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机制

2019-07-04 03:28陈启耀
丝路视野 2019年9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处理中小学

陈启耀

摘要:校园体育安全是一线体育教师担忧的棘手问题之一,做好校本体育教学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置机制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从社会与学校联动、设计校园体育突发事件预案处理方法、提高体育教师应急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应急处理水平多方面入手,建立校内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探讨校园体育应急处理防控机制。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突发事件;处理

一、引言

校园安全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谈学校安全色变,视体育运动和户外运动为畏途,是目前学校安全工作的棘手问题。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认识不到位,对校园体育共性认识不足,关注眼前利益而忽视学生长远的发展,关注智育和分数的提高而忽视德体美在孩子全面成长中的作用。我们只有在注重安全的基础上重视校园体育的发展,做好校本体育教学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置机制,努力做到思想、能力、业务等方面过硬,建立校内多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参与校园体育运动风险的防控机制势在必行。

二、深圳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突发事件及处置机制的研究背景

(一)相关概念

校园体育教学或体育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可以理解为在体育教学中突然发生的事情,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其事件往往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而且难以应付,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处理。依照突发事件对学生身体造成的伤害,可以分为一般突发事件和安全突发事件两类。由于安全类突发事件可能导致学生的身体严重损伤乃至伤残或死亡,对学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有些问题已经超出了体育老师的可控范围和承担能力,需要学校乃至多个教育部门的整合应对。因此,校园体育安全事件的发生理应受到各学校管理层的重视,并出台和完善相应的处理机制。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深圳市作为特区城市,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外来人口居多,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健全,安全意识薄弱,在上课的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突发性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也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基础,各个学校的安全管理没有形成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导致在校园内发生事故时,容易造成惊慌、处理滞后等局面。

三、深圳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突发事件的原因及案例

随着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不断重视和深入开展,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和觉醒,校长和各学校体育工作者一方面希望提高学生体质和体育技能,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居多,学生容易被父母娇惯,被校园运动伤害事故所束缚,使得体育教师在开展一些体育活动或技能学习时寸步难行。但是,校园体育伤害事故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剧烈性、对抗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具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对深圳市校园体育伤害事故案例进行整理发现造成事故伤害的原因分为多种。

(一)教学设备存在安全隐患而导致的伤害

深圳市部分中小学校因学校的场地、设施、器械等不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的安全标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造成学生的伤害事故。深圳市某中等职业院校在上体育课过程中由于教师让学生自由活动,部分学生选择了羽毛球进行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羽毛球球拍与球柄之间脱节造成学生头部流血严重,至此家长找到校方并要求赔偿。这种因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何做好預防是关键。

(二)教学内容超过学生的正常接受能力

深圳市某高中一名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因校运会在即,要求体育老师教给她跳高技术动作,体育老师一再询问是否有跳高经验的基础上,学生的肯定回答使得这名新手体育教师信以为真,在准备好跳高器材,要求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及拉伸运动之后,教师开始做示范动作,学生起跳高度为0.9米,在反复跳过0.9米起跳高度后学生要求升高高度为1.1米,谁知在第二次跳跃的过程中学生右腿半月板撕裂。这种教学内容超过了学生循序渐进所掌握的体育技能而发生运动损伤的案例比比皆是。

(三)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的过失

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身体冲撞性质,在组织教学活动不当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体育伤害事故。一名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课堂游戏老鹰捉小鸡过程中,在追逐过程中后面的同学由于队伍过长或惯性促使集体摔跤,部分同学膝盖和胳膊摔破。虽然不是十分严重的校园体育伤害事故,但这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可以分组分批进行追逐活动,而不是人越多越好,一方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达到游戏的趣味性和运动量,安全第一。

(四)学生自身健康问题

在进行为期8节长跑课堂教学后,一名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800米体能测试,一名学生在快到终点的时候倒地休克,经过了解这名同学有先天性心脏病,不适宜参加长跑,但给这名体育老师在教学活动方面蒙上了一层心理阴影。在新生开学之际,作为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应该互通有无,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摸排检查,特别是曾经受过身体碰撞的、旧伤未愈合的、先天性心脏病、低血糖等不适宜剧烈体育运动的应做好报备,不要擅自做主参加体育活动。

(五)第三人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第三人过错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进行体育课中,由于除体育教师和受害学生之外第三人的过错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某校高二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篮球对抗赛,某同学抢篮板落地时另一同学用腿绊倒了对方,致使落地的时候脑部着地造成脑震荡。

