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语

2019-07-01 02:45吕敏讷
岁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土炕舅爷模子

吕敏讷

泥和土,是一对孪生兄弟。有时走散,有时重逢,就像村庄身上掉下来的骨肉,在一起玩耍、打斗,累了,夜里不知睡在哪个方向,有一天,在一个院子里,在一个田块间,在墙角的缝隙里,它们再次遇见,相互拥抱。土墙破了,有了裂缝,就用泥,给缝好。泥和土,是村庄的骨,也是肉,骨肉不分离。

隔年要盖房子了,先要打基子。宅基地上堆起一座小土山,是面粉一样细的优质土。

树阴下的平石板上,赤脚的匠人,从山背后来的舅爷的儿子,穿一件红色的背心,抓起一把炉草灰撒在长方形的木质模子里,将干湿拌匀的黏土填进去,来来回回踩平,就抡起一个木柄的圆头石锤,砸,嗵嗵嗵,地动山摇,把土挤进模子里去,多余的土,伸开脚板,用脚趾前后推下木棱子。再换平底的石杵子,把模子里的土上下杵,叭叭叭,每用力杵,胸腔里的气息在空气里震荡,嗨嗨嗨。脸上的水,一颗颗,淌下来,嗒嗒嗒,掉在土里。土最终服软了,相互抱紧,连成一块,表面光滑。匠人伸直手板,擦去多余的土渣,用拳头四角敲敲,打开模子的卯,掀起模子,石块上躺着的长方体,巧克力一样深褐色,它的名字叫基子。匠人两手端起一片基子,搬走。

土层一点点少下去,打好的基子一片片竖起来,间隔匀称地靠在一起,整整齐齐排成一行,第二层基子,换个角度站在第一层基子的肩上。第三层,第四层,墙一样垒起来,站着。下雨天,给基子苫上茅草,就像给它们戴上一顶斗笠。基子颜色一天一天淡起来,直到土白色,基子干透了,才可以砌到墙里。基子没有干透,砌出来的墙是朽的,不坚固。

从后山来到前山,舅爷的儿子给前山的人家前前后后打几个月基子,农忙了才回去,打一片基子挣二分钱,一天管三顿饭,还管茶水。布满茶垢的罐头瓶,和一只印着喜字的铁皮热水壶,躺在核桃树下的阴凉处。

模子是用来打基子的,叫基模子,村子里总共有一两台,家家借着用,谁用坏了谁要修好。

盖房子先得打基子,基子是房子的基础。房子是村庄的衣裳,是用泥缝出来的,住在里面的人,从头到脚,灰头土脸。

盖一座房子,要打多少基子啊,一排一排,一片一片,数不清。打好了基子,心里有底了,建房子有了基础。

一座好房子,还要踩一堆好泥。刨细,砸匀,铺平,堆成圆土丘,中间凹下去,注满水,三五天,让水细细沁进土的心里去。

要踩泥了,麦草铡成一寸长,撒在土层上,撒在泥水里,这样的泥更牢靠更结实,能够长年累月地,互相黏连。匠人把裤管卷到大腿根,手背在腰后面,赤脚伸进泥水里,用力踩,来来回回,把土、水、和麦草拌匀,踩到一起,越来越糅合,直到,脚在泥里,不能自拔。踩泥就像和面,来回揉,越揉就越劲道。揉面的功夫到了,面就好吃,肚子填得饱饱的,干活才有了力气。泥,踩好了,就像胶一样,能黏合好房子。

踩好的泥,被铁锹铲起来,翻下去,反反复复搓、铲、捣,泥就活了。泥把一片片基子缝合在一起,变成坚固的墙。当四面墙在大地上站起来,再架上梁柱、椽子、檩子,用竹篾编成的网,覆盖在房梁上,房子就有了形状。流水线作业,富有节奏,一铁锹泥被送往空中,高架上的另一个铁锹稳稳接着,嗤一声,刮过来,再送往房顶的铁锹,一般经过三次传递,到达屋顶。泥去缝合屋顶,并让灰瓦次第排列并且牢牢黏合。泥和土支撑一座房子,支撑一个家。

