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3所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研究

2019-06-20 03:55曹瑞琳梅松丽扈月阳秦泽盈
医学与社会 2019年6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检出率个体

曹瑞琳 梅松丽 扈月阳 秦泽盈 张 莹

1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长春,130021;2 贵阳中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贵阳,550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在为大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和社交平台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网络成瘾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网络成瘾会给个体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1],从而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和个体发展。有研究表明,低自尊等一些与抑郁相关的人格是促成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2]。自尊不仅可以对网络成瘾产生直接影响,还可以通过影响其他变量间接影响网络成瘾[3]。生命意义感是人们理解和领会自己生活意义的程度以及觉察到自己生命目的、使命和首要目标的程度[4],有研究表明,自尊能预测生命意义感[5],而且生命意义感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4]。目前国内对自尊、生命意义感和网络成瘾三者之间的研究多集中在两两因素的关系研究,基于生命意义感作为自尊与网络成瘾之间中介变量的研究几乎空白。本研究提出生命意义感是自尊影响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这一假设,探讨大学生自尊、生命意义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途径,为大学生预防和控制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东北地区3所高校取得知情同意后的1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9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2.8%。

1.2 研究方法

网络成瘾量表由Young修订[6],共8个条目,回答“是”计1分,回答“否”计0分,总得分≥5的个体被判定为网络成瘾者。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系数为0.76。

生命意义感量表由Crumbaugh编制[7],共20个条目,包括生活态度、生活目标、生命价值、生活自主4个维度,采用1-7级评分,本次研究中该量表报告的Cronbach's系数为0.86。

自尊量表由Rosenberg编制[8],共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77。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4.0和SPSS-PROCESS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092名调查对象中,男生424人(38.8%),女生668人(61.2%);独生子女494人(45.2%),非独生子女598人(54.8%);城市学生481人(44.0%),农村学生611人(56.0%);本科生518人(47.4%),硕士生574人(52.6%)。调查对象年龄范围是18-33岁,平均(22.77±2.53)岁。

2.2 网络成瘾检出率

1092名大学生中有网络成瘾者91人,网络成瘾检出率为8.33%,其中男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2.03%,女生为5.54%,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74,P<0.001);独生子女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0.32%,非独生子女为6.5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网络成瘾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0.05)。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大学生之间、本科生和硕士生之间的网络成瘾检出率未见显著差异。

2.3 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大学生的自尊和生命意义感比较

将被调查大学生分成网络成瘾组和非网络成瘾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非网络成瘾组大学生生活态度、生活目标、生活自主、生命价值4个分量表的得分以及生命意义感、自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网络成瘾组(均P<0.001),见表1。

表1 网络成瘾组和非网络成瘾组大学生的自尊及生命意义感得分比较

2.4 自尊、生命意义感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的自尊与生命意义感及生活态度、生活目标、生活自主、生命价值均呈正相关(均P<0.01),而自尊、生命意义感及生活态度、生活目标、生活自主、生命价值与网络成瘾均呈负相关(均P<0.01),见表2。

表2 大学生自尊、生命意义感、网络成瘾得分的相关矩阵

注:**P<0.01。

2.5 生命意义感在自尊和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检验中介效应,首先将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以性别、学历、生源地、独生子女情况为控制变量,自尊为自变量,生命意义感为中介变量,网络成瘾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自尊能够直接预测网络成瘾,在加入生命意义感后,自尊依然能够有效预测网络成瘾,但是自尊的预测力明显降低(由-0.28变为-0.12),生命意义感在自尊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6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8.5%。见表3。

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样本量选择5000,在95%的置信区间下,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若不包含0,则中介效应显著。经检验,自尊通过生命意义感预测网络成瘾的间接效应结果不包含0(ab=-0.08,SX=0.014,95%的置信区间为[-0.113,-0.057]),存在中介效应。此外,在加入生命意义感后,自尊对网络成瘾的直接效应依然显著(c'=-0.06,SX=0.02,P=0.001,95%的置信区间为[-0.100,-0.024]),生命意义感在自尊影响网络成瘾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3 讨论

3.1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有待改善

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总体状况分析可知,有8.33%的大学生存在网络成瘾现象,低于于慧慧等人对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率的调查结果(10.3%)[9],可能因为医学生学业压力大、负担重,容易造成网络成瘾。男生网络成瘾率高于女生,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0]。目前我国网络成瘾者多为网络游戏成瘾[11],男生更具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倾向于把时间消耗在网络游戏上,在网络成瘾预防工作中应注意性别因素的影响,制定专门预防男生网络成瘾的策略,从而降低大学生网络成瘾率。独生子女网络成瘾率高于非独生子女,张敏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12],家庭因素是影响网络成瘾的重要环境因素[1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可能是出现差异性的原因,学校应多关注独生子女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

3.2 自尊、生命意义感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

自尊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李焰等人的研究表明,自尊能负向预测网络成瘾[10]。自尊水平低的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具有较低的自我认同感,常常采用逃避、妥协的消极方式应对困难,也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倾向于在网络世界里逃避压力、宣泄情绪。生命意义感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陈李双等人的研究也表明生命意义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密切相关[14],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感知生命意义时,就容易逃避现实、沉迷网络,因此,生命意义感低的个体更易网络成瘾。此外,长期沉迷网络的大学生容易产生短期脱敏效应,对周围事物感知能力降低[15],生活态度比较淡薄,很难树立生活目标,会降低生命意义感。

3.3 生命意义感在自尊和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生命意义感是对自我价值的感知,低生命意义感的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容易对生活产生无聊感和迷茫感,也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和逃避现实的心理,而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等是当今大学生消减无聊和逃避压力的普遍方式[16]。因此,低生命意义感的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进行的整体积极性评价,高自尊者通常持有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17],而低自尊者在学习和工作时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种不自信的体验阻碍了大学生在生活中展示自我、实现人生目标,从而很难获得生命意义感,他们更倾向于在网络世界里寻求心理补偿。因此,自尊水平越低的个体所获得的生命意义感也就越低,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越高,生命意义感在自尊和网络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

表3 生命意义感在自尊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注:*P<0.05,**P<0.01,***P<0.001。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检出率个体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