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公布迄今最详细宇宙图谱

2019-06-27 19:15
科学之友 2019年6期
关键词:寒武纪哈勃银河系

哈勃公布迄今最详细宇宙图谱

哈勃太空望远镜科学家公布了最新的宇宙照片——“哈勃遗产场”(HLF),这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宇宙图谱。图谱由哈勃在16年间拍摄的7 500张星空照片拼接而成,包含约265 000个星系,其中有些已至少133亿岁“高龄”,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科学家深入了解更早的宇宙历史。

宇宙重元素来源之谜解开

尽管元素周期表已经诞生150年,人们仍然不了解很多宇宙重元素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包括黄金、白金以及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的稀土元素。最新研究称,绝大部分宇宙中的金、铀和其他重元素都是由迅速旋转的坍缩恒星产生的。坍缩物应该产生了至少80%的重元素含量,而近20%来自中子星合并。

银河系“吞并”矮星系发现新证据

银河系的形成与演化是个令人着迷的科学问题。天文学界此前认为,银河系是通过不断“吞并”附近的矮星系壮大的。近日,一项新发现为此提供了新证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导的中日合作研究团队,首次在银河系发现了一颗奇特的恒星。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其“DNA”发现,这颗恒星并非银河系“原住民”,而是被银河系吸入瓦解的矮星系“外来移民”。

氧气含量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关键开关”

发生在5.4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堪称地球生物演化史上的里程碑。来自中英俄团队的最新研究表明,氧气含量是控制寒武纪大爆发进程的最关键因素。这一研究首次采用定量模型论证了动物的寒武纪大爆发的幕式过程受控于大气和海洋的氧气含量变化,而发生在距今5.14亿年左右的寒武纪动物群大灭绝事件则是海水缺氧造成的。

“洞察”號首次捕获火星地震“声音”

2019年4月23日,NASA宣布“洞察”号火星登陆器首次探测到源自火星内部的微弱震动信号,其很可能源于火星地震。这一信号是由“洞察”号上的内部结构地震实验装置在4月6日,也就是登陆器登陆火星后的第128个火星日(Sol)探测到的,因此NASA将其称为Sol 128。NASA称,Sol 128信号不是由火星地表之上的力量(例如风)引起的,而是源自火星内部。

“嘉庚一号”带翼回收火箭成功发射

2019年4月23日上午7时28分,由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和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制的“嘉庚一号”火箭在我国西北部沙漠无人区成功发射。该火箭以“带翼水平滑翔+伞降回收”的方式进行整体回收,并同步验证了包括地面无线测发控、伞降回收系统、低成本电气系统等在内的多项关键技术,迈出了我国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启动冷试

2019年4月27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一回路水压试验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该机组提前50天启动冷态功能试验,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设计寿命为60年,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科学家用AI控制猴子大脑

2019年5月2日,顶级学术期刊《细胞》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把猴子的大脑与神经网络连接起来,向猴子播放AI系统生成的图像,采集并分析猴子看到不同图像时的神经元活动,并根据猴子的反应强度来实时调整和生成新的图像。最终的实验成果显示,AI系统已经能够自动生成激活单个脑区的图像,刺激到猴子大脑的特定神经元。

猜你喜欢
寒武纪哈勃银河系
哈勃发现迄今最遥远的恒星
Starside Economy银河系摆摊指南
现代汉语词汇“寒武纪”的精彩世界
哈勃的“366日”(下)
哈勃的“366日”(上)
医药业“寒武纪”
认识银河系
银河系
5亿年前的奇异生物
“哈勃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