房子下面,基子垒砌成灶台,留出烧柴的灶火口,为铁锅留出圆圆的坑道,用粗泥一层一层抹平,再用细泥抹光,架上锅,炉膛里烧着旺旺的柴火,炉灶的颜色一点点变浅变白,土腥味散开。母亲看着她的新炉膛,眼睛里又出现一丝惊喜。炉膛把一年四季的庄稼秸秆吃进去,把一年四季的庄稼烧熟了给人吃。母亲就是在炉膛前值班的人,一生都守在炉膛前,高兴时她说火在笑,家里要来亲戚;委屈时,对着炉膛叹气流泪,脸被炉火照得通红。一年四季似乎都要在炉膛里轮回,炉膛里住着不说话的神灵。炉膛上有神牌,小红纸条贴在黄裱纸上,写着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庄稼收成了,母亲先告诉灶神,感激他降的福,让全家人吃饱肚子。小孩子头疼脑热,家里不顺当,母亲在灶前跪拜,央求灶爷老人家,剔除磨难,保平安。腊月里,第一锅白白的馒头蒸出来,母亲洗净双手,捡开了花的馒头贡给灶神,报告一年的好收成,祈求灶神来年多赐福,多带些禄粮来。

把大地上平躺的土,变成大地上站着的土。被火煅烧过的,变成瓦,为房子戴上一顶帽子,祖祖辈辈的人,一辈子甚至就为着修一座房子。房子就是盖在身上不漏雨的泥土。有了房子就有了家。一层一层的人,从土里生出来,在土里活着,踩泥,在泥里纠缠,和泥搏斗并做患难的弟兄。死了,还回到泥土里去,最终化为泥土,被人踩。

土房子下面,炕是土做的床,是泥巴缝补出来的窝,是生命降生和终结的地方。一个人,呱呱坠地,在方正平整的炕上;咽下最后一口氣,在亲人围坐的土炕上,被看作是一生的圆满和祥瑞。有的人降生在炕上,有的人降生在田间野外,有的人在土炕上永久睡去,有的人,骨骸留在异乡的大地。

奶奶无数次提到一个神秘的夜晚。正月,天寒地冻。夜定了,母亲在土炕上侧着身子打转,悄声说,“娘,肚子疼。”奶奶看看我的母亲,脸都紫了,踮着小脚去请接生婆五奶奶。两个小脚的奶奶,穿过布满冰渣子的地埂,咯噔咯噔往家里扭,“哇……”,一声脆亮的哭声划破夜空,公鸡的鸣叫也同时照亮凌晨。四只小脚加快速度,像撒欢的马驹一样跑起来。“他婆,怕是生了”,“生了……”推门,一个圆鼓鼓的女婴躺在土炕上的一片血泊里,四肢舞动,哭喊,年轻的母亲半截身子斜靠在炕沿上,差点掉下炕。奶奶端来一簸箕的炉草灰盖住一摊血……那个农历正月的寒夜,土炕是温热的,母女还都平安……

小舅母在生完第三个孩子时,疯掉了。疯掉之后,还是隔一年生一个孩子。在那个黑屋子里的土炕上,一次次的结扎术,都被疯舅母闹得无法开展。第六个孩子就出生在山上的玉米地埂边的泥土里,她用烂玻璃割断了脐带,要把婴儿埋进土里去,被路过的人发现了,抱回村子。男婴后来被送给武山县的一个人家,听说读了大学。小舅母共生了近十个孩子,存活下来的有六个。

舅爷是奶奶的小兄弟,住在后山的周家沟。舅爷家唯一的一座土房子,没有院墙,雨天满院子的泥巴,粗壮的酸梨树,暴雨过后,黄灿灿的酸梨下雨似的落在满院的泥巴里,一头大黑猪摇过来,埋头,一颗颗地吞食了。问厕所在哪,他们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土堆。舅爷的小儿子当过兵,永远穿着一套整齐的绿军装,他蹿上树,摘了一篮子酸梨和核桃。此后无限怀念那些茂密的果子,却一直想不通那个被称作厕所的土堆。舅爷是个大高个,大方脸,黑脸膛,说话慢慢悠悠的,像讲故事的人,一辈子没出过远门,没离开过后山的土地。周家沟山大,地少,年成不好,舅爷的六个儿子,三个打着光棍。六十岁的舅爷有一天离乡出走,半年后,有人捎来话,说,三渡水的河滩野地里,有一个老人咽了气,被人发现时已经面目难辨了。奶奶被一头骡子驮着,走过弯弯扭扭的盘山小路,回了最后一趟娘家,送走了她的弟弟。回来后,整天坐在炕头,哭天抢地,眼泪哗啦啦流,拳头砸着炕,骂着她不孝的六个侄子,“我可怜的弟弟啊,苦了一辈子,到头把尸骨丢在外面,魂都走散了,丢人啊……”把骨骸丢在家乡以外的地方,是一件很严重的事,要被乡村一次一次提起。

