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6-20 14:07许宗保
今日财富 2019年13期
关键词:战略性技能型新兴产业

许宗保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湖南省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现状,在此基础上发现湖南省高职教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人文素养教育、教育培训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是知识技术密集性强、较少的物质能量消耗、较好的发展潜力及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在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情况下,发挥对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

一、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现状

依据《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紧缺人才供求分析报告》 (2017-2018年度),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也面临着营收增长速度逐步放缓,高端人才紧缺等问题。高端人才紧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高级管理人才,主要是指中层以上管理岗位并具有连续任职经历的人才;二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三是高技能人才,主要是指具有高级技能等级资格的人才。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以下简称《目录》)和教育部核定的《湖南省高职学院2016年专业设置备案名单目录》,调查了湖南省65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截至2016年,湖南省高职院校所设的专业种类覆盖了19个大类,专业总数377个,专业点数共计1503个。

(一)专业设置门类较齐全。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19个大类皆有覆盖,但377个专业总数只占到了《目录》中748个的50.4%。同时,湖南高职院校的专业点数为1503个,按目前高职院校65所计,平均每所院校的专业点数为23.1个,基本能满足湖南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多方面人才的需求。

(二)主体专业较为突出。从专业布点数来看,财经商贸大类、装备制造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分别以18.03%、16.30%和13.31%的比例排在前三,三者之和更是占到专业点总数的47.64%。目前,湖南省已基本形成了以财经商贸大类、装备制造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为主体专业体系。

(三)特色专业较为明显。近年来,湖南高职院校对接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打造出了一批特色专业。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所设的电气化铁道技术、铁道信息技术与应用等专业;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所设的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化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这些高职院校结合产业需求所设的专业为湖南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对推动湖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湖南省高职教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具有“高人文素质、高科技水平、高实践能力、高创新精神”的特点。所以教学目标的定位要清晰与此相适应,但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而是定位于“专升本”。这种目标层次定位不准,导致教学目标出现偏差、教学资源的配置未体现在实践及操作技能的提升上。

(二)高职课程设置不符合要求

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基础,能否根据产业结构的特点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1.专业设置结构比例不协调

面向第三产业专业设置过多,与当前产业结构不相适应,面临人才培养过剩;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过于集中在部分行业,而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过少。湖南是农业大省,但目前湖南高职院校所设专业与第一产业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相关专业也太少,农林牧渔专业只占到总专业的2.4%,与教育部发布的《目录》相比,专业种数占有率仅为其28.85%,有超2/3尚属空白。

2.专业设置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协调

存在着专业门类齐全、覆盖面广,但专业设置趋同严重。湖南高职院校专业布点非常不均衡,财经商贸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布点率分别达到18.03%、16.30%和13.31%。且从具体专业来看,通用性较强的专业设置比重过大,专业趋同现象较为严重。

3.专业设置上缺乏前瞻性

未来几年湖南在先进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文化创意及节能环保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对人才需求较大,而湖南高职院校除了在生物、信息和节能环保三大产业方面专业设置较为齐全外,其余所涉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甚少。这充分说明湖南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超前性的原则,设置专业时没有考虑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和未来重点产业的发展趋势。

(三)人文素养教育重视不够

企业生产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的同时,企业对技能型人才也越重视,将技能型人才提拔到更高的管理岗位,这就对技能型人才的人文素养要求也更高,如团队意识,个人的格局、战略眼光等。如果技能强,但缺乏团队意识、自私自利甚至性格扭曲,这样的员工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时没有意识到这些只有在后续工作中才会出现的隐患,重视技能方面教育而忽视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

(四)教育培訓体系落后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的运作模式尚待进一步建立和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培训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各行各业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称系列的考评体系,以及使用、激励、保障等机制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均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具有“双师”特质带教教师的工资待遇也有待不断提高。

三、湖南省高职教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

高职教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理念应是:完善技能型(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应用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分析为前提,以高水平的实训办学条件为基础,以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及学生的持续发展为检验标准,培养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能胜任相关职业岗位工作的“高科技水平、高实践能力、高创新精神”的高级蓝领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宽基础、精专业”,“重应用、活模块”为原则,根据企业需求,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推动教学、实训的融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引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培训所用的一线课程,让学生熟练掌握行业标准和操作技能,并使学生对该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有前瞻性的了解。

(三)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匹配

1.强化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职能,科学协调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重复设置现象严重,冷热专业差别明显,专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各个高职院校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设置专业,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因此,政府部门首先应该统筹区域内的高职院校,站在为合理规划区域人才发展战略的立场上,制定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以促进地方高职专业设置的合理发展,为区域经济输送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政府以地方产业结构的特色为出发点,以地方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为参考依据,统筹分析目前湖南省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状况,着力打造与湖南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高职专业体系。并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进行专业调整,可以采取整合优势资源的办法做强、做大部分特色专业,而对于那些专业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建议取消弱势专业,扶持开发其他专业,从而合理布局湖南省的高职专业。

2.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建立专业设置评估与预警机制

政府应积极搭建湖南高职教育与人力资源信息交互平台,使高职院校、企业学生和三者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促进高职专业设置进一步符合湖南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要。如定期公布高职学校的招生情况,包括学校开设的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人数、生源报考和录取比例等情况,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学校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的情况下进行自主选择专业报考。

建立专业设置评估与预警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根据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规划,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建立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对新开设专业严格把关,避免专业建设的重复与盲目。

3.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与诊断改进机制

(1)紧跟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各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要了解地方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变化趋势,专業设置要与地方主导产业相匹配。同时,由于人才培养存在着滞后性,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对于新兴产业要有较好的敏感度,能够根据高职学校自身的特点,适当开设与新兴产业有关的专业,这样才能保持与地方经济发展同步,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

(2)构建特色专业群,打造专业品牌与特色 。各高职院校适应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求,面向装备制造、轨道交通、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产业领域开设新专业,撤并人才需求低、市场饱和度高的专业,以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打造3-5个特色专业群。如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先进装备制造业,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特色专业为核心,着力打造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汽车运用技术和现代生产服务等覆盖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的特色专业群。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对接航空产业,着力打造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服务等航空类专业群。

4.建立以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高水平实训基地,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一个知识整合与技能训练、成果孵化与技术创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开放的、多元的互动平台使实训教学、科研开发和生产实习达到有效融合。

5.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高技能人才的成才环境

要架构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建立和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的衔接机制,为高技能人才在学阶段提供成才环境。构建完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及培训体系,通过中职生升入高职,进而升入应用型本科和硕士(博士)教育阶段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升学通道,为技能型人才在学阶段开辟坦途。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依据,构建职业教育体系。随着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可借鉴德国的职业继续教育模式,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的职业继续教育。要开辟多种入学渠道,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企业职工教育、岗位培训并举,建立合理的衔接机制,丰富终身教育的内涵。

总之,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湖南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的发展与转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和动态调整,实现专业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促进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者单位:湖南长沙民政职业学院财经管理学院)

本文系2010年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011BZZ17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战略性技能型新兴产业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认识和思考
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两种趋势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试论知识经济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工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角色定位及其路径
三只猴子与新兴产业
避开新兴产业陷阱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