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019-07-01 03:44李晓玲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或事物记忆法直观

李晓玲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就使用大脑的现状来讲,人们并没有动用由上百亿个神经元所组成的系统的巨大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记忆作用,记忆方法的选择无疑是关键所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想象和联想记忆法

想象和联想伴随着语文学习的始终,听说读写都离不开想象和联想。比如,背诵古诗时,可以先认真揣摩诗歌的意境,将它幻化成一副形象鲜明的画面,就能将作品的内容深刻地贮存在大脑中。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可以根据诗意联想出如下画面:山上云雾缭绕,太阳照耀下的庐山香炉峰好似冒着紫色的云烟,远处的瀑布从上飞流而下,水花四溅,犹如天上的银河泄落下来。记住了这个壮观的画面,再细细体会,就相当深刻地记住了这首诗。

再比如,在看课文《背影》的过程中可以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自已亲人的背影,再现课文的内容和情景。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把语言文字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结合起来。这样的锻炼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把它运用到写作中,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二、由易到难记忆法

俄国科学家巴浦洛夫说:“要想一下子全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即使要记忆的材料再多,如果你先挑出容易记忆的,不知不觉中就会记忆很多东西。这时候,如果你再回顾一下自己前面所记的内容,就会惊异地发现,自己竟然已经记忆了这么多,这种感觉能够减轻你记忆的负担,使你一口气就全部记完。

如果你坐在一张摆满了盘盘碗碗的各式菜的大圆桌旁,虽然眼前尽是山珍海味,但因为菜太多了,看了之后反而没了胃口。如果菜是一盘一盘地端出来,食欲一定会油然而生。那种“下一盘是什么?”的期待,会引起你的食欲。

记忆的道理也是这样。如果同时有一大堆材料摆在眼前要你记忆,相信你会有很大的压力或连记忆它的意念都不会产生。如果摆在眼前的是一盘盘菜肴,你尽可依自己的兴趣,吃些你爱吃的,不爱吃的即使不吃也无妨。这时你必须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消除心中足以妨碍记忆的厌烦感,像有讲究的上菜一样,一盘一盘地逐一拿出来,分别记忆。这样可以把容易记住的内容,如做过的难度相似的数学题,音节较少的英文单词等挑出来先记。记完这些容易的内容之后,你的记忆基础已初步形成,你就可以乘势突破难记的障碍,把那些难记的内容记下来。

三、直观形象记忆法

用感觉直接接受的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记忆方法。这是一种视觉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方法,文学家、艺术家善于对物体的形状、颜色、人的音容笑貌等特征的记忆,多采用这种方法。

如“灭”就是“火”字上加一横。教师教这个字的时候做了这样一个表演:在杯子里放了一个小纸团,点燃小纸团,然后用板子往杯口一盖,火就灭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少年儿童,特别是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记忆能力较强。文学家、艺术家对此更为擅长。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十几岁的时候到一所寺院游玩,他的目光被一幅壁画吸引住了。回家后,他竟将画面默画下来,这幅画不仅物象的轮廓比例和细节宛如原作,而且竟连色彩明暗都再现得逼真。

在运用直观形象记忆法的时候,要有选择,不要事无巨细、把所见到的材料或事物都记下来。直观的、形象的材料或事物容易给人留下印象,但有些并不是重要的。要学会观察材料或事物的特点,捕捉其本质,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这样才能更好发挥直观形象记忆法的效能。

四、从头从尾记忆法

记忆一篇文章,总是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记忆效率最高,而中间部分的内容往往印象淡薄,很容易遗忘。这是因为开头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结尾不受倒摄抑制的影响,中间记忆内容相互干扰较大。

美国心理学家荷普兰德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12个单词排成一行,让别人来记忆,看哪个词最容易忘记。实验结果表明,没有一个人会记错第一个单词。第二个词以后,错误渐多。第七、第八个词,错误率最高。往后,错误渐渐减少。第十二个单词,情形就和第二个词一样,错误极少。他把整个錯误起伏的情形称之为“记忆的排列位置功效”。

记忆为什么会有上述实例的现象发生呢?根据心理学家的解释,这是因为记忆痕迹会相互抑制的缘故。先有的记忆痕迹会抑制后进来的记忆,这叫作“前摄抑制”或“顺向抑制”。如果连续记忆相似的东西,就会发生后进的记忆抑制原有记忆的现象,这种情形就称为“盗摄抑制”或“逆向抑制”。而前摄和倒摄交互作用的结果,就会使记忆淡薄或消除。但是,最先进去的记忆虽然也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可能因为在它之前没有更先的记忆,所以它不受前摄抑制的作用。同样的,最后记忆的东西虽然也受前摄抑制的作用,但因为它是最后一个,所以不受倒摄抑制的影响。

懂得记忆的这种作用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想象和联想记忆法、从头记忆法、从中记忆法,或从尾记忆法,交互运用,提高记忆的效率。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果园中学(735000)

猜你喜欢
或事物记忆法直观
入木三分
井中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高中数学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法则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超强记忆法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