题材。当地劳动人民对来自民间的历史文化题材有着深厚的感情,也符合他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习惯,有着较为广泛的民众基础,其中,戏曲人物的图案画题材最具地方特色。由于界首地处河南与安徽两省交界处,历史文化悠久,这里曾是民国和抗战时期的重要交通要道,商业与文化交流频繁,致使当时界首及附近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各色各样的戏班子来到这里切磋技艺、争奇斗艳,民间戏曲空前繁荣,于是当时的制陶艺人就把深受百姓喜爱的戏曲人物刻画在彩陶作品上。新中国成立以后,“集”与“会”成为当地民间艺术展示与交流的大舞台,逢会搭戏台唱戏成为这里的习俗。在赶集赶会的过程中,百姓们不但可以进行商品交易,还能观赏到艺人们手工制作的各种民间美术工艺品,如年画、木刻版画、泥人、剪纸、柳编等,特别是不能错过看戏和听戏。“锣鼓响,脚底痒”“村村锣鼓响,处处戏文唱”等民间谚语,不仅反映了农耕时期民众对戏曲的喜爱程度,也勾勒出一幅逢会过节时界首及阜阳地区农村娱乐生活的生动画面。因此,看戏成为当地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戏曲与彩陶图案画的融合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界首彩陶“刀马人”戏剧人物三彩刻花坛创始人卢山义曾这样描述戏曲对自己创作的影响:“我很爱看戏,特别是界首的沙河调和河南豫剧,只要有机会,我就跑去看,戏中的场景和人物的神态都在我脑子里记下来,连人物的每一个眼神都记得清楚,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不重样……经过潜心摸索和实践,我自创了‘刀马人’戏剧人物三彩刻花坛(图1)。”[4]正如法国著名哲学家伊波利特·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指出:“地域的文化习俗甚至气候的影响,是造成一个地区的艺术家形成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5]由此可见,当地戏曲文化的繁荣丰富了界首彩陶图案画题材的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同时也是界首及阜阳地区劳动人民在特殊历史时期审美习惯与生活习俗的重要体现,进一步印证了阜阳界首彩陶图案画的发展深受当地风俗习惯、文化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

图1 “刀马人”戏剧人物三彩刻花坛

2 界首彩陶图案画中的民俗吉祥寓意

借助特定的事物和图像造型表达吉祥的民俗寓意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6]。传统吉祥图案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思想和情感,是我国农耕时期民俗文化生活中最常用的主题之一,它承载着劳动人民淳朴而实际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渴望。这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图像造型在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与演变中,形成了生动形象且又程式化的象征符号,成为便于劳动人民理解与接受的通识性吉祥图案。

界首彩陶图案画通过运用谐音、借喻以及象征等艺术手法来表现吉祥的民俗寓意,在这些变化丰富的吉祥图案背后,流露出界首及阜阳劳动人民纯朴的情感与祈愿。例如界首“十三窑”的《三彩刻花鱼盆》(图2),折沿设计较宽,折沿上运用莲瓣纹进行装饰,盆中底部绘制有莲藻和一条大红鲤鱼,通过谐音寓意“连年有余”。其图案线条生动流利,造型简洁概括,饰线勾勒沉着,构成繁密,变化丰富有序,元素形象厚重且沉稳,表现了界首制陶艺人独特的生活情趣。除此之外,《三彩刻花鱼盆》还是艺术性与功能性相结合的产物,受当地民俗的影响,界首制陶艺人在图案画的创作过程中更重其意而不拘泥于形,尤其《三彩刻花鱼盆》在注满清水后,盆底绘制的大红鲤鱼在水波的荡漾之中像活的一般在莲藻中穿梭游动,于是有了颍河两岸流传的民谣“鱼盆圆又圆,出在沙河(界首当地百姓对颍河的俗称)南,有人买了去,富贵万万年”[7]。再如葫芦题材的作品也是中国民间美术常用的形象元素,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壶”字在甲骨文中与葫芦的造型极为相似,由此推断,葫芦在当时首先作为人类盛水的容器出现,甚至影响到后来陶器与青铜器的造型设计,最后不断演变成为一种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吉祥象征符号。葫芦谐音“护禄”“福禄”,造型上浑圆饱满,曲线线条优美,具有较好的视觉美感。阜阳界首彩陶中有一款墨绿釉葫(图3),其造型唇微卷,两道凹弦纹,呈三节葫芦形,有“福禄”“大吉”之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类似挪借吉祥谐音的造型观念非常普遍,阜阳界首彩陶图案画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这种借物喻意表达吉祥如意的思想观念,不仅通俗易懂,更使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图2 三彩刻花鱼盆 图3 墨绿釉葫