四、体育教学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校园体育伤害事件法制观念淡薄

2013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特别将学校作为人员密集的场所进行管理,但校园体育教学突发事件不做预案,没有在日常突发案件中予以重视,没有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校园体育教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面的滞后。

(二)校园体育突发事件组织结构不健全

学校应急管理机制在关键时候是否能起作用,在于学校是否具有健全的应对组织结构。体育突发事件是每个学校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事件,深圳市较多学校没有建立校园体育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体育教学组通常是处理校园体育突发事件的主体,但在处理过程中没有相关办法可以依照,也需要各个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与积极配合。体育科组作为处理校园体育伤害事故的主体,应当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行动保障,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有明确的责任分工。

(三)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保证

中小学学生作为学生最多的学段,学生活泼好动,热爱体育运动的不为少数,但在发生意外时缺乏体育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机制。由于缺乏学校层面以上主动召集制定的校园体育突发事件处理办法,没有从基层到高层认识到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制定制度的重要性。

(四)应对校园体育突发事件措施实施不足

校园体育突发事件的主体为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学生作为参与主体,防范意识不足、安全常识不足、自我体育能力认识不足都容易发生体育突发事件,只有将防范意识教育工作做到常态化方面才能较好地应对突发事件;教师作为校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主体,应当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应对突发事件,遇事不慌冷静处理,提高自我专业救治能力并形成常规化。

(五)以预防为主的突发事件预防制度缺失

中小学体育教学突发事件依赖于一个以预防为主的突发事件制度,预防的效果大于补救的效果。作为体育教师和体育科组,定期对学校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和修检是必要的,此外改善教学活动条件,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将预防摆在首位的。对于学生身体方面本身存在的问题,体育教师应当提前进行摸查报备,每个体育教师应配备一个应急急救包,在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有必要的急救措施,这都是处理突发事件预防组织应有之责。

五、建立健全中小学体育教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一)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建立有效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冲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层层问责的方式太过繁琐,应以问责的出发高度,实施垂直化管理。作为学校方面应当以学校负责领导、体育部门负责人,医务、后勤、教务等其他职能部门参与,形成积极联动的规范工作程序和工作机制,如突发事件发生,应快速、高效、妥善处理体育教学及活动中的突发事件,保障学生的生命及身体安全,将突发事件伤害降至最低。

(二)加强社会与学校的联动作用

加强社会与学校的联动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学校在处理公共安全研究方面的预案措施,有较好的预测、预警、预防措施,提高应对体育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决策咨询、应急抢险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医院、保险公司与学校在体育伤害事故方面的联动探讨作用,将工作以防范为先,探讨投保的合理方式,使可能存在的傷害减少减小。

(三)加强体育教师应急能力的培训

体育教师是处理校园体育突发事件的主要责任人,应当具备沉着的心理素质、敏捷的反应能力、正确的救援手段。因此,在培养体育教师学科能力时也应当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进行专门培训,并制定考核要求,以期在发生体育教学突发事件时应对及时,处理得当。

(四)重视校园体育突发事件预案设计和演练

校园安全不止在于预防,更在于平时处理问题的习惯性和常识性。应急预案是对潜在的危险、事故类型、可能发生的事情及出现的后果、事件带来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对可能存在的事情做出预先的安排。针对体育教学、比赛、训练等活动会出现的伤害或死残事故,作为校方应有相对的紧急预案处理方法。体育场地的维护、场馆的检修、更新、试用都需要形成常态化,对可能存在的体育安全事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集体演练。

(五)培养学生危机预防意识,提高学生应急处理水平

体育教师作为提高学生预防体育伤害事故意识的主体,应在开学之初、上课之前加强对安全性方面的教育,在校园宣传栏注意宣传自我保护的动作和方法、危机处理的办法,加强学生的信息传递,培养学生危机处理能力,提高学生应急处理能力。

六、结语

校园体育突发事件层出不穷,一线体育教师并不陌生,很多教师在教学生涯中屡屡遇到突发事件,以至于让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开展一些激烈的、趣味性强的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师,也要正确认识突发事件的偶然性和突然性,并能够不断从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通过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联动作用,加强体育教师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重视突发事件的预案处理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护意识,掌握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处理技巧,做好校本体育教学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置机制。

参考文献

[1]罗平.高校体育突发事件的成因与应对措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胡雪晴,薛鹏.校园体育运动过程中应急机制的建立[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7):100—101,103.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处理中小学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