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居住适宜性评价
——以张家口市张北县二台镇为例

2019-07-02 09:38孙嘉宝
城乡建设 2019年11期
关键词:居民点宜居承载力

■ 孙嘉宝

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人地关系的典型代表,其宜居性影响着我国农村形态结构的演变,是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综合表现,定量评价农村居民点宜居性对于改善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提升人类福祉有重要指导意义。

农村居民点宜居性的本质是农民对于生活生产生态空间需求的满意程度,而探求宜居性以期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进行合理给予高效的土地利用和规划有着关键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二台镇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评价全镇29个村的宜居性差异,以期揭示农村发展与居民点宜居性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农村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西北部(图1),毗邻沽源县、察北管理区,距离县城约35公里,张石高速、国道207等交通干线贯穿全境,交通便利。研究区属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干旱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地区,地势平坦;年降水量在330~480mm之间,年平均气温4~5℃,主要的气候灾害为干旱,多大风天气,是北方防沙带上的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区域风沙源治理工程(1980-2000)、退耕还林还草及禁牧工程 (2000~今)工程等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使得该区域成为了重要的防风固沙保护区。二台镇下辖旧围子、刘旺、地局子等29个行政村,镇域总面积318.7km2;其中耕地面积16.2万亩(水浇地3.6万亩、节水灌溉3.2万亩、旱地9.4万亩),大田作物有莜麦、胡麻、小麦,经济作物有蔬菜、土豆,饲料作物有青玉米;林地面积11.8万亩,草地面积12.1万亩。至2017年底,全镇总人口9228户,户籍人口25668人,常住人口10127人,常年外出人口15541人。二台镇是典型贫困地区,其中有8个村为贫困重点村,截至2017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2778户约4948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9.28%。二台镇是张北县北部的中心城镇,实施扶贫项目以来,二台镇紧紧把握“五个张北”主基调,围绕“一心、一核、四产业”,即以城镇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借势蔬菜种植、马铃薯原种培育、光伏发电新能源产业,全力做好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及易地搬迁等工作,统筹推进镇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打造坝上区域强镇。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二台镇为研究区域,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所辖29个行政村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对象的结构如表所示,共发放问卷 65 份,收回问卷 65份,其中有效问卷 62 份,有效率为95.38 %。

居住适宜应包括居住空间的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稳定及宜居性,其中对于农村居民点而言,应包括生活空间适宜性包括居住承载力稳定、交通承载力强,生态空间适宜性主要以自然环境宜人为主,生产空间适宜性则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水平发达。本体系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并借鉴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构建以基础设施、居住承载力、交通承载力、自然环境及农业生产水平为一级指标的评价系统。

首先,基础设施是指村庄为居民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其主要包括学校、医疗、日用品采集地,这三个主要基础设施从教育、医疗卫生和日常生活三个方面评估了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套情况。

其次,居住承载力是指农村居民点容纳居民的能力以及为居民提供居住条件的程度大小。其中容纳居民的能力可使用宅基地空置率间接反映,能源优势度可以反映农村居民点为居民提供居住条件的优劣。其中,能源优势度以村庄电能使用百分比进行归一化处理,目前农村居民点能源使用以电能、煤炭能和薪柴能为主,其中电能在村庄的普及率越高,代表该村村民生活更加方便,其居住适宜性相对较强。

第三,交通承载力是指居民点居民出行的方便程度,以居民点中国道、县道、村道里程数所占其各自总里程数的比例为评价依据。从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因居民点大小而引起的道路里程数增加的影响。

第四,自然环境因素是生态空间最直接的反映,其主要由地下水位、林地面积、草地面积构成。其中,地下水位反映自然环境的宜居性是负面的,即地下水位越深,该居民点的水资源越匮乏,其宜居性则越差。而林地、草地面积则正向反映居民点的自然环境状况。

第五,农业生产水平由人均耕地面积、耕地流转率、经济作物优势度构成。人均耕地面积相较于整个村庄居民点耕地面积更具有代表性,可以减弱由于村庄面积大而耕地面积大带来的影响。此外,耕地流转率高表明农村居民点的村民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进行非农业生产,更加顺应农民意愿,则其宜居性相对更高。另外,经济作物优势度越高表明该农村居民点已经足够支撑自身自给自足的基础上有更多的空间进行额外经济效益的获取,农民生活水平则越高,其宜居性越强。

对指标层评价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其各自权重并运用统计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并按照其权重进行叠加最后算出每个行政村的居住适宜性数值进行比较。

指标评价体系表

评价结果与分析

依据层次分析法和自然断点法绘制评价指标结果图如下:

