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道路保洁从粗放型到精细化探索

2019-06-20 08:33蒋达明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市容责任区上海市

蒋达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对环境卫生问题越来越关注。近年来,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本文针对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工作,以上海市为例,从道路保洁发展历程及趋势、精细化保洁举措及亮点等方面考虑,对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探索,为之后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城市道路的保洁水平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城市的“面容”和“招牌”,直接映入人们的眼帘,折射出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市民综合素质以及城市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道路保洁工作对推动城市多方面发展,特别是投资环境、旅游环境、人居环境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上海市道路保洁发展历程和趋势

(一)发展历程

上海市城市道路保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一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的“纯人工”阶段,道路清扫基本由人工用大扫把完成主要清洁工作;二是至2005年之前的“人机结合阶段”,大型保洁设备逐年加大投入,功能也日趋完善,其中“机扫率”“新型保洁法”等功能性指标的推行,将道路保洁在相对粗放型的管理格局下,基本解决了本阶段道路保潔的主要矛盾;三是近几年探索实践的“资源整合阶段”,它是在上海市容环卫行业经过市场化改革后,将作业和管理分开,经过梳理,把管理工作划分成“城市保洁、废弃物处置、城市景观灯光”等三大管理系统,并在体制、机制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将道路保洁工作综合化,逐步细化保洁作业工艺、工具,衍生中小装备,逐步强化管理、执法、社会宣传等,其内涵更加丰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二)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道路保洁管理模式将从传统向信息化、数字化、网格化管理转变;保洁作业手段将从以手工与机械化结合向机械化作业为主转变;保洁重心将从中心城区向中心城区创精品城镇和农村保洁水平全面提高转变,涵盖清扫保洁、绿化养护、市容秩序管理等作业内容的市容一体化将是一个新趋势。全面推行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使城市道路保洁管理水平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相适应,与建立和谐社会相适应,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

二、全面推行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

2018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李强强调,当前上海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建设“五个中心”、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卓越心,使上海这座城市更有温度、更富魅力、更具吸引力。

(一)建立道路保洁一路一档

上海市道路保洁全面建立“一路一档”。“一路一档”主要反映每条道路的等级、长度、面积、保洁时间、人工普扫、机械清扫、高压冲洗、废物箱保洁、上门收集等的作业时间和频次,以及巡回保洁的间隔时间,旨在全面掌握每条道路的保洁详情。“一路一档”的全面建立,为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打下了扎实基础,能更准确掌握每条道路的作业时间、标准及相关保洁要求,提高了道路保洁作业的监控能力,有效促进了道路保洁作业和管理水平提高,提升了道路文明的水平。

(二)落实道路保洁“一路一策”

中小道路环境质量问题改善是提升全市道路保洁水平的一大瓶颈,也是市民投诉的重灾区。为切实改善中小道路环境质量,提升中小道路保洁管理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洁对策,即根据每条道路的易污染点、污染时段和污染原因,安排好道路、绿化带的保洁时间、人员班次、机扫冲洗频次等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上海在全市业态复杂、反复发生问题的中小道路全面落实“一路一策”管理。“一路一策”管理通过排摸每条道路的污染点、污染时段,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根据排摸结果针对性地重新调整作业班次、作业方式和作业人员等,制定出不同类型、不同要求的保洁作业标准,最终将上述的各类数据综合在一张表内,形成该道路专属的道路保洁策略表。“一路一策”的全面推行,完善了道路保洁作业标准化管理,落实了差别化管理,推动了全市道路保洁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创新道路保洁工艺方法

上海市道路保洁工作注重提炼先进经验、创新工艺方法、优化保洁模式,提炼出“1+X”保洁模式,即在道路保洁九个作业流程(收、拾、淋、扫、冲、磨、清、运、巡)的基础上,根据道路属性、车辆行人流量、道路两侧的商业属性、气候变化等进行工艺配置。积极探索、研发和运用小型专业保洁工具,配合使用扫路车、高压冲洗车、雾炮车、清洗车等新型装备,使作业更有效。创新“链式”联动机械化作业法、“雁行”保洁法、“陈扣娣班组”八大保洁法等作业工艺,不断推出以“作业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为主要内容的道路保洁工艺方法。

(四)推进定时定点上门收集

上海市全面推进沿街商铺定时定点上门收集试点。结合责任区制度的落实,制定推进计划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工作目标、收集方式和收集频次等。建立上门收集社会协同机制,通过设置意见箱、公开社会监督电话等形式,听取社会各方建议,及时落实整改措施,聘请社会第三方机构每季度对责任区道路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于部分推进速度慢、治理效果不明显的单位采取上门督办的方式,督促责任单位整改问题。加强宣传沟通、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协同机制等三个方面,确保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目前,开展定时定点收集试点工作的路段已初显成效,道路环境状况及店铺责任意识均有所提升。