房子和奶奶,六十年,互相守着,一起变老了,一样佝偻着腰,一样的老态龙钟。奶奶常常坐在炕头,从木格子窗户望出去,她看见最高的山头上,爷爷赶着家里的骡子,骡子驮着麦子,她的小孙子背着一捆麦子,正往家走。奶奶活到86岁,自己能烧炕,生活自理,上炕下炕的动作娴熟轻巧,无需搀扶。有一天,奶奶一侧的身体不听使唤了,躺在炕头,不吃不喝,日渐消瘦下去。但仍不肯在炕头大小解,大吵大闹要把她挪到院边去。穿着寿衣的奶奶,一层白绸衬衫,一层蓝绸的袄子,一层红绸的套衣,一层紫绸的裙,外面是雪青的褂子,奶奶躺在炕上,说着含混不清的话。有一天突然要喝阴山里大柳树下泉眼里的水。泉水提来一土罐,奶奶嘴搭在罐沿上,猛猛地喝了两口。平躺在炕上,在等。子孙都到齐了,围坐在土炕上,看着奶奶。忽然,一直被父亲紧紧抓着的那只手,倏忽软下去,抽走了。土炕上的奶奶,安安静静地,平躺着,像是进入梦乡。我大声哭喊起来,母亲说,不要哭,让你奶奶安安静静地走。

用泥粘合起来的一个土台子,内部有炕洞有烟道,取暖,睡眠,坐在上面吃饭,繁衍子嗣。病了,睡在土炕上呻吟。与泥土抗争一辈子,临终,还走向泥土,与泥土握手言和。每一面向阳的山坡上,泥土把沉睡的人包裹,那里是村庄最终的故乡。

最好的离世,就是躺在自家的土炕上。那些躺在医院里的老人,感觉不久于人世,就吩咐儿女,往家里赶,回到村庄,睡在土炕上,就是最后的安慰了。

土炕上长出来一层一层的人,土炕上走了一层一层的人。

先前,村子里有一個傻子,生下来就傻,不言不语,不会哭喊,两只眼睛直直盯着人,挨打的时候就在泥里打滚。傻子长到十几岁,又瘦又高,不穿衣服不穿鞋子,满身涂满泥巴,晃晃悠悠,在村庄的每个角落窜。

河道里有一个采过沙的泥潭,夏天,傻子钻进去,把潭里的淤泥搅起来,在泥水里洗澡。

后来,傻子吃泥,瘦长的手指,抠起一块,放进嘴里,嚼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傻子吃泥之后,就再也不吃五谷了。傻子吃泥的时候,不看泥,眼睛盯着旁人,好像在说,“泥可以吃的,吃给你看。”

河道后来被矿渣堆满。有一天傻子死了。被发现时,僵在一堆草里。

傻子被埋在山根下,没有棺木,没有衣服,只有一个土坑。傻子又被泥土吃掉了。傻子在世时睡过的麦草堆,烧在泥潭边,升起一股浓烟。后来,山根下白杨树繁密生长,雨过后,树林子里,长满密密麻麻的小蘑菇。人们采食蘑菇,也就慢慢忘了吃泥的那个傻子。白杨树有一天被砍光了,变成了坚硬的停车场,平滑干净,似乎盖住了这里曾发生过的一切。

泥土是归神灵管的,泥土也有泥土的神。村子里的土地神,安坐在一个小庙里,庙坐落在村庄不远的山腰,是泥土塑成的像,没有多少装饰,土里土气的。面前的香炉,被香灰淹没,残香满地。它掌管着一方水土,要让一块地方的土,安安稳稳的。人们冲撞了土,就要去拜土地神,村子里是不能随随便便动土的,动土有讲究,动了土就要安土。要把对泥土的亏欠,通过祭奠的方式说出来。

村子里的楼房越来越多了,被水泥和地砖铺就的院子,要在院子中心留出一个方孔,露出一块泥土,举行祭土仪式时,就要凭借这一孔土。

那个被水泥圈起来的方孔,是留给泥土呼吸的门窗。是大地上生活的人,祭奠泥土的唯一通道。在那里,把所有给泥土的话,说给深藏的泥土听!

猜你喜欢
土炕舅爷模子
难忘土炕
认 亲
完型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