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三酚对比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治疗宫颈水肿的应用效果

2019-06-20 01:27王瑞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5期
关键词:苯三酚阿托品利多卡因

王瑞芳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人民医院 阳江 529000)

产妇分娩进入产程活跃期后,易受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影响,诱发宫颈痉挛和水肿,导致自然分娩难度加大[1]。产程中宫颈水肿应选取合适的药物处理。以往临床多采用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治疗,虽疗效较好,但存在明显副作用,不利于患者预后[2]。本研究观察间苯三酚对比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治疗宫颈水肿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产程中发生宫颈水肿产妇1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三组。其中A组53例,年龄 24~33岁,平均(27.23±3.92)岁;孕周 38~40周,平均(38.16±2.52)周;身体质量指数 24.18~26.32 kg/m2,平均(25.25±6.52)kg/m2。B 组 57 例,年龄22~31 岁,平均(27.56±4.16)岁;孕周 38~40 周,平均(38.43±2.39)周;身体质量指数24.30~26.15 kg/m2,平均(25.39±6.59)kg/m2。C 组 58 例,年龄23~32 岁,平均(27.65±4.08)岁;孕周 38~40 周,平均(38.24±2.45)周;身体质量指数24.27~26.12 kg/m2、平均(25.48±6.44)kg/m2。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3]:初产妇,单胎,头位,孕37~41周;宫口开大2~4 cm时出现宫颈水肿;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研究用药过敏或伴有影响药物吸收的疾病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存在骨盆狭窄、明显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等阴道试产禁忌证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前嘱三组产妇排空膀胱,密切监测产妇及胎儿生命体征,检查宫口开大情况。其中A组暂时不给予特殊药物治疗,密切观察,必要时转剖宫产;协助B组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窥阴器暴露宫颈,局部给予碘伏消毒,于宫颈水肿部位注入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国药准字H41021257)0.5 mg+5%盐酸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14024045)5 ml+0.9%氯化钠溶液 4 ml;C 组给予静脉推注间苯三酚(国药准字H20060385)80 mg,推注持续时间≥5 min。三组产妇均根据宫缩情况决定是否使用缩宫素,以保证有效宫缩。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治疗效果、母婴结局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通过经阴道分娩者宫颈口开全时间、宫颈口扩张程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母婴结局通过治疗2 h后宫颈水肿消退率、经阴道分娩率、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进行观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ANOVA法比较三组之间相关指标的差异,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 B组、C组经阴道分娩者宫颈口开全时间明显短于A组,宫颈口扩张程度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C组上述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s)

images/BZ_153_237_2718_1198_2777.pngA组B组C组χ2/F P 41 52 55 5.96±0.68 4.52±0.52 3.68±0.46 5.071 0.031 2.48±0.25 3.53±0.31 4.90±0.49 11.524 0.000

2.2 三组母婴结局比较 三组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经阴道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宫颈水肿消退率高于A组(P<0.05);B组、C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三组母婴结局比较

表2 三组母婴结局比较

组别 n 经阴道分娩[例(%)]产后2h出血量(ml)宫颈水肿消退[例(%)]新生儿Apgar评分(分)新生儿窒息[例(%)]A组B组C组χ2/F P 53 57 58 41(77.36)52(91.23)55(94.83)12.694 0.000 265.41±18.53 253.60±17.23 274.39±19.92 0.67 0.390 41(77.36)51(89.47)54(93.10)8.963 0.000 7.83±0.44 8.76±0.50 8.95±0.62 4.29 0.021 2(3.77)1(1.75)2(3.45)0.62 0.430

2.3 三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B组用药期间产妇出现4例口干、2例心率增快,胎儿出现2例胎心率基线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4%,排除其他危险因素后,未行特殊处理,约60 min后上述症状自然缓解;C组未出现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

3 讨论

分娩进入产程活跃期,产妇常伴有精神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用力不当导致过早使用腹压,造成宫颈静脉、淋巴回流障碍,导致未充分扩张的宫颈过度受压,进而诱发宫颈痉挛与水肿,出现宫颈变硬、变厚,影响产程进展[4]。阿托品为M胆碱受体阻断剂,可松弛宫颈平滑肌,同时亦能促使血管扩张,解除宫颈痉挛、水肿,实现宫颈口扩张的作用。利多卡因是临床应用较广的局麻药,具有起效快、穿透力强、水溶性稳定的特点,且能够阻碍神经冲动传导,缓解局部组织紧张,同时还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5]。间苯三酚可选择性作用于部分器官平滑肌,缓解宫颈痉挛、水肿,加快宫颈口扩张,对疾病转归具一定积极意义[6]。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C组经阴道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2 h后宫颈水肿消退率及宫颈口扩张程度均明显高于A组,且经阴道分娩者宫颈口开全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组、C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表明B组与C组方案在宫颈水肿治疗方面均有一定的疗效,但B组不良反应相对更高。这可能与阿托品导致的心率增快有关,而间苯三酚为亲肌性解痉药,仅对有痉挛的平滑肌发生作用,不会对平滑肌正常的生理收缩节律和幅度造成干扰,且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甚微,故间苯三酚用药安全性更高。综上所述,间苯三酚对比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治疗宫颈水肿疗效相当,但间苯三酚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苯三酚阿托品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间苯三酚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治疗晚期流产的效果评价
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