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2019-07-04 03:28吴晓玲
丝路视野 2019年9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

吴晓玲

摘要:在广大的劳动人民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当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习惯下而衍生了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在各个民族群众的世代文化传承下,不断的延续这种蕴含着人民群众智慧的文化产物,在情感文化的遵从基础上又包含着对于文化追随的信仰。而本文就将针对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进行深入化的討论和研究,利用现代化数字和互联网的科技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到策略性的稳固,以达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数字保护及传承。

关键词: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

在时代发展和互联网科技的不断推进下,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带来了一定的改变。毋庸置疑,以文化产业视野的角度俯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当下作为创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方法。这种数字化的保护和传承模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具有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增长,这更加能体现对于现代经济发展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以文化产业视野的不断推进,利用高科技与互联网的文化创意产业手段,成为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创新发展目标。

一、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在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通过文化产业视野的角度来看待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以及创意人的高科技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同时,必须深刻地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结合了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实际生活不可分割的一种文化传达形式。这种表达形式中包含着对于各个民族之间的习俗活动、表演艺术以及传统的文化知识和结构,在实用功能上也有着关于各个民族对于工具、手工艺品或者是制作型产品的文化传承。在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当中,一般包含着两种:①纬度的记忆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方式是民间艺人口口相传的传授模式,所传承的文化内涵也极其明显,传承的结构多显示在各个民族的家族之间。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播,以纸张书籍作为传播形式的主导媒介,这种传承方式受到了一定局限性,缺少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灵魂,相对于传承的效果来看,也并不理想。

当以文化产业视野的高科技以及互联网作为主要保护与传承的通道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数字化的保护与传承得到了全新的提升,在完全符合现代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能力下,促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结构更加被大众所熟知。

二、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通过文化产业视野的目光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首要注重的是文化产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意形式,利用互联网科技与高科技手段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是各个民族之间的特色信仰,也是各个民族之间对于文化传承的血脉根基,在文化内涵上包揽着对于信仰和精神的丰富结构,对保护来说拥有着巨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气息价值。我国早在2010年时就提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的保护方案,并将这份提案规划到了我国“十二五”当中。那么什么是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一些互联网或高科技的手段,采用数字化的保护方式,包含着对于文化数据的采集。文化数据的处理和存储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播技术等,以数字化的保护和工程建立来完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记录和数据管理,从而实现利用数字化的现代高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承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同时也为人们在熟知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途径上提供了最有效和最安全的了解途径。如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采取数字化的保护和创新时,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就显得古板而落后,而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利用,使得数字化保护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具有贴近人们生活的作用,在传播和保护形式上不再是单一化的保护形势,更多的是在保护的过程当中创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的发光点和保护价值。

三、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当我们用文化产业视野的角度去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时,这是包含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和特色传承。在没有利用高科技手段的数字化传承模式之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就是在传承的方式上过于单一化。这也使得人们在了解各个民族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知识上产生了一定的瓶颈,传承方式单一、传承知识结构模糊,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环节上丧失了应有的文化传承价值,这完全体现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传承当中的缺失性问题。

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和互联网技术的文化产业数字化传承模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生了产品化的传承策略,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科技手段,让人们了解到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文化结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互联网高科技的数字化推广和传承,促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有效途径当中更加具有民族文化价值。

四、结语

在没有引进时代感的数字化模式之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整体的结构上都过于单一化。而在国家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以文化产业视野下的数字化模式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无疑是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灌注了一个全新的保护与传承灵魂,能够在今后的道路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更加实质的体现。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