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探究

2019-06-18 08:39王若璧
财讯 2019年15期
关键词:防范风险

王若璧

摘 要:农户小额贷款是银行响应国家号召,针对“三农”问题实施的一项重要惠农政策,是面向农户家庭内单个成员发放的小额自然人贷款。但随着业务的展开,风险问题也日渐暴露。本文以解决农户小额贷款风险为导向,通过分析农户小额贷款的主要风险及成因,提出了减少各类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农户小额贷款;风险;防范

一、农户小额贷款的主要风险及产生原因

(1)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指交易对象逾期偿还借款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违约风险的成因一般分为主观原因及客观原因两类,即借款人履约意愿降低(主观)或履约能力降低(客观)。

违约风险是目前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主观因素方面,一是农户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信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且对农户小额贷款产生误解,认为该笔贷款是“扶持金”,从而导致部分借款农户借款前就存在“赖账”、“逃账”心理;二是当前信用制裁不到位、违约成本低,對农户降低还款意愿具有诱导性;三是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对借款农户的基本信息、借款用途进行全面到位的审查,致使借款人恶意欺诈、逃废债等现象时有发生。客观因素方面,一是受农户小额贷款目标发放行业自身所限,该贷款多用于种养业等本身风险较高、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及市场波动等外界因素干扰的弱质行业;二是目前我国农户的经营生产活动较为分散,技术及管理水平较为低下,缺乏对市场信息的预估能力,容易产生跟风行为,导致生产结构单一、产出水平不高、销售渠道狭窄,从而造成自身还款压力。

(2)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指由银行内部系统或银行工作人员的不当操作等引发的风险。

在农户小额信贷中,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有:贷前调查不严格,该类贷款金额较小,面向的客户属中低收入阶层,人数多而杂,贷前调查工作一般需要两个及以上工作人员同时进行实地考察,工作人员时间精力耗费多、工作难度大但业务效益低,因而银行工作人员往往迫于上级下达的任务压力,重速度、重笔数,却忽视农户信用等级评价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贷款收回埋下隐患;贷后管理不到位,由于客户分散、贷款数额小等特点,银行针对该类贷款的贷后检查较为放松,未能严格落实年检工作,在针对农户信用情况进行了评级后,也未能对农户的借款使用情况、生产经营状况等即时跟进,建立对农户信用的动态管理,导致无法对风险做出及时预警。另外操作风险的引发也与银行工作人员及管理层的心理倾向有关。“谨慎型”倾向的工作人员及领导轻任务重避损,能在一定层面预防呆账坏账的发生,而“冒险型”偏向于短时完成任务,缺乏对风险的正确预判,将加大遭遇不良贷款的风险。

(3)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指由市场利率的波动或资产负债错配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农户小额贷款覆盖面广、工作量大,经营成本高;其次,由于农业属于高风险行业,但农户小额贷款自身背负惠民任务,银行无法根据实际风险程度提升风险溢价,因此贷款利率很难完全覆盖成本、补偿风险。以上因素致使开展此业务的银行常常面临经营亏损。

二、预防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的对策及建议

(1)提升农户信用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实行舆论引导,从道德与法律等多个角度加深农户对还款违约行为严重性的认知;依法制裁违约行为,树立典型案例,震慑萌发恶意赖账心理的农户;

(2)多部门联动,协助农户规避风险

利用银行自身优势搭建信息平台,与农业部门、贸易部门合作,帮助农民提高产能、拓宽销售渠道,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游说政府完善农业保险立法,积极助力农业保险普及,实现风险转移。

(3)提高授信质量

建立统一信用评级标准,量化客户风险程度,对农户小额贷款工作人员适当放松业务要求,以质为重,避免轻风险重效益的现象发生,坚决拒绝信用不良客户的借款申请。

(4)建立信用动态管理机制,提前预警

提高业务人员工作素养,拒绝流于形式的贷后管理。可不定期抽查,督促工作人员采用实地走访形式及时跟踪客户经营动态、财务信息,更新客户信用情况,实现对重大异常情况的实时预警。

(5)落实追责制度

根据损失程度,对相关责任人员追责,追责范围应扩大至管理层,避免“冒险型”领导因重效益不断向下层工作人员施压,迫使工作人员冒险授信,或因业务量巨大而无精力对每笔贷款进行风险管控。

(6)压缩经营成本

合理设置服务网点,减少冗余岗位;“专事专人”,使员工专业化、分工化合作以提升效率,实现规模效益;由于农户的分散性,合理规划工作人员负责区域,还可与信用等级高的第三方合作,设立联络点,避免工作人员重复劳动。

(7)完善农户小额贷款定价体系

将农户按照信用等级、借款去向等进行精确分类,如按照信用等级将农户按高低排序划分为优先、正常、关注、可疑等类别,再依据等级施行不同利率水平,完善风险溢价对可能遭受的损失的贴补,使贷款定价既不会吓退优质农户,也避免了劣质客户可能带来的风险,平衡效率与公平,兼顾农户小额贷款的政策性和盈利性。

三、结论

2019年1月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支持“三农”,是党和政府向金融行业下发的艰巨任务。而面向农户的小额贷款作为银行的一项主要的惠农政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也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维护银行利益的同时完满完成党和政府的任务,是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提高农户信用意识、提升授信质量等措施降低各类风险或许将为银行提供一个出口。

参考文献

[1]黄毅.中国小额信贷问题研究(下)[J].银行家,2006(01):24-28.

[2]张洁.农村小额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J].价格月刊,2015(11):82-84.

[3]殷红霞.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效应及风险防范[J].理论导刊,2015(9):29-31.

猜你喜欢
防范风险
SQL注入防护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浅析防范电能表串户的重要性及方法
也谈国际贸易合同欺诈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