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美学教学的现状与出路

2019-07-04 03:28张唯锦
丝路视野 2019年9期
关键词:美学学科老师

张唯锦

摘要:美学教学对推动我国的美学发展意义重大,为了充分体现这一学科教学的价值以及优势,我国高校开始重新调整美学教学思路及方向,着眼于目前教育教学的困境以及问题选择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以此来实现有的放矢,保障美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以目前的高校美学教学现状分析为依据,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以期为实现文学教学质量及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校美学教学;现状与出路

一、高校美学教学现状

美学教学的难度偏高,对于学生和老师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因此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不容乐观,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及障碍。老师所选择的学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两者相矛盾,无法充分揭示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和联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愿。美学教学主要以辩证逻辑和哲学形式为基础和前提,通过不同美学原理的分析和美学规律的研究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实现顺利社会化,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但是通过对目前的美学课堂教学分析可以看出,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推论上,直接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依据,大部分教学理念存在单一性和封闭性,难以揭示这一学科教学的核心要求。老师对美学教育的认知和理解比较浅显,美学教育使命与时代环境之间存在矛盾及冲突,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文化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失衡,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实用主义知识观的树立,这一点导致美学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有一部分老师还没有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促进教学改革,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对美学的理解和认知相对较为浅显,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

二、美学高校美学教学出路

为了避免上文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我国高校在改革美学教学的过程之中必须要注重教学内容及形式的调整及优化升级,坚持美学教学的主体地位,围繞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丰富美学教学的内容及形式,让学生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培养个人良好的综合素养。

(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了站在宏观的角度充分展现美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老师需要将课堂交给学生,围绕前期的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其中艺术分类是基础,老师可以以常规教学为依据,鼓励学生实现艺术联想,在静态知识分析以及积累的过程之中实现主动的创作,积极实现理论知识的合理应用及分析。其中传统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原则的讲解,无视案例研究,老师可以结合专题讲座教学的现实条件。鼓励学生在主动分析的过程之中对不同的美学作品进行深刻的感知和理解,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完美对接。在完成主体教学环节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将课堂交给学生,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以及发挥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在与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时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从而对美学有一个宏观的认知。

(二)建立专题网站,促进多元交流

在信息时代背景之下多媒体教学备受关注,这种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意义重大,老师需要了解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障碍,将学生比较熟悉以及感兴趣的内容上传到专题网站之中,鼓励学生与他人进行动员交流以及互动。学生拥有课堂的话语权,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学生出现消极应对的情绪,老师需要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探讨氛围,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联系,丰富现有的网络论坛课堂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实现学习资源共享,从而真正地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和发展。与其他学科相比,美学教育十分注重学生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统一。

(三)关注教学反思

在完成前期的主体美学教学环节和任务之后,老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反思,前期的问题设计是切入点。老师可以着眼于美学理论之中的基本问题精心设计和安排不同的课堂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和论证,掌握问题的根本矛盾以及本质,从而实现举一反三。老师需要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这一点也是美学教学之中的核心,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个性化感知,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老师需要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美学现象进行分析以及体验,从而实现个人审美能力的综合提升以及培养。老师需要坚持学生的自我反思,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美学与社会联系比较紧密,学生的自我反思对提高学生领悟美、感悟美的能力意义重大,老师可以以坚持体验活动开展的核心要求,精心筛选体验材料,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广泛的思考以及体验,从而掌握这门学科学习的核心要求,真正提高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老师则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鼓励学生给予学生更多方向上的指引,尽量避免学生出现方向上的失误,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在高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美学教学备受关注,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美学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复杂,为了实现专业基础课程的大力落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科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为我国的美学事业发展做出自身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红兵.当前高校美学教学的现状与出路[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08):1,37—40.

猜你喜欢
美学学科老师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印花派对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纯白美学
“超学科”来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老师,节日快乐!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