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TE语音接通时延感知提升的优化策略研究*

2019-06-25 06:02刘雪春
通信技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信令空闲时延

刘雪春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366)

0 引 言

VoLTE(Voice over LTE,长期演进语音承载)是4G高清语音最佳解决方案,具有接通时延短、语音质量高等特点。VoLTE相对于传统的语音业务解决方案,最大的优势在于端到端的接通时延短,语音质量高。如何降低接通时延,体现VoLTE技术的优越性,对提升客户感知度、减少LTE网络信令消耗、提升网络性能具有重大的意义。

VoLTE语音接通时延,在人为感知角度上是指从主叫拨号到听到被叫回铃音的时长,信令角度上来看,是指从主叫手机发起业务请求(INVITE)到收到振铃消息(180 Ringing)的时间;VoLTE语音接通时延过长,会影响客户感知满意度[1]。

1 VoLTE呼叫时延影响因素分析

VoLTE呼叫时延影响因素主要有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侧、无线侧、核心网及IMS侧。

在UE侧,VoLTE终端互拨与VoLTE终端拨打非VoLTE终端两种场景下比较,呼叫时延降低约50%;若被叫终端数据业务处于IDLE(空闲)态,VoLTE语音被叫时将发起RRC重建信令,来重建默认承载,从而导致呼叫时延增加;若被叫终端处于数据业务CONNECTED(连接)态,则不需RRC重建,呼叫时延缩短200~300 ms[2]。

在无线侧,由于无线环境复杂多变,覆盖问题、干扰问题及衰落等场景,会影响VoLTE语音业务性能,增加端到端的呼叫建立时延;TBS(Transport Block Set,传输块集)大小限制设置不当,影响SIP消息传输效率,增加eNodeB调度时延。上行BSR(Buffer Status Report,缓存状态报告)周期设置不当,会对上行调度效率产生影响,从而增加LTE系统的调度时延[2]。

核心网侧的MME(Mobile Managen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寻呼参数如果设置不合理,将导致触发二次寻呼,从而增加VoLTE响应时延[2-3]。

IMS侧的智能业务,由于需要获取被叫精准位置信息,在用户连接态情况下,MME需要向eNodeB获取用户位置,增加时延900 ms左右。当用户处于空闲态时,还需对用户进行寻呼才能获取精确位置信息,耗时巨大。

为了改善全网VoLTE用户的语音接通时延感知,本文结合现网优化工程,对网络各种参数联动调整,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VoLTE端到端的语音接通时延优化方案。

2 优化策略方案

2.1 无线侧UE不活动定时器优化

2.1.1 优化思路

空闲态UE较连接态UE在VoLTE语音业务过程中增加的时延主要有两个方面:

(1)被叫寻呼响应时延:MME发送paging到被叫UE上发Service Request为止产生的时延,如图 1所示的 SEQ(Service and Experience Quality,客户体验管理系统)中的信令流程。

图1 SEQ平台中的寻呼信令流程图

(2)被叫Service Request过程:空闲态UE进行Service Request过程包括了RRC连接建立,UE上下文建立及资源重配等过程,需要消耗时长,而连接态不需要。UE空闲态和连接态信令流程对比见图2。

图2 UE空闲态和连接态信令流程对比

通过调整UE不活动定时器的时长,增加UE连接态的时长,减少空闲态寻呼响应时延及UE的Service Request的过程耗时,进而缩短VoLTE语音接通时延。

2.1.2 参数定义

UE不活动定时器(Ue Inactivity Timer)用来指示当不存在QCI1业务时,eNodeB监测UE收发数据。若UE一直无收发数据,且持续时间超过该定时器设置的时长,则释放该UE;此定时器如设置为0表示不限制;需要说明的是,该参数修改后,只对新接入的用户生效[4]。

该参数设置的越小,UE在没有业务情况下,越早被释放,会导致用户频繁发起RRC连接请求,且由于正常释放次数增多,会导致统计的掉话率等网络性能指标变好;该参数设置的值越大,UE在空闲态时,释放越迟,这样UE会更长地占用无线资源,且正常释放次数减少,会导致统计的掉话率等网络性能指标恶化。

2.1.3 参数调整策略

UE不活动定时器10 s调整为30 s,增加UE连接态的时长,减少空闲态寻呼响应时延及RRC连接建立时长,参数调整如图3所示。

图3 UE不活动定时器参数调整

2.2 无线侧寻呼参数优化

2.2.1 优化思路

在LTE中,寻呼消息是由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承载,寻呼标识在常规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承载。UE周期性监听PDCCH,若从PDCCH信道上解调出P-RNTI(Paging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寻呼无线网络临时标识),表示UE需接收与之对应的PDSCH,通过PCH(Paging CHannel,寻呼传输信道)的参数解析从PDSCH上接收到的数据块,从而获取寻呼消息[5]。

