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东方》中的“中国形象”之解读

2019-07-01 06:31许昌
都市生活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保罗

摘 要:《认识东方》是法国著名诗人:保罗·克洛岱尔(Paul Claudel)于1896年写成的一部散文诗集。在这本作品中,作者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当时的中国形象从感官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了架构。《认识东方》的中国形象一方面包含着法国国内对于中国的既定印象,另一方面又是作者自身灵魂与中国这片神秘大地交错之下的产物。通过《认识东方》这部作品,我们既看到了克洛岱尔对中国文化的痴迷与赞赏,又看到了他作为一名“世界诗人”的强大的文化接受力与自觉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保罗·克洛岱尔 《认识东方》 中国形象

保罗·克洛岱尔的身份是多重的,他既是一名文学家,又是一位外交家。他曾在巴西、丹麦、日本和比利时等地任职,并从1895年7月到1909年8月与中国结下一段不解之缘。他先后三次在中国担任法国驻华外交大使,在上海、福州、武汉、天津等一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城市都曾留下他的足迹。在中国任职的这十五年里,克洛岱尔一方面作为来自法国的政府官员审视着这个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脱节的“落后”国家,另一方面又以自己身为诗人与戏剧家独特的文学视角感受着在中国这块古老大地上一切能给人带来与故土:法国所不同感觉的新奇事物。这样一种多重性身份给作者所带来的身份、情感与立场之间的相互冲突与相互融合便形成了其眼中獨特的“中国形象”。克洛岱尔对中国的印象经历了从“先知”到“后觉”再到“渐悟”的这样三个过程。

一、“先知”:对“中国形象”的疏浅认识

《认识东方》这部散文诗集记录着作者在中国期间的所见与所想。最初,克洛岱尔对中国的认识来源于自己先前对于中国这块大地所积累的普遍看法与认识,以及后来在中国的最初几年当中中国给其带来的最为直接与新鲜的原始感受。这种感知强烈而具有冲击性,是感官与新世界冲击之下的产物。克洛岱尔曾表示:“我对那个地方的了解来自我沉浸其中的气氛,来自一些机遇、谈话、游历,来自日日夜夜得来的印象,来自我从各处觅得的、多少有些杂乱的读物,总之,我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一个猎奇者,我来这,是为了谛听。”(克洛代尔:2007,47)面对中国这块奇异的土地,作者选择充当一个“谛听者”的角色去洞察与捕捉这份来自神秘东方的靡靡之音。与其作为一名身负使命的外交官去高高在上地审视这片异国文化之景,克洛岱尔更选择作为一名游客去畅游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里,陶冶在这份最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之中。对于巷头街尾人们的对白,克洛岱尔依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着自己的思考。这些内容可能只是日常生活的一些再平淡不过的小事,但克洛岱尔却在这些平常地不能再平常的对话中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对于现实生活的强烈关注与热爱,他们在追寻人生幸福的道路上从来都没有停歇过,在作者眼中,中国人是一群在再艰难的环境中都懂得怎么生活的人,他们乐观豁达的心态值得法兰西民族去学习和借鉴。虽然克洛岱尔对组成这些对话最基本的元素:汉字不曾了解,但他却被这种饱含中国文化基调的事物所吸引,并希望通过自己对于文字的敏感度与人生的领悟度迸发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克洛岱尔在《认识东方》中曾说过:“中国的象形文字经常启发人非常敏感、非常复杂、非常深刻的思想。”(克洛岱尔:2007,47)在他看来,汉字是活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克洛岱尔眼中的汉字仿佛一幅幅的画卷,在其中蕴含着自己的个性与内涵。

克洛岱尔对于汉字的思考与揣测是具有宗教性象征意味的。他作为诗人的敏感让他认识到中国人对汉字的崇敬与热爱是能够使其传承下去,直到当今仍具有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他敏锐的直觉与丰富的想象弥补了其对于汉字认识的不足。脱离了书本知识束缚的他此时则能够凭借自己的第一感受去发掘前人从未探索到的认知。他作为一名“旅行者”而具备的好奇的心理促使了他去感受汉字的伟大以及独特的文化魅力。在他重新书写对中国的“印象”时,既展现了作为一位西方强国的外交大使对“贫穷落后”国家的审视,又注入了一些偏离主观常规认识的非主流因素,即他对于汉字的独到见解与钟爱。这份文化热情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欧洲文化界对于中国文字认识的革新。

