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企业品牌塑造须行稳致远

2019-06-27 00:23苑辉
上海企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受访者人工智能用户

苑辉

近几年,人工智能企业日益得到全社会关注。不仅各类初创公司是舆论关注的热点,连一些过去从事基础研究的机构也日益被重视,人们正在迅速接受人工智能这一概念。

根据长江商学院许成钢教授和武汉大学的崔曉晖在3月20号发布的报告《中国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从公共认知及媒体报道的角度看,中美两国对于人工智能的报道正面情感要高于负面情感,而中国的正面情感比例相对更高一些。

今天的中国社会经过了改革开放的不断变化,对于各种新技术、新应用保持着开放、拥抱的态度,这对于正在成长期的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以及它的品牌塑造无疑是一个值得珍视的好消息。

这是快速培养品牌的良好土壤。

过去,传统企业打造品牌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新生代的科创企业迅速崛起,我们会发现,这些企业的品牌塑造路径正在悄然改变。借助先进、丰富的传播手段,在今天的舆论生态下,很多科创企业的品牌塑造“走快棋”“下猛料”,运用大数据等手段,精准定位,不少企业能在很短时间内,快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形成一个品牌的影响力。

然而,快并不代表好的品牌。

曾几何时,Facebook这样的企业是酷的、科技的代名词,创始人也代表着人们对新一代创业者的想象。但是最近一年来,Facebook公众形象日益贬损。一项测试表明,最近Facebook推出的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品,在没有标明是Facebook研发的情况下,用户给出的评分更高,而标注后,用户的评价却降低了。这些都是2018年持续发酵的数据泄漏事件造成的。数据泄漏事件发生后,有数据显示Facebook拥有积极形象的受访者数量下降到了35%。不仅如此,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及其他高管的形象也遭受重大打击。数据泄漏事件之前,45%的受访者认为Facebook有着优秀的领导层;然而在数据泄露事件之后,这一比例下降到了22%。还有一项调查发现Facebook能够“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受访者比例从此前的37%下降到了16%。与此同时Facebook增速正在放缓,从2016年收入增长54%下降到了2017年的47%,再到2018年的收入增长了37%,根据标普全球(S&P Global)的数据,华尔街的预测Facebook的增长速度将会继续减缓,今年将降至23%,到2020年降至21%。

成功扩大的品牌影响力,在企业报出负面新闻时显得格外脆弱。

或许快速增长,会让一些企业变得傲慢,特别是在新兴领域,这些企业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传统企业。这样的增长速度会让企业无比自信,忽视了社会,忽视了用户,忽视了员工。

不得不说,对于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企业来说,塑造品牌依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如何打破人工智能特有的技术语言和品牌表达之间的鸿沟;新兴事物可能面对法律环境复杂、行业标准不完备、公众认知度低等情况,如何识别、处理这种高度不确定环境下品牌可能遭遇的危机?都值得探讨,然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回归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

新兴的人工智能企业,站在科技的前沿,如果不能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价值导向,如果没有这个产业腾飞之际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是追求短期利润,是很难长久发展的。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勇往直前,勇于变革,走向世界舞台的企业,比如海尔、华为,无一不是具有责任和担当的企业,无一不具有“视问题为机遇,为社会创造价值”进取心态。未来,我们相信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中必然诞生响亮世界舞台的品牌,因为这一轮发展,中国企业从一开始就站在了相近的起跑线上,而如果诞生这样的品牌,它必然以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为责任,为使命,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受访者人工智能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认识亚健康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民生清单”承载幸福期待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信用卡资深用户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房价还会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