3 界首彩陶图案画中的婚礼民俗文化寓意

结婚嫁娶在中国各地的民俗生活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大事之一,围绕结婚嫁娶形成的民俗文化也最为丰富。正所谓“十里一改规矩”,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婚礼习俗。旧时在淮河中游地区非常流行结婚嫁女的时候陪送彩陶。界首及附近地区,有钱人家迎娶新娘备彩花轿,一般人家用普通花轿,穷苦人家拉太平车或推土牛,但无论贫与富,彩陶都是女方随嫁妆送给男方的必备之物,新娘在结婚当天怀抱一个装满美酒的圆形陶瓶坐上迎亲的花轿。形成这种风俗的原因是阜阳界首彩陶中圆形造型居多,而圆形在传统文化中也是有圆满之意,“陶”是“掏”的谐音,而“圆”则表达“团圆”之意,因此,“圆”形的彩“陶”喻义“掏个团圆”;同时,“瓶”又是“平”的谐音,两者结合又演变为“掏个平安”的吉祥寓意,表达了当地劳动人民追求生活圆满幸福的美好愿望。除此之外,新郎与新娘还要一起品尝陶瓶中装着的美酒,“尝”和“酒”是“长”和“久”的谐音,象征着夫妻长长久久、白头偕老。当地百姓就是通过这种借物喻义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结婚新人的美好祝福。由此可见,除了具有生活盛器的实用功能以外,阜阳界首彩陶多样的造型以及丰富的艺术文化内涵,已成为当地劳动人民在农耕时期表达祈福文化、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工具与手段,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慰藉。

从装饰上来看,界首制陶艺人把用于婚俗的彩陶绘制上具有特殊寓意的祥禽瑞兽、植物花卉等吉祥图案(如图4),通过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给人以丰富的文化联想,极具民俗文化特征。在彩陶图案画的题材上,用于婚俗的彩陶多以凤凰、牡丹、喜鹊梅花、莲花鲤鱼等图案为元素(图5)。凤凰自古便是爱情的象征,是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吉祥的百鸟之王,喜鹊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牡丹寓意“富贵、庄重典雅”,莲花鲤鱼寓意“连年有余、生活的富裕、丰衣足食”[8]。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图案画题材,不仅寄托了当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集体诉求,体现出传统农耕社会中普通民众对当婚新人喜结良缘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传递着皖北地区特有的民俗风情,形成了浓厚的民俗精神[9]。

图4 祥禽瑞兽与植物花卉等吉祥图案

图5 凤凰、牡丹、喜鹊梅花、莲花鲤鱼等主题图案

4 结 语

界首彩陶图案画是阜阳民间美术中的典型代表之一,阜阳及皖北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是其产生与发展的源泉。界首彩陶既是地域审美文化的产物,也是当地劳动人民审美意蕴和民俗事象的浓缩。正是这些各色各样的民俗事象,给阜阳界首彩陶图案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形成了朴实、真挚、深厚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同时又反作用于当地风俗,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皖北民俗文化。

猜你喜欢
界首阜阳彩陶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界首渡口缅怀红军
银河春韵
夜读春秋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安徽界首:生姜种植拓宽增收路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合肥至霍邱至阜阳高速公路今年开建
安徽阜阳颍上:“产业花”结出“脱贫果”
商合杭铁路阜阳西站信号系统特殊点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