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匠人及其精神

2019-06-20 08:07李北
钟表 2019年3期
关键词:珐琅匠人手表

通常人们所说的珐琅(英文enamel)往往是泛指珐琅器而言,其实珐琅是一种涂料,专指可涂覆于金属或其他材质表面的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单色和彩色的玻璃质材料,是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原料,并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作为乳浊剂和着色剂烧制而成的。

一般情况下珐琅器的制作工艺是将珐琅料涂覆、填充或者绘制于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多次烧制后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图案表面。由于珐琅釉质具有较好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可用作金属制品的防锈或耐磨涂层。珐琅釉具有类似玉石的滑润质感和艳丽色泽,亦可作为器物、饰品的艺术装饰,故常被用来制作高级首饰、饰物和器皿等。

珐琅、珐琅器及其制作工艺都是舶来品。据说珐琅的历史可上溯至古埃及时代,拜占庭时期珐琅已被用来装饰福音书、舍利函、牌匾等宗教物品,中世纪时的欧洲贵族们则以其特有的方式制作并拥有珐琅首饰和饰品。七百多年前掐丝珐琅技艺自西域传入中国后,中国匠人很快就掌握了珐琅釉料的制备方法和掐丝珐琅器的制造技巧,特别是在清代引入欧洲画珐琅工艺后,中国匠人创造性地将其与中国传统的金属制造工艺、宝石镶嵌工艺和陶瓷、料器工艺等融为一体,在造型、图案、技术等方面弃除外来文化的影响,完美呈现华夏文化风格以及东方审美,逐渐演变成中国传统手工艺并流传至今。

公元11世纪,生活在中东的阿拉伯人开始制作和使用掐丝珐琅器。相传最早的珐琅器产于西域的拂菻,故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各地制作的搪瓷嵌釉工艺品被统称为“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机”,简称“拂菻”。13-14世纪,掐丝珐琅工艺始由大食国传入中国。大食是古代波斯人对阿拉伯人的称呼,源自波斯语Tajik之音译(唐朝时读音Taqi或Tayi)。大食原为伊朗阿拉伯部族之称,后成为我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帝国的专称以及对伊朗语地区穆斯林的泛称,大食国即我国唐代以降史书中记载的阿拉伯帝国和西欧所称的萨拉森帝国。明初的曹昭在其所著的《格古要论》中首次记录了掐丝珐琅工艺的特点和用途,“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盏之类,多为妇人闺阁中用,非士大夫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今云南人在京多作酒盏……内府作者细润可爱”,彼时珐琅名曰“大食窑”或“鬼国窑”。明朝景泰年间,朝野盛行蓝色基调的掐丝珐琅器,故有俗称“景泰蓝”。清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器发展繁荣,朝廷的“皇家工厂”造办处里,珐琅作是规模较大的作坊之一。此外,扬州、广州、九江、北京等地亦开始制作具有地方风格的掐丝珐琅器。

清朝对西方贸易解禁后,欧洲制作的画珐琅器于康熙年间传入中国,并以贡品、礼品等形式进入清宫廷,极受清帝及王公大臣的关注和喜爱。广州和北京宫廷珐琅器作坊,吸收、借鉴欧洲画珐琅技法,融合掐丝珐琅器、瓷器和玻璃料器的制作工艺,成功地烧制出金属胎(金、银、铜等)和非金属胎(瓷、紫砂、玻璃等)的、极具华夏文化风格和技术特点的画珐琅器,命名为“珐琅彩”。

清宫造办处大量制作的宫廷典章、陈设摆件和文房清供以及佛堂和御用生活用品等采用了不同工艺制成的珐琅器,经历了体积和型制从小到大,图案和色彩从简洁到繁复,用途和功能从陈设、祭祀到观赏、实用两便等多维度演化,珐琅器技艺终于走出宫门落入民间。因珐琅质地酷似宝玉般温润光亮,故加通玉之王字偏旁,遂成“珐琅”之名。

手表作为腕上计时器和承载文化、艺术及情感的符号化饰物,自然不会忽视工艺历史悠久、型制时尚流行的珐琅技艺,采用珐琅工艺制作手表表盘、机心零件和外观装饰件的手表更是艺术、文化和价值三体合一之佼佼者。特别是珐琅工艺与高级制表技术相结合的手表尤为珍稀昂贵,譬如搭载陀飞轮等复杂机心或特殊运动机构者;珐琅工艺与手表内、外零部件精饰技艺混搭者;珐琅辅以宝石镶嵌、贵金属和微刻浮雕者。百达翡丽、雅克德罗、梵克雅宝、伯爵等国际品牌旗下的此类珐琅手表上品如云,在此不赘。

中国手表品牌的此类珐琅手表亦有不凡之作,其中以北京珐琅非遗传承人熊氏珐琅的作品最具特色。熊氏珐琅之技艺源自清宫造办之珐琅坊,祖孙三代精研熟习各式珐琅技法,在釉料制备和制、烧工艺上独具诀窍,掐填传承有序,精研创新有加。熊氏珐琅2007年为北京手表厂定制的孤品“蝶恋花”手表,表盘和陀飞轮机心夹板均系掐丝珐琅件,大钢轮上亦覆盖超薄掐丝珐琅饰片,熊氏凭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绝技,至今仍占据着掐丝珐琅手表工艺的制高点;熊氏珐琅2013年为飞亚达定制的纪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1周年典藏限量版“飞天莲花”手表表盘,纯海蓝镜面珐琅表盘内有掐丝线描莲花九朵和作为时间窗口的可开合立体莲花,镶嵌微刻匠人刘栋先生手雕之金质飞天神女和开合莲花浮雕,正合十位中国航天员驾飞天神舟龙腾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阶段完美收官的十全十美之意,立意、精工、神韵俱佳,堪称上品。可见珐琅器物之大美,往往取决于匠人的雕琢技艺之功和修身向学之德。

匠者,手艺人也。汉语中匠人一词指有专门技术的工人或在某一方面具备深厚造诣和修养之人。《说文解字》的释义为:“匠,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显然,匠人乃擅长使用各类工具来雕琢各种材料并使之成器者。我国古代思想家庄子在其著作中曾讲述过游刃有余、目无全牛、郢匠挥斤、佝偻承蜩等用心专注、手法纯熟、技艺高超的故事,用以倡导“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匠人之道,激励匠人达至“开物成务”的修为境界。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伟人巨匠者皆为内外兼修得大觉悟之哲人,“哲,知也……哲或从心”。从心专注、用志凝神而立德、立功、立言者,大志也。窃以为,真正的匠人及其精神亦如是。

猜你喜欢
珐琅匠人手表
流动的壁画 匠人的传承
故宫博物院藏景泰蓝欣赏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谁偷走了手表?
手表
青年匠人
麦唛的手表
汽车匠人
嘻嘻猴手表
“神级”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