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019-07-08 11:45
安徽园林 2019年2期
关键词:造景园林工程园林景观

本文作者

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运用植物造景技术可提升其设计水平。植物造景手段很多,选择植物造景手段时,应基于植物与环境的实际情况,增强整体生态景观的协调性,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要结合园林工程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使园林植物景观获得全面提升,建设高质量的园林工程。

1.植物造景

进行景观设计,应首先考虑植物要素。植物具有多种作用,例如遮阳、减灾等,而且还成就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体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植物造景是指借助植物来建设景观,强化园林景观的生态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植物造景除了运用植物来营造景观外,还具有生态、文化等方面的景观功能,丰富的园林内涵。

2.植物造景的作用

(1)展现时空变化

植物在自然环境中有其生长特点,在不同的时间展现不同的面貌,这就使得不同季节具有不同特色景观。

(2)创造环境美

不同植物的种类构建了园林的独特性和自身特色,园林中的植物可分为木本、草木、花卉等。依据科学的构图原则对树木和草木花卉等进行布置,产生美感。

(3)创造空间

在城市布局中创建空间可以使用绿地分隔,也可运用植物行植或孤植达到目的。对于景色较乱的位置可密集树木遮挡,通常使用绿篱创造空间,提升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4)表现衬托效果

用植物的优美曲线来补充人工建筑的不足,产生鲜明、强烈的空间视感。山石可选择乔灌木配置,增加的自然景观趣味,山石与花木融合更具美感。

3.植物造景应遵循的艺术原则

(1)自然优先原则

要遵循自然优先原则,以植物之间的自然关系为基础,对园林植物的布局进行合理设计,立足植物的生长规律,强化园林景观的自然效果。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创建完善的植物群落生态景观。

(2)因地制宜原则

除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外,还要对相应地点的习俗、居民喜好等因素综合考虑;遵循因地制宜的植物造景原则。

(3)色彩相宜原则

在园林中栽种植物,要综合考虑园林所在地的建筑特点、环境等因素,以及色彩相宜原则,使植物与环境协调,通过植物的色彩、形态等表现园林的氛围,创建园林的意境美。

(4)季相相宜的原则

在各季节要有相应的植物景观,植物造景中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养护方法等因素,让观赏者能够在不同的季节都能看到美景。

4.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植物与建筑有效结合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进行植物造景应考虑建筑因素,让植物与建筑进行有效搭配,加强两者的依存关系,提升园林景观整体设计效果。

(2)植物与山水有效结合

植物造景要与山水特点相互配合,要以山水自身的特点以及周围环境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植物的形状、颜色等要与山水有效搭配,让山体更具柔性美,增强植物的气势,从而使得园林景观充满生机,环境更加优美,对人们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3)明确主次、疏密有度

植物造景方法在实际运用中,要主次分明,增加疏密的合理性,避免加入较多的人工元素。对植物进行布置时,要使其与周围的树木相协调,提升景观艺术的完整性。

(4)对各种植物材料进行合理搭配

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各种植物材料进行搭配,让其在空间方面形成一定的变化,在景观方面具有一定的时序性。植物种类要保持多样化,加强园林景观艺术效果。

(5)围合空间的有效运用

开放性、竖向、冠下等空间类型属于围合空间。植物围合空间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种类型。在对植物围合空间的类型进行确定时,要参考多种因素,促使周围环境呈现和谐化的特点,为人们创建舒适的生存环境空间。

(6)运用透视、几何以及视错觉理论知识

植物的种类影响着景观视觉设计的效果。视觉设计方法包括视觉透视等,人们在观看不同的植物时会形成不一样的感受,要努力给予人们美的享受。

总之,植物造景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未来园林工程建设中会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要加强对植物造景技术的深入研究,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让植物造景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整体生态环境,产生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造景园林工程园林景观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银杏“搭桥”复壮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植物造景”——自然的装饰艺术