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理论的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2019-06-20 03:55王志娟成观星
医学与社会 2019年6期
关键词:医药卫生影响力广东省

王志娟 成观星

1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广州,510282;2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广州,510515

学术研究成果通过期刊进行交流,其被客观使用、引证的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研究成果内在价值的大小。在众多期刊评价指标中,影响因子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但其在被引频次、时间等方面的局限性很明显[1]。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CI)是反映一组期刊中各刊影响力大小的综合指标。它是将学术期刊统计年当年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投射到“期刊影响力排序空间”,采用线性归一后向量平权计算所得的数值,用于对组内期刊排序[2]。该指标综合考虑了期刊的历史和近期办刊情况、质量和数量等多元因素,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影响因子单一指标评价的局限性,既能反映影响范围的大小,又能反映学术质量的水平[3]。如何将期刊CI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相结合,将CI更好的应用于期刊评价,以指导期刊发展,是当前的热点问题。

我国已有部分关于期刊CI的研究。丁筠首次对期刊CI与影响因子等传统期刊计量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构建学术期刊CI的预测模型[4]。结果表明,学术期刊CI值与包括期刊影响因子在内的15种期刊计量指标在0.01和0.05显著水平上显著相关,并提出了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学术期刊CI值的方法。张和平和陈齐海以图书情报类期刊为研究样本[5],利用期刊CI表征期刊影响力,建立单因变量PLSR模型并采用VIP值衡量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复合总被引、五年影响因子和他引影响因子是排名前3的重要因素。但尚未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I与其他各类计量指标关系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影响力现状,并通过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期刊CI的影响因素,在现行的期刊评价体系下寻找对科技期刊有益的发展路径。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以下简称《年报》)中收录的广东省内具有CN刊号的61种医药卫生期刊为研究对象[6]。

1.2 研究方法

基于2017年版《年报》[6],收集61种期刊的所属学科类别、期刊CI、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期刊分区和其他各类计量指标(可被引文献量、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引用期刊数、被引期刊数、他引总引比、web即年下载率、总下载量)。采用Excel录入数据。分析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的影响力现状,以期刊CI表征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期刊CI的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样本K-S检验样本是否为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期刊CI的独立影响因素,选入、剔除变量的显著性水准分别是0.05、0.10。

2 结果

2.1 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的影响力现状

61种医药卫生期刊中中文刊59种,英文刊2种(Eye science、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61种期刊分属15个学科,其中《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同时收录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综合2个学科,《分子影像学杂志》同时收录在临床医学综合和肿瘤学2个学科,因此总的样本数为63。

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整体来说学科分布比较均匀,但无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妇产科学与儿科学期刊。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CI范围1.916-903.547,平均为267.379±223.710,其中>学科CI均值的期刊有24种,<学科CI均值的期刊有27种。其中Q1区期刊占比最多的是综合性医药卫生、外科学期刊。神经病与精神病学期刊均处于Q1区。护理学期刊均处于Q2区。临床医学综合、口腔医学、耳鼻咽喉科学与眼科学期刊均处于Q3、Q4区。见表1。

2.2 期刊CI与其他各类计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因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按摩与康复医学、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web即年下载率的数据缺失,分子影像学杂志、中国处方药、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的5年影响因子数据缺失,删除上述期刊后最终50种期刊进入统计分析。

K-S检验显示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的CI、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引用期刊数、被引期刊数、web即年下载率均服从正态分布(均P>0.05)。可被引文献量、他引总引比、总下载量(万次)均为非正态分布(均P<0.05)。

表1 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的学科分布及影响力水平

相关性分析显示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CI与被引期刊数、总下载量(万次)、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正相关,与引用半衰期、可被引文献量、引用期刊数、被引半衰期、他引总引比无明显相关性。见表2。

表2 期刊影响力指数与其他各类计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3 期刊CI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以期刊CI为因变量,被引期刊数、总下载量(万次)、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纳入被引期刊数(X1)、平均引文数(X2)、总下载量(X3)3个变量,回归方程为Y=-293.499+0.479X1+20.498X2+6.451X3。见表3。