在LTE的协议中,SFN(System Frame Number,系统帧号)重复的周期为256个帧(编号为0~255)。每个SFN由10个子帧组成(编号为0~9),每个子帧1ms。PF(Paging Frame,寻呼帧)对应一个LTE无线帧,PO(Paging Occasion,寻呼时刻)对应无线帧中某个子帧,通过PF、PO和UE的IMSI,确定终端在哪个PF的PO中(即哪个无线帧中的哪个子帧)监听寻呼消息。对于一组UE,PF和PO的值与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性接收)周期内PDCCH在时频资源上的无线帧和子帧的位置相对应。终端监听寻呼消息的周期越短,终端响应寻呼时延越短。PF与PO主要由T与nB两个参数决定,并在SIB2中通知UE,如图4所示。

图4 SIB2内容

2.2.2 参数定义

T为寻呼周期,取值为{32、64、128、256}个无线帧。其取值越大,则空闲状态下UE的功耗越小,但会加长寻呼消息的平均时延[5]。

表1 寻呼子帧中PO的取值(当nB为4T时)

由于子帧1、6为特殊子帧,建议优先考虑使用子帧0和5,也即一般不使用Ns4。Paging Sent Num为用户寻呼下发次数,取值范围:1~3,需要折衷考虑寻呼成功率与寻呼间的关系,建议值为1。

寻呼容量:假设T取64,nB取T(一般配置情况下),即寻呼周期为640 ms,每个无线帧的子帧0发送寻呼消息,所有用户分成64组,则最大寻呼量为16×100=1 600次/秒。查满足一定阻塞率(2%)的ERL(爱尔兰)表(容量为16),则同时可寻呼9.8个UE-ID,则平均寻呼量可达为980 个/秒,比2G或3G系统至少高1~2个数量级;LTE寻呼消息与其它业务共享PDSCH,且优先级高于其它业务。因此,LTE系统一般不用担心寻呼容量受限的问题。

2.2.3 参数调整策略

调整寻呼周期T,由128个子帧default Paging Cycle(默认的寻呼周期)调整为64个子帧,寻呼密度nB暂不调整,仍采用1倍的寻呼周期作为寻呼密度,以此减少寻呼消息在无线信道上的平均时延,调整前后如图5所示。

2.3 EPC寻呼参数优化

2.3.1 优化思路

MME寻呼方式是:每次寻呼等待6 s,寻呼2次,12 s后若无收到回应,则认为寻呼超时。当一次寻呼超时后,MME会进行第二次寻呼,等待的时间越长,寻呼响应时延越长。调整MME的寻呼策略,减少一次寻呼超时后的等待时长,能有效提升一次寻呼超时后的寻呼响应时延,进而提升整体的寻呼响应时延,提升全网VoLTE的语音接通时延。

2.3.2 参数定义

MME中和寻呼相关的参数在现网的配置中主要有T3413和N3413。

缺乏健全的二级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本课题组调研,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实施二级财务管理制度,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缺乏健全的二级财务管理制度,且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设置对应的专业岗位,一般由相关的干事兼任其职责。目前,高职院校一级财务管理较为成熟,且具有具体的规章制度,二级学院则没有。这就使得二级学院在实施财务管理过程中,对其内部监控、创收管理及相应的经济责任都缺少相应的控制力。此外,很多高职院校在实施二级管理过程中,财务不够公开,理财决策不够民主。

T3413用于控制MME发起寻呼与UE响应的时间间隔。该定时器在MME发送寻呼请求消息后触发,在收到服务请求消息后停止,若超时,MME重发寻呼请求消息。

图5 调整无线侧寻呼参数前后对比

N3413用于指定在寻呼信令流程中,没有收到UE的响应消息后,MME重发寻呼请求消息的次数。

因此,减少T3413的时间间隔,增加N3413的寻呼次数,能有效地提升整体的寻呼成功率,提升寻呼响应时延,进而提升VoLTE的语音接通时延。

2.3.3 参数调整策略

现网MME设置的寻呼方式是一共寻呼2次,每次等待6 s,修改为一共寻呼4次,每次等待3 s,同时将VoLTE的2次寻呼等待时长设置为2 s。

2.4 IMS侧智能业务位置信息获取优化

2.4.1 优化思路

智能业务,需要进行长短号翻译,引入时延150 ms,同时由于需要获取被叫精准位置信息,增加时延900 ms左右。获取精准位置信息,在用户连接态情况下,MME需要向eNodeB获取用户位置,当用户处于空闲态时,还需对用户进行寻呼才能获取精确位置信息,耗时巨大。在特定业务下,只获取被叫用户的MME位置信息,可大大缩短时延(见图6)。

图6 主叫和被叫流程中的时延

2.4.2 智能业务触发流程

当VPMN(Virtual Private Mobile Network,虚拟专用移动网)用户发起呼叫业务时,主被叫均需触发智能网平台,由S-CSCF(Serv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触发SCP AS(Service Control Point Authentication Server,业务控制点的认证服务器),具体信令流程图见图7。

图7 主叫SCP AS信令流程

智能业务平台SCP AS被叫需要获取精准位置信息,触发流程(如图8所示)相比主叫SCP AS多了与无线交互的流程。被叫签约智能业务时:SCP AS会向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发起UDR(User-Defined Routing,按用户的规定选路)请求,涉及MME和无线网络。

2.4.3 优化策略调整

在特定业务下,只获取被叫用户的MME位置信息,不再获取被叫的精准位置信息(如图9所示)。

图8 被叫SCP AS信令流程

图9 智能业务优化策略

3 优化后效果评估

3.1 无线侧UE不活动定时器效果评估

优化措施:选取VoLTE话务量高,VoLTE始呼次数高的基站共计10个。将UE不活动定时器参数由10 s调整成30 s,调整前后的各种性能参数对比如表2所示。

优化效果:从表2中可看出,V2V(VoLTE to VoLTE)被叫SBC(Session Border Control,会话边缘控制)发Invite收180时延由1 793 ms下降到1 756 ms,下降 37 ms。

表2 UE不活动定时器参数由10 s调整成30 s,各种性能参数效果评估表

3.2 无线侧寻呼参数优化效果评估

优化措施:在某些地区对无线侧寻呼参数进行优化,寻呼周期由128帧(1 280 ms),修改为64 帧(640 ms)。

优化效果如图10所示,3个县市V2V端到端振铃时延分别下降227 ms、192 ms、180 ms,全网下降139 ms。

3.3 EPC侧寻呼参数优化效果评估

优化措施:MME侧寻呼参数优化,寻呼间隔由原来的6 s,寻呼2次,修改为寻呼间隔3 s,寻呼4次。

优化效果见表3,绍兴V2V被叫侧寻呼响应时延984 ms下降到949 ms,下降了35 ms。

表3 MME侧寻呼参数优化前后各种性能参数效果评估

3.4 IMS侧智能业务位置信息获取优化效果评估

优化措施:在特定业务下,只获取被叫用户的MME位置信息,不再获取被叫的精准位置信息。

优化效果见图11,该地区V2V端到端振铃时延从3 522 ms下降到3 483 ms,下降了39 ms。

图11 智能业务位置信息获取优化前后V2V端到端振铃时延

4 创新总结

本案以改善全网VOLTE用户的语音接通时延感知为目标,结合现网研究和实践情况,创新式地提出了一种VoLTE语音接通时延提升方案,包括无线侧、EPC侧和IMS侧的联合优化。通过在试点区域的实施及对比,相较于传统的VOLTE用户的语音接通时延方案,本文提出的优化策略有以下优点:

(1)在MME寻呼负荷轻载前提下,缩短2次寻呼时延,有利于提升寻呼质差用户时延感知;

(2)在eNodeB寻呼负荷轻载前提下,缩短寻呼周期,减少寻呼时延,有利于提升用户时延感知;

(3)在特定业务下,不再获取被叫的精准位置信息,有利于提升智能网签约用户的时延感知;

(4)相比于传统的TOP小区、TOP用户优化等方案,具有见效快,成本省,提升范围广等优点。

该方案为优化方案,仅需要进行IMS侧、MME侧和eNodeB侧参数优化调整,无需进行硬件改造或者软件版本升级,无需额外花费成本。在现网推广实施中,截止3月13日,VOLTE用户的语音接通时延显著降低,从2月11日的3 497 ms,降低到3月13日的3 354 ms,缩短143 ms,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信令空闲时延
5G承载网部署满足uRLLC业务时延要求的研究
SLS字段在七号信令中的运用
“鸟”字谜
移动信令在交通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西湾村采风
彪悍的“宠”生,不需要解释
基于信令分析的TD-LTE无线网络应用研究
简化的基于时延线性拟合的宽带测向算法
LTE网络信令采集数据的分析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