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会 四合院里品味大北京

2019-07-02 09:38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创作中心
城乡建设 2019年11期
关键词:北京城世园楹联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创作中心

2019北京世园会开幕至今,很多标志性的建筑也早已被人们所熟知,除了这些出名的大建筑之外,园中的中华园艺展示区内,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也在世园会建设自己的展园,展示各自的园林、园艺。

北京园是一座占地5350平方米的景观园林,与北京世园会的中国馆遥相对望。

整个园子以对园艺的表达为核心,借鉴传统造园手法,采用古建营造技术与现代构造技术相结合,通过建筑、庭院、楹联等表达手段的融合打造了八个景观节点,在表达了北京地方文化的同时,也揉进了传统园艺文化的精髓。

北京园这次不同与以往园林博览会以“皇家园林”作为展示载体,这次我们把眼光锁定在了“老百姓的园艺生活”这个更接地气的命题,所以整个园区的主题为“我家院儿”。

整个园区采用“四合院”与“胡同”的形式体现本地特色。“胡同”这个载体的选择是一次创新,我们提取了三段北京城现存的跟园艺有缘的胡同,“棠花胡同”“盛芳胡同”“槐树胡同”。三段胡同相互转折迂回,形成类似“迷园”的前导空间, 胡同的墙体起到了“抑景”的作用,游客置身其中可以通过石雕与木雕的漏窗隐约看到深藏于胡同后的五彩斑斓的园艺世界,给人以较强的探索欲。通过三次胡同的转折,四扇胡同门后的探索,三处木材“框景”的提示,跟九处石材“漏窗”的窥探,整座园子的面纱缓缓解开,当转过最后一个弯,步入“四合院”的前广场时, 整个“甘雨荷风” 跟“碧峰花影”景观豁然呈现眼前,形成整个园区的游览高潮。

园区内通过胡同内的四个小院落与楹联的结合,将传统“花”的文化与实景相结合,这里面融合了传统“唐花”控花技术,让四季花卉同时开放,也融合了古建“砖雕”技术将传统花卉图案的艺术画处理跃然墙面之上,同时也融合了传统“楹联”中对花卉的“意境”与“故事”的表达。三种传统技艺围绕同一种花卉进行表达形成此种花卉的专属院落,使游客对“园艺”的理解更加立体生动。

园区以“园艺”为载体,“文化”为灵魂,通过视线的引导,声音的共鸣,花香的熏陶,让人在“鸽哨”声中,阅读“楹联”的过程中,有那么一个恍惚的瞬间可以“浮想”与“思考”,思考的跨度可以游离于园区之外,即是本园的意境所在。

在看到游客驻足拍照,说起“我家之前就住在这个“盛芳胡同”的时候,作为园区的设计与建设者也能感同身受其自豪感。

北京园的大门已经正式打开,邀请你来逛逛花园、串串胡同、赏赏荷花、听听鸽哨,重新回到那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北京城。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创作中心,作为本届世园会北京园的设计方,希望通过以“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为准则,为建设“理想家园”而持续努力。

猜你喜欢
北京城世园楹联
果树在园林景现中的应用——基于北京世园会百果园景现建设的思考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漂”来的北京城
孔府的年节楹联
老北京城里的故事
世园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研究——暨对2019北京世园会的启示
锦州世园会广电宣传的立体化攻势
我与楹联缘不浅
楹联简史三字经(八)
楹联简史三字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