(五)加强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

上海市全面推进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依托“绿化市容进社区”平台,探索培育责任区自律组织,做好“我的门前我负责,我的区域我保洁”,加强源头治理,减少垃圾产生。进一步宣传、告知责任区管理办法,制作责任区管理工作动画公益宣传片,将枯燥的责任区管理的标准、范围和规范等条款转化成有趣的动画,好记易懂,提升市民对责任区市容环境的意识,营造全市人人参与责任区管理的良好氛围。结合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工作,积极探索“责任部门服务、企业(集团)落实、商家自主管理”的新模式,在源头上为道路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开展提供便利。

(六)打造城市落叶景观道路

自2013年起,上海市积极打造落叶不扫景观道路。每年10月至12月,徐汇、普陀等区部分道路开始实行落叶不扫,形成如诗如画的道路落叶景观,得到市民广泛的认可和高度的评价。结合全市林荫道建设和树种优化调整,不断提升道路景观品质,使落叶景观路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与市民百姓相通,精心设计、精心养护、精细保洁、精细管理,用好“绣花”之功,绘制“精致”之美。落叶不扫不代表对道路的保洁要求降低,相反,道路保洁员每天会对景观道路采取“捡拾保洁”,清除隐匿在落叶中的垃圾,确保没有垃圾滞留路面,留下干净的落叶供行人欣赏、留念。如遇雨天、雾霾等特殊天气或城市重大活动,则将以行人通行安全、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为先,暂不保留落叶,对道路上的落叶进行全面清扫保洁。

三、精雕细琢精细化管理凸显亮点

为进一步展示上海窗口新形象,凸显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新成效,本市创新道路保洁工艺,优化保洁作业流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根据不同区域、道路的特点,分类施策。对于景观道路、景观区域(如外滩、人民广场、陆家嘴等)、功能区域(如火车站、飞机场、商业中心等)等重点保障窗口区域,根据区域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道路精细化保洁和管理措施,确保窗口区域道路保洁有特色、出亮点、现形象。

(一)核心区域强化保洁

2018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道路保洁以“对标国际一流,体现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优于世博标准”目标,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市容环境整洁、美观、靓丽。对进口博览会的核心区域加强地面道路保洁,提升冲洗质量,减少扬尘和污渍,及时清除车载散落物。主场馆周边26平方公里商务区核心区和主要道路,道路机械清扫每天不少于4次、路面冲洗不少于两次,垃圾落地清理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道路作业时间不少于18小时,推行“夜间冲洗、白天保洁”模式,确保路面见本色,有条件的地区达到“席地而坐”标准。在其他区域增加循环保洁频次,减少垃圾滞留时间,同时加强对沿街商铺生活垃圾的上门收集;及时更新、维护道路两侧废物箱,增加废物箱收集和保洁频次,确保箱体完好、整洁、无满溢。

(二)窗口区域打造亮点

上海市各窗口区域因地制宜制定保洁方案,精准施策打造服务特色。黄浦区在外滩区域制定了“一岗、两全、三化、四导、五规范、六件套”的保洁作业管理模式,即:一岗一流程;保洁全方位、全覆盖;操作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导游、导厕、导交通、导购物;道路保洁作业标准规范、作业操作规范、一线作业人员行为规范、工具使用与维护规范、作业车辆保养规范;折叠钳子、喷水壶、钢丝球、百洁布、抹布和小铲子“六件套”的精细化保洁法。通过精细化的作业管理,打造外滩靓丽风景线。静安区在窗口区域开展小工具、小工艺试点,推行道路保洁小型装备的革新,采用“一体化保洁”的综合管理模式,严控道路污染源。杨浦区通过对重点街区道路细致筛选,选定四平路(国定路—环岛)为“席地而坐”试点路段,采取加强保洁力度、调整作业模式、延长保洁时间等方法,倡导以居家式环境保洁手段打造“席地而坐”理念,形成干净舒适的人行道环境。

(三)主要道路优化保洁

上海市各区根据区域实际,不断优化和创新道路保洁作业模式,加大道路冲洗保洁力度,提升道路保洁质量。徐汇区在徐家汇商圈配备大功率吸尘车及环卫冲洗车,提高道路保洁频次,实现管理与执法联动。杨浦区针对杨树浦路、军工路等路段,坚持每周开展2~3次的环境集中整治,保证重点路段每天保洁6次以上,切实减少道路扬尘污染。松江区推行全面保洁和重点保洁相结合的方式,对扬尘防控试点示范道路实行每天两次的机械化保洁,重点道路根据道路保洁等级和污染程度,增加机扫、冲洗频率各1次。浦东新区全面实行“432+221”保洁标准,即:一级道路扫4遍冲两遍、二级道路扫3遍冲两遍、三级道路扫两遍冲1遍,从而提升道路保洁质量。

社会在进步、城市在发展,上海市正以全新的面貌飞速向前发展。道路保洁要不断强化創新意识、形成创新机制、培育创新能力,全面推行精细化保洁,推动行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释义[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等. 道路清扫工(四级)[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等. 道路清扫工(五级)[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4]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解读[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李静敏)

猜你喜欢
市容责任区上海市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一片狼藉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员责任区建设活动的几点思考
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员责任区建设活动的几点思考
照片墙
浅谈如何开展好党员(安全)责任区活动
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 推进区域督导网格化管理
“保特佳”表面防护材料的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