克洛岱尔用他那颗作为“初来者”的炽热之心,领略到了中国这块神秘之地给他带来的第一份震撼与惊喜。虽说克洛岱尔用自己作为文学家的独到领悟力为我们展现了其对于中国社会以及汉字的解读,但身为外交家的他对汉语以及中国社会的态度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种不屑与轻蔑的。身为法兰西民族一员的优越感让克洛岱尔让他认为相比于法语,汉语是一门不值得去花功夫学习的语言。因此相比于埋头下功夫去苦学一门全新的语言,他更愿意将自己置于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去凭借自己的天赋去感受它,进而获得与平常人所不一样的感受。

二、“渐悟”:对“中国意象”的领悟与解读

作为法国后象征主义流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克洛岱尔自然也就拥有一双更能发现周围事物当中所蕴涵的意象的眼睛,在中国的这十多年的生活让他见识到了诸多在法兰西不曾见到的人与景,这为他在诗歌创作中提供了大量新鲜独特的意象素材。从最早对中国的一无所知到之后的审视与走马观花直到最后对于中国人与景的渐悟,并成功掌握中国意象的准确内涵,克洛岱尔成为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的象征主义诗人。

在克洛岱尔看来,意象具有神秘感与极大的暗示性,并曾将“难解”与“晦涩”视为自己创作的标志性特征之一,这无疑与马拉美咋诗歌创作上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后者同样作为一位曾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的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一方面,克洛岱尔钟情于晦涩难懂的意象,如:“万籁无声,仿佛一个失去双目的死人沉入了海底,又听见阴郁的金鈀、铁鼓的喧哗,轰然一声,震耳欲聋。”(克洛岱尔:2007,83)另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天主教虔诚教徒的克洛岱尔对饱含宗教意味的意象也情有独钟。比如克洛岱尔在《认识东方》中就十分喜欢对寺庙、墓葬进行描写,此外,在他眼中,哪怕一些再常见不过的事物也都成了极具宗教神秘意味的意象,比如山水、光线、花朵等等。总的来说,在《认识东方》中,克洛岱尔倾向于选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来进行描写,他希望通过这些事物来展现中国各地的风貌。比如说,为了展现上海作为古今交合的熔炉的多样性特征,一方面,克洛岱尔对上海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风景进行描写,比如说:上海的豫园、生活在旧街区以传统技艺谋生的人们。另一方面,他又选取繁华的上海商业街进行描写。这两种描写无疑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这种对照将上海的特征很好地凸显了

出来。

最后,克洛岱尔还擅长在中国寻找那些蕴含着冲突意味的意象,比如“正午”与“午夜”,“象征着死亡”与“象征着生的希望的花朵”等等。他将这些意象置于一种最为静谧的情境下出现。明明十分和谐的画面中却包含我们意料不到的“违和”的更深层次的涵义。这也标志着克洛岱尔对中国意象的把握上升到了一种哲学层次,这体现了“阴与阳”“正与反”的矛盾对立观点。

三、结语

在《认识东方》中,我们见证了克洛岱尔对中国形象的认识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的转变。《认识东方》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逐渐明晰的独具特色的东方图景。克洛岱尔实现了自我身份从外交家到诗人再到一位平凡旅客的转变,面对这让他心醉神迷的东方古国,他逐渐地放下了身段,并看到这个“落后”国家不曾为人所知的高雅的一面。克洛岱尔笔下的中国形象既投射了法兰西民族对于古老中国的集体想象,又投射了其主观层面的看法与期待,亦展现了其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与宏大的世界观念。他对中国形象的哲思无疑也为西方学界对于中国形象的进一步更深层次的认识提供了范例。

参考文献

[1] 保尔·克洛岱尔. 认识东方 [M]. 徐知免, 译.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7.

[2] 钱林森. 法国作家与中国 [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3] 钱林森. 光自东方来——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M].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4.

[4] 余中先. 克洛岱尔与中国传统文化 [J]. 北京: 世界文学, 1995 (03).

[5] 杨姗. 东方美学理念对克洛岱尔诗学观的影响 [J]. 乐山: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2).

[6] 周皓. 书心为画——克洛岱尔对汉字的理解与借鉴 [J]. 杭州: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05).

作者简介:许昌(1995.3-),男,汉族,湖南益阳市南县人,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级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保罗
用嘴“打”字的保罗
保罗老师病了
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感恩那份心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讲好中国故事:政府对德传播媒体该怎么做
三张便利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