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对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前评估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9-07-05 14:08湛勇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麻醉

湛勇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动图对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前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从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非心脏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10例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成两组,每组55例,一组患者在麻醉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为观察组,一组患者麻醉前未做超声心动图检查,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在麻醉前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然后对观察组患者的所产生的异常指标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后产生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时间(12.60±3.95)min,VAS评分(3.95±0.46)分,呼吸恢复时间(11.96±3.98)min,清醒时间(11.34±4.98)min;对照组分别为(21.16±4.06)min、(5.13±0.59)分、(17.24±5.06)min、

(15.46±5.9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5/55),恶心2例,呕吐3例,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14/55),恶心6例,呕吐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心动图对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前进行评估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意义,加强患者身体指标的监测,將检查出来的异常指标进行相应干预,改善患者的麻醉指标,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提高患者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非心脏手术; 麻醉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2.0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2-0-02

随着社会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采取手术治疗病症的方式越来越普及,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压、心率及心律等临床指标出现异常的现象,而出现的异常情况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超声心动图是进行手术前心脏功能评估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诊断方式,全面地对患者心血管的结构、形态及功能的改变进行观察,且操作简单,可多次重复进行检查[2]。采用超声心动图对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前的生命体征各项功能指标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帮助患者改善麻醉指标,有利于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降低患者引发手术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本文研究了超声心动图对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前评估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非心脏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10例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成两组,每组55例,一组患者在麻醉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为观察组,一组患者麻醉前未做超声心动图检查,为对照组。对照组男20例,女35例,年龄48~78岁,

平均(57.12±9.78)岁,骨科手术13例、普通外科手术20例、胸外手术8例、其他非心脏手术14例;观察组男31例,女24例,

年龄49~76岁,平均(56.16±9.25)岁,骨科手术15例、普通外科手术22例、胸外手术10例、其他非心脏手术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3 d接受笔者所在医院临床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之前患者均禁食6 h,进入手术室后开放患者外周静脉,监测患者的脉搏、血压及血氧饱和度,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根据手术的长短经硬膜外导管追加麻醉药的剂量[3]。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患者采取左侧卧位的检查体位,且暴露胸口,探头的频率控制在2~4 MHz。同时,采用常规的M型、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检查的切面内容主要包括患者胸骨旁左室心尖部切面及长轴切面,在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剑突下切面检查[4]。超声心动图的检查主要是对患者的收缩末左心室内径及舒张末期左室内径等方面进行检查测量,共检查测量患者的3个心动周期,获取其中的平均值[5]。若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指标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则为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反之则为不平稳。在对术前检查出有其他合并症的患者给予适当的处理,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血糖水平,尽量使患者术前的血、尿、便常规及主要的生化指标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或者是接近正常的范围。对观察组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出来的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出现异常后,通过服用药物进行改善,控制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趋于稳定后,在进行麻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后产生的临床效果(定向力恢复时间、VAS评分、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VAS为视觉模拟评分法,满分1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疼痛感觉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时间、VAS评分、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5/55),恶心2例,呕吐3例,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14/55),恶心6例,呕吐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在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患者均合并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理功能减退,术后的早期疼痛诱导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增加麻醉期的危险性,且给予患者的临床麻醉药品和麻醉方式会对患者的生理功能状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以及引发其他并发症[6]。对于临床收治的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在术后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加强患者在手术进行前的临床检查评估对于患者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患者的术前临床检查,科学准确地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评估,能够客观及有效地预防术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并降低患者手术的危险指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7]。根据传统的临床评估方法,超声心动图能够客观地展现出患者的心脏形态、心脏功能和心脏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是我国目前临床使用广泛及无创的检查手段。超声心动图主要是指应用超声测距原理脉冲超声波透过胸壁、软组织测量其下各心壁、心室及瓣膜等结构的周期性活动,在显示器上显示为各结构相应的活动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采用记录仪记录这些曲线[8]。超声心动图属于利用超声的特殊物理学特性检查心脏及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状态的一种首选无创性临床检查技术,超声分类主要分为M型超声心电图、二维超声心电图、造影超声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电图、脉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临床主要应用于心脏和大血管结构、血流速度和血流类型、三维重建超声心动、经食道超声、血管内超声、估价局部心肌灌注等方面的检查[9]。

采用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方式,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到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數,还可以观察到患者左心室的几何形态及结构的改变、左心室的舒张功能、内部壁室的情况及肺动脉的收缩压等情况[10]。患者的心脏重塑及收缩功能是心脏事件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于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等情况,对患者的预后检查评估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麻醉前评估是对即将进行手术的患者是否能够进行麻醉的情况进行评价,超声心动图对非心脏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前的评估可以有效地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准确评价,以及对患者手术麻醉的耐受性和风险性做出准确的评估,给患者进行手术的开展前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参考信息[11]。同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结果若显示患者的心室重塑及功能减低,患者就要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及进行手术前充分的准备方案后再进行手术麻醉,保证患者手术期的稳定性,并提高患者进行手术麻醉的安全指数,降低围手术期心血管意外事故发生概率[12]。在本次对超声心动图对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前评估的临床价值研究分析中,对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前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从而将患者的异常指标进行改善,然后再对患者进行麻醉。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时间、VAS评分、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5/55),恶心患者有2例,呕吐患者有

3例,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14/55),恶心患者有6例,呕吐患者有8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麻醉前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改善异常指标十分必要。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心动图对非心脏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前评估,有助于对患者身体的各项功能指标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评价,加强术后的临床监测,预防术中其他不良反应的引发,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提高患者手术麻醉的安全指数,并保证患者手术期的稳定性,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正凯.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术前评估及围术期处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6):227-228.

[2]瑰玫,宋智选.超声心动图对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及其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6,17(5):382-384.

[3]李强,卢彬,缪冬梅,等.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在心脏瓣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194-197.

[4]杨晶晶,张梅,张运.超声心动图在急危重症中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OL].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7,5(3):149-153.

[5]汪懿,怀昌,金孝岠,等.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下行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1):45-51.

[6]柳跃滨.心脏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前准备和心血管危险性估计[J/OL].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7):40-41.

[7]梁峰,刘国华,朴雪梅.超声心动图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评估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8):1545-1547.

[8]蒋殿虎,温浩茂,朱文雁,等.综合超声心动图多项参数的心衰超声指数评价心脏瓣膜病变患者整体心功能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院,2016,16(7):995-998.

[9]杨梦,解雅英.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在围术期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7,38(2):131-134.

[10]刘晓刚.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4):344-347.

[11]张文华,赵亮.两种麻醉方案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7):749-752.

[12]王君.体质量指数对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老年患者手术后谵妄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6):734-735.

猜你喜欢
超声心动图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关于麻醉你了解多少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
超声心动图指导下的起搏器植入术的研究报告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心电图改变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