表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注:VIF为方差膨胀因子。

3 讨论

3.1 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发展不平衡

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发展不平衡。一是不同学科期刊数量差异大,期刊数量最多的学科是综合性医药卫生,最少的学科是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耳鼻咽喉科学与眼科学,无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妇产科学与儿科学期刊。二是影响力和学术质量差异大,CI值最大为实用医学杂志(903.547),最小为按摩与康复医学(1.916)。期刊其他影响力指标的差异也很明显,复合影响因子最高为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475),最低为按摩与康复医学(0.088)。综合影响因子最高为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1.88),最低为按摩与康复医学(0.064)。临床医学综合、口腔医学、耳鼻咽喉科学与眼科学期刊整体影响力不高,期刊质量有待提高。因此期刊管理单位应加强对低质量期刊的管理,加大投入,根据学科发展增加刊号,优化资源配置。期刊编辑部应重视学术活动的开展,通过学习和借鉴高影响力期刊办刊经验,共同提高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3.2 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策略

《年报》发布的其他各类计量指标可从不同角度反映期刊的办刊规模、影响力、传播力等特征。其中出版指标包括可被引文献量、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引证指标包括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引用期刊数、被引期刊数、他引总引比;网络传播指标包括web即年下载率、总下载量(万次)。本研究结果显示被引期刊数、平均引文数、总下载量为期刊CI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平均引文数对CI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总下载量、被引期刊数,建议科技期刊着力提高上述评价指标的分值,以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3.2.1 平均引文数越高期刊CI相对较高。平均引文数是指某期刊在统计年内发表文献的篇均参考文献量,反映期刊的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的能力。单篇论文引文的数量反映了作者引用文献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成果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期刊对引文工作的重视程度。本研究中平均引文数最高的期刊为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33条),最低的为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6条)。引文数多的期刊,其CI也相对较高。因此,期刊编辑部应将作者的参考文献作为稿件评审的重要内容,可以考虑从稿件的引文数反推其研究广度和深度,在引文规范的情况下优先选用引文数较多的文章。

3.2.2 总下载量与期刊CI正相关。总下载量是指某期刊在“中国知网”网络出版的所有文献在统计年被全文下载的总篇次。反映论文的网络传播情况。熊泽泉等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增长,论文的下载量与被引量在表征论文的使用和有用程度上逐渐达到统一,读者的下载行为更多地转化成为引用行为;论文发表初期的下载量可作为后期被引量预测的依据之一[7]。谢娟等发现下载量与被引量呈强正相关(r=0.592)[8],提示下载量可以作为科研评价指标之一。本研究中总下载量>20万次的期刊是新中医(40.83万次)、实用医学杂志(37.45万次)、中药材(35.56万次)、广东医学(26.99万次),最低的为Eye science杂志(0.62万次)。因此,期刊编辑部应采取措施增加期刊论文的被关注度和下载频次,以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9]。建议期刊编辑部:①注重出版的时效性,引入数字出版模式,缩短论文的出版周期[10]。②重视对论文标题、摘要、关键词的编辑加工,凸显论文的优势,以便吸引读者关注并下载论文。③加强期刊编辑部网站的建设,丰富检索内容(目次、摘要、全文),加强期刊的开放阅读。④尽可能多加入各大数据库,以提高期刊的显示度。

3.2.3 被引期刊数越多期刊CI越高。被引期刊数是指在统计年引证某期刊的期刊种数。反映了期刊在某领域内的重要性和学术影响面。本研究中被引期刊数指标最高的期刊为《实用医学杂志》(1087),说明医药卫生科研领域的作者、读者对其学术价值的肯定,受关注度较高,在引用文献时会重点选择该期刊。最低的为Eye science杂志(97种)。被引期刊数的高低,一方面与期刊发表的文章专业范围有关,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相较学科范围较窄的期刊刊发文章覆盖面广,更容易被引用;另一方面与期刊的影响因子、被数据库收录情况有关,在学科范围内影响力较大、同时被各大检索平台收录的期刊,都会对读者的引用习惯产生影响[11]。被引期刊数越多,被引用的总次数也就越多,因此期刊的CI会越高。建议期刊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刊载和传播,拓宽期刊的阅读覆盖面和利用率。

CI综合考虑了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这两个最重要的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指标,用于表征期刊影响力是科学合理的。综上, 期刊编辑部应注重CI的应用,以指导期刊发展。从平均引文数、总下载量、被引期刊数着手,提升期刊CI。

猜你喜欢
医药卫生影响力广东省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