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侗族文化之美德在小学品德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2019-07-01 06:39韦春林覃素春吴信玲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现状分析

韦春林 覃素春 吴信玲

摘要: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要教会学生为人的美德,特别是让学生养成传统美德的习惯,而侗族地区被世人称为是“敬老、友谊、行善、礼仪之乡”,这些美誉都来源于侗族文化之美德,所以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融入侗族文化美德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也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道德行为;现状分析;实施过程和成效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问题。农村小学如何针对当前学生存在的德育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问题。现就我校一年来针对学生德育现状及采取的策略作如下评述。

一、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不良表现在:不懂得节俭,不讲公共卫生,自理能力差;集体观念不强,对同学不能谦虚礼让和文明交往;不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社会公德意识差,打架现象时有发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和吃苦精神,作业不认真、不按时,厌学、旷课等。这些不良习惯的成因是:家长行为粗鲁,常说脏话;或长期在外务工,孩子得不到正常的关怀和教育;经常对孩子打骂,造成孩子对父母的叛逆;庸俗低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娱乐场所及耳闻目睹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教育失误等。

二、侗族文化之美德实施过程和成效

侗族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侗族大歌”和“侗耶”的歌词、耶词大多是描绘惩恶扬善、教人向善。这些在民族内部的伦理道德教育和陶冶理性情操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着侗族地区的不断发展,孕育了许多体现民族道德理想、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的作品,可以说一首侗歌、一节侗耶就是一种形象化的道德规范标准。

侗族文化之美德是侗族地区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是践行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种美德既是中国传统社会极其重要的道德规范,又是教育我们怎样修身养性、如何做人,更是激发我们教育孩子成人、成才的有效教育手段。因此,在侗族地区,以下这些切入点,能将侗族文化之美德融入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中。

(一)引导学生关注本民族传统节日,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侗族地区民族节日众多,比较盛大的节日有“春节”、“活路节”、花炮节”、“敬牛节”、“芦笙节““尝新节”“过侗年”等。这些民族传统节日大多是追溯自己本民族起源、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庆祝丰收等朴素的民族情感。课题活动一年多来,吴信玲、吴红艳两位老师在教学义教版三年级教材《家乡的美食家乡味》和《多彩的民族风情》一文时,结合教材,以侗族传统节日为依托,精心设计了一些精彩的教学环节。例如“介绍你最喜欢的一种家乡的美食及传说、以侗文、侗歌的形式展示美食、将赞美家乡歌颂祖国的侗歌、侗耶”形式融入教学活动,让学生从了解民风、民俗入手,进而了解民族的历史、民族文化艺术,使学生对民族知识以及民间文化有一个深刻感性的且难以忘怀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开展系统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教育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爱家乡、爱民族、爱祖国的情感,这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引导学生学习侗族文化艺术,提升社会使命感

侗族文化艺术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密码,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三江县同乐乡是以侗族为主的聚居地区,2009年,该地区的侗族剪纸与刺绣艺术被列为“广西非物质遗产”,在侗族文化瑰宝中,还有“侗戏、琵琶歌、侗族大歌、多耶”等深受学生喜爱。

为了能使侗族文化得到更好地学习、保护和发展,自课题活动以来,老师们将这些文化艺术充分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提出“学会唱一首侗歌、学会跳一支侗族舞、学会演奏一种侗族乐器、会讲一个侗族民间故事。”使学生从课本之中了解到本民族文化的精彩,培养其民族自信心与民族精神,使其具有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字、传统艺术以及其他许多特色方面的认同感,让他们自小就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自然而然地意识到学习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是他们的使命。

(三)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延伸课堂教学的长效性

1.借助校外资源,开展侗族文化美德活动。2018年12月,教师们组织各年级学生到平溪、同乐、寨从等鼓楼听老人讲民间故事、民间款词;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侗族博物馆”、“侗族刺绣楼”参观学习,还得到区、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剪纸与刺绣”传承人韦清花、杨甜、韦凤仙等教师的精心授课;在各节日的民俗活动中汲取侗族文化精髓,使学生感受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更好地引导孩子们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侗族美德活動做到实处,把教育教学的效果凸显出来。

2.借助舞台魅力,深化侗族美德。为彰显侗族文化精髓这一主题,我校在2018年艺术节上创作了一系列节目,如:舞蹈《芦笙踩堂》、琵琶曲《敬老歌》、《多耶》等节目,深受各界好评。在各种活动上,学生们的刺绣和民俗画展示,也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三、结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侗族地区的民风民俗文化同样博大精深。在侗族文化的学习和探索活动中,学校为学生搭建参与平台,提供指导性意见,引导学生参与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既有利于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继承者,更应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传承民族文化,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参考文献:

[1]罗家阔主编.《三江侗族自治县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10.

[2]高娃.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2,9.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混合方法在营销非道德行为成因研究中的应用——以顺序性解释设计为例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