图1 基础设施

图2 居住承载力

图3 交通承载力

图4 农业生产水平

图5 居住适宜性指数

根据居住适宜性评价指标的结果可以看到,在二台镇中心带的闫林村、旧围子村、地局子村、波罗素村、白石头洼村、乌兰一支更村、东小淖村、金家村以及东南部地区的吉庆沟村居住适宜性高,围绕中心地带的圈层区域的村庄其居住适宜性为较高或一般,镇边缘地带的村落居住适宜性最差,且差距明显。其中,居住适宜性最高的是东小淖村,其居住承载力、交通承载力、基础设施均处于高水平,农业生产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适宜性均呈现高水平,总体而言十分适宜村民居住。分析其居住适宜性高的原因,其一当地医疗、学校配备较为完善,基础设施的完备配套使得村民们的通勤距离减少,居住适宜性提高。其二,当地耕地大面积流转,流转率高达80%,且其大部分在县城有固定工作,这意味着,村民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耕作之外的生产活动,更加符合农民意愿。此外,当地地下水资源保护较好,过度开采情况较少,其地下水水位相较于其他村落明显更浅,更加方便当地村民平时生活用水的使用和农田灌溉。综上所述,为东小淖村提供了较为完备的设施和资源,使得居住适宜性显著高于其他村落。

根据评价结果,壕哲村的居住适宜性最差,其总分为0.22,整体水平十分低,除交通承载力等级为一般以外,其他评价指标的等级均为低。分析其原因,首先村中耕地流转率较低决定了大部分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而当地地下水深度下降迅速,农田灌溉十分困难,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产量。此外,基础设施的缺乏使得当地村民只能到县里区去上学和看病,使得生活便利度严重下降。部分村民表示,由于就医距离过远,一般就算生病也能忍就不去医院,这对村民的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居住适宜程度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图6 自然村土地利用模式

宜居性建设模式与政策建议

(一)提高农村居民点宜居性

目前农村居民点宜居性主要问题在于其土地利用不合理,使村庄吸引力严重下降,导致空心村问题严重,村中人口集中在老人、妇女和儿童;且村中交通承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较差,村道、公共广场、学校以及医疗等公共配套设施完善程度差;农业生产细碎化问题严重,土地利用粗放低效,对生态活动破坏严重,地下水位严重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借鉴邻里理论,将其进行部分改造以适应我国农村居民点现状。如图6所示。

由于二台镇农业多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因此将全村的耕地集中为一块农田并不现实,因此,可以将农田分为四部分,分置在自然村的四周,方便规模化经营。并且,在耕地中零散分布有机农场,便于村民养牛、养羊,使牛羊完全处于自然环境中,在保障其产品品质的同时,解决了村民在道路旁以及自家院落中养殖的生态生产空间挤占问题。此外,在农田和中央居民点之间设立生态缓冲带,既可以减少农村居民点对于耕地的干扰,也可以缓解耕地中昆虫等动物对于村民居住的影响。居民点的环带状分布有利于村民到自己的田块上进行耕作,同时也方便到中心的学校、医疗、超市和广场进行活动。且环带的形状有利于缓解农村居民的视觉疲劳,为新型农村建设提供思路。最中央为公共设施聚集地,建设小学、医疗站、超市和公共绿地为一体化的基础设施活动地,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二)加强生态道路建设

目前农村道路建设以路面硬化为主,但这样的道路建设方式无法很好地保障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其中以无法将自然降水补给到地下水为最严重的问题。当地降水逐年减少,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若不断进行道路硬化工程,地下水位的补给问题将进一步深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劣产生加剧作用。且硬化路面使用年限有限,村民对公共设施的使用损耗程度较城市更高,经济效益水平低。因此,建设具有生态涵养功能的乡间道路尤为重要,可在村道上种植大量绿色植被,尽量以当地物种为主要选择,可适当选择生命力强的野草种植在农村道路。与此同时,要做好道路排水功能,降低雨天、雪天对道路泥泞造成的影响。

(三)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当前乡村学校、医疗水平与城镇相差巨大,像小学与基础卫生服务站这样的基础公共服务功能要逐一完善,以保证村民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知识教育。此外,要加强电力供应与污水处理以及日用品供应,使村民生活更加便捷。

(四)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二台镇位于草原地区,其草场资源较为丰富且生态环境十分良好,空气清新,夏季清凉宜人,是旅游业开发的极佳地点。且由于作为北京的上风口和上水源地,应限制工厂等第二产业的发展,以第三产业为支柱,第一产业辅助,进行经济生产活动,以期提高村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最终提高居住适宜性。

猜你喜欢
居民点宜居承载力
再生混凝土抗剪键接缝受剪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新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的思考
——基于长寿区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现状调研
宜居大化
宜居星球
CFRP-PC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研究
耐火钢圆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和承载力
潜艇极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