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实效的探索与实践

2019-06-24 09:30/贺
中国煤炭工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区队工种实操

文 /贺 晴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对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转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对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和安全技能操作训练,经严格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平煤股份十矿严格落实国家安监总局颁发实施的《煤矿安全培训规定》(总局令第92号)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依托培训基地优势,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大力推行实操训练教学,着力提升矿井特种作业人员的技术素养,实现各工种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保障矿井安全平稳发展。

一、强化宣传引导,提高思想认识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矿井灾害日趋严重,对特种作业人员自身技能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发生的安全事故分析得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低,违章违规操作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并且,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普遍存在着突出的“工学矛盾”,“重生产、轻培训”“重形式、轻效果”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培训班办成了“取证班”。因此,只有加大对《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的宣传力度,提高对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视,才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为保证培训效果,严格落实92号令,让脱产培训落到实处,十矿职教中心通过深入基层区队广泛调研,利用文件宣讲、召开座谈会、交流谈心、广播电视引导等形式,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使各级各部门领导对《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的要求入脑入心,逐步增强干部职工对当前培训紧迫性、重要性、严格性的认识,促进干部职工安全思想意识不断提升,为特种作业人员全脱产培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考核

十矿职教中心不断完善培训工作机制,坚持“谁培训谁负责、谁使用谁把关”的原则,实行全脱产培训,做到“有训必考、教考分离”,注重培训过程监督和质量评估考核,把安全培训作为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做到真脱产、真培训、真考核,真正提升职工操作技能。

一是统筹安排,精细组织,着力解决“工学矛盾”。为了让参加培训的职工做到真脱产,十矿职教中心结合区队生产实际,广泛听取基层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年初对所有的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统筹安排,按照各工种总人数列出详细培训计划。采取多办班、办小班、基层区队每期少派人的方法组织,培训期间周六、周日正常上课,既保证了全脱产培训的实施,又保证了井下安全生产不受影响,妥善解决了工学矛盾,赢得了参培职工和基层区队的支持和认可,实现了培训生产两不误。

二是健全管理机制,注重培训过程监督。为了提高脱产培训效果,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强力推行“三挂钩”制度,即学员培训考核成绩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绩效工资挂钩,与学员本人和所在区队党政正职工资挂钩,从而形成“安全培训利益共同体”,为促进培训效果提升奠定了基础。脱产培训期间,职教中心在严格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要求各送陪单位党政负责人签订《安全培训承诺书》备案,针对学员实施每天四签到制度,初培班缺课2天或发现培训期间有上岗入井者开除学籍,开除1人次对所在单位罚款1000元,并对所在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和本人进行处罚,责令重新参加培训。

三是严格质量评估考核,形成合力推进局面。要求新上岗人员或在岗特种作业人员要按照规定时间参加安全培训考核,经考核不合格的,可以安排补考一次;经补考仍不合格的,除不得从事本工种上岗作业外,对本人罚款500元,2人以上不及格对所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各罚款300元。每个工种培训班及格率达不到80%以上的,每低于一个百分点,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分别扣发当月绩效工资的1%;及格率在80%(含80%)以上至89%不奖不罚;及格率达到90%及以上的,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分别加发当月绩效工资的1%。教师、学员和区队干部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职工安全培训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创新培训模式,注重培训实效

十矿职教中心作为平煤神马集团的8个特殊工种考核点之一,担负着十矿、十二矿等兄弟单位11个工种,1600多名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十矿职教中心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和手段,切实提升培训效果。

一是创建实操基地,突出现场实操教学。十矿投资100多万元,创新采用“图画式煤矿安全生产实操考核模拟巷道”,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集皮带运输巷、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防突作业、开拓工作面、机电硐室、爆破作业、通风设施、监测监控等10个实操现场,具有仿真实训、技能比赛、安全实验、职业技能鉴定、创新技术实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实操培训基地,可满足煤矿井下11类特种作业及煤矿其他25个一般工种进行实操培训。

十矿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专业优势,利用实操基地开展 “实物实训”,让实操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的老师傅走上讲台或者实操现场,“教”“学”一体,设置出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题和故障,让新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讨论检查和故障处理,从而起到牢固掌握操作流程的目的,切实提升专业技能。

二是合理设置培训内容,不断拓展培训手段。为增强培训实效,十矿严格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设置培训内容,使职工真正学有所得,并把所学的规范操作流程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同时,打破培训方式单一、形式守旧、职工不易接受等弊端,改变培训模式,拓展培训手段,由过去的以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模式,变为实操课重于理论课,突出现场实操教学、实物教学,充分利用实操教学基地、多媒体设备、3D动画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职工的学习兴趣,使职工乐学爱学,学有所获,实现技能提升,不断规范岗位操作行为,以岗位达标带动安全生产达标、工程质量达标。

三是开展教学“帮扶”活动,实行“送技术下区队”。十矿因地制宜开展“一对一”教学帮扶活动,将生产一线区队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安全技能素质较差,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人员作为帮扶对象。帮扶人员由区队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技师、班组长和教师组成,在培训班加强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学习辅导,在井下现场进行技能操作培训指导。

根据区队对特种作业专业的技术需求,充分发挥各专业技能大师和技术骨干的作用,在全矿范围内组织“专业技术宣讲团”,广泛开展“送技术下区队”活动,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解决专业难题,帮助区队培养技术能手。

总之,平煤股份十矿在特殊工种培训工作中,强化宣传引领,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责任考核,激发了职工岗位学习、岗位提高、岗位成才的工作热情,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特殊工种人才队伍,为煤矿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区队工种实操
师生安全实操培训的路径探索
5G通信技术在特殊工种工作中的应用实践
石材板材研磨与抛光的准备与实操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特殊工种,劳动保障当及时“成长”
煤矿区队管理新探索
我能按照从事有毒有害特殊工种办理提前退休吗
新形势下煤炭区队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
浅议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政策
央视“说吧”系列报道实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