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岱岳:城市管理“匠心耕作”

2019-07-02 09:38
城乡建设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巡查违法网格

■ 方 丽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城市管理局始终将城市管理作为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重中之重,弘扬泰山“挑山工”精神,苦练绣花真功夫,不断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文明城市之花、智慧之花靓丽绽放,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联合公安、食药、国土等部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组织联合执法,负责同志讲述联合执法前注意事项

开展辖区内燃气安全检查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升综合执法效能

在综合执法过程中坚持“721”工作法(即七分服务两分管理一分执法),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监管,建立日常巡查、联合执法等长效监管机制,对重点部位、易反弹区域、路段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联合公安、交警、国土、食药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起到“打击一批、震慑一片”的效果。坚持执法重心下移,将执法工作延伸至镇街村居,实现综合执法工作无死角、全覆盖,提升城乡环境面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行动,扎实推进“蓝天工程行动计划”,“抓源头、控过程”,整合交通、公路、住建等执法资源,部门联动,严格稽查执法、强化道路保洁等,有效遏制道路扬尘。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治理,对辖区内餐饮单位展开拉网式摸底排查,建立台账,挂账销号,督促餐饮行业及时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对辖区主河道、支流及排污口加强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即查即改。开展污水管网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及时将老旧、损坏管道更换修补,彻底消除雨污混流,污水直排现象,有效解决“黑臭水体治理难”问题。加强户外广告整治,坚持宣传教育为主,严格执法为辅,多措并举遏制“牛皮癣”,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集中整治户外门头广告、楼顶广告、大型立柱广告等,守护城市“天际线”。

拆除广告牌匾,守护城市“天际线”

加强深度道路保洁,提升路域环境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实行市场化托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在泰安市率先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委托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对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情况的监督监管,督导保洁企业提升环卫保洁质量。按照“市场化运作、网格化管理、常态化考核、全域化覆盖”原则,实行“挂图作战”,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针对保洁质量不精细、区域划分不明晰、环境整治不彻底等问题,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层层压实责任,实现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无缝隙。扎实推进道路深度保洁,落实“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保洁、定时段清洗、全方位洒水”四位一体作业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新上新能源电动洗扫车及雾炮车辆,城区主要道路做到每天湿扫3次、洒水4次、高压冲洗2次,有效降低扬尘。深入推进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结合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建设,打造分类减量、综合利用示范村居;在城市社区建立“好嘞”社区便民服务亭,打破传统的回收、同城物流业务模式,推行“互联网+”模式,“好嘞”社区一键预约,为居民提供简单高效高质量的服务,让居民切实体验“智慧+”生活 。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建设“餐厨垃圾终端生态处理中心”,有效解决农村厨余及农作物腐烂垃圾的存量问题。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环卫保洁水平,分解细化任务,及时更换设施,及时清理清运,全面提升作业规范、作业标准和作业质量,实现精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农村污水治理规划编制和实施,统筹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村庄,优先解决污水治理问题,年内完成121个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2020年完成202个村的治理任务。城乡环卫一体化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协调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提供了“加速度”。

铁腕治理违法建设,维护城市规划秩序

本着“铁腕拆存量、严格控增量”的工作目标,全面贯彻落实违建治理任务。敢于动真碰硬,工作及时到位,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深刻吸取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教训,加大对违反规划行为的处罚力度,扎实推进治理违法建设行动,对新增违法建设实施全方位管控,坚持“零容忍”,确保各类违法建设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拆除。积极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民生工程改善、安全生产保障等重点任务扎实开展。“创城”期间,拆除一批严重影响泰城形象和群众生产生活的违法建筑;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及时拆除社区内乱搭乱建、乱圈乱占等违法建设,社区(小区)环境秩序明显提升,为市民日常生活和出行提供了便利的环境;实施“旱厕清零”行动,从根本上消除城区卫生死角和盲区“脏乱差”问题。为推进民生项目顺利实施,组织相关单位精准施策,奋力攻坚,打响违法建设拆除“歼灭战”,创造了违法建设拆除的“岱岳奇迹”,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为打造泰城靓丽大门,塑造泰安市整体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辖区内京沪铁路沿线违建,突出重点,挂账销号,拆除违建2.4万平方米,消除了铁路交通运输隐患,提升了沿线运输环境;针对涉化企业违法建设,加大摸排力度,制定整治预案,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在上级规划部门的指导下,协助辖区省、市、区重点项目完善手续,跟踪服务,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尽快落地、开工建设。做好旅游景区沿线、非法占用设施农用地、大棚房等违法建设治理,有效维护旅游景区秩序,为耕地保护增加了“护身符”。

实施网格化精细管理,致力打造“智慧城管”

借助城市管理数字化指挥调度中心和城市网格+管理试点工作开展,积极打造“智慧城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70余万元,建立区级指挥调度中心,城区街道分别建立二级指挥调度平台,辖区村(社区)成立二级网格,挂牌成立“网格+”管理工作站,在重要道路、路段安装监控摄像头,形成区、街、村三级网格平台,提高了案件的发现、响应和处置效率,为快速处置城市管理问题提供有力支撑;接入数据采集、协同工作、案件审核等子系统,确保城管案件及时上传、受理。加强巡查队伍建设,区级层面配备坐席人员4名,专职巡查员27名,巡查员负责主要道路、背街小巷、社区的巡查拍件,对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能现场处置的现场处置,不能现场处置的通过“城管通”手机APP上传到平台,集中研判、分类处置;强化业务培训,邀请指挥调度平台专家指导授课、现场教学,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日常监督、定时检查等多种方式,强化巡查员的信息采集业务技能,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为快速发现问题、处置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研究出台《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业务流程》和《城市管理“网格+”日常督导流程》,实行网格包保制,对巡查人员按照区域、网格进行职责划分,明确包保区域和包保范围;建立起日常巡查、重点巡查和联合防控的工作机制,不断拓宽信息采集来源,同时与区指挥调度平台有效衔接,实现信息采集、事件立案、任务派遣、任务处置、核查结案“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在全区推广手机“随手拍”软件,让广大市民群众参与进来,不断扩大数字城管在群众中的知晓率和影响力。

工作人员宣传推广“随手拍”软件,让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接受市民监督,共同管理好、维护城市环境

调研指挥调度平台网格+工作

猜你喜欢
巡查违法网格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刑事违法所得追缴的两元体系构造
一起多个违法主体和多种违法行为案件引发的思考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这份土地承包合同是否违法?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昼夜巡查不间断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如何有效查处“瞬间